包扎芦笋。卢琼芳 摄
本报讯 麒麟区沿江街道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力发展高端、特色、有机农业,在新发、小坝圩村委会种植芦笋200亩,做强做优特色产业,鼓起村民“钱袋子”,强了村集体经济。
“以前种水稻,除去化肥、农药、劳务费等开支,一年收入也就上千元。现在土地流转后,我们在大棚里打工,一天有80元的收入,公司还另外付我们芦笋包扎费0.8元/公斤,一年下来有3万多块钱的收入,比种水稻好多了。”正在采收芦笋的新发村委会第三村民小组村民龚开华喜滋滋地说。
芦笋,有着“蔬菜之王”的美誉。2017年11月,沿江街道引进云南优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新发村委会第三村民小组流转土地100亩种植芦笋。公司出资金、技术、包销售,农民负责芦笋采收、包扎和大棚管理,用工首先满足土地流转的农民,将168个大棚交由农民自己管理。2018年,由同一家公司在沿江街道小坝圩第二和第三村民小组辐射推广,流转土地100亩,采用一期提取50%收益和企业自筹形式发展芦笋种植。
项目建成正式投产后,平均亩产成品芦笋2000公斤,经采收、分拣、包扎、吃水、打冷、装箱六道工序后,根据订单主要发往昆明蔬菜批发市场,每公斤零售价在15元至50元不等,冬季蔬菜淡季可卖到50元左右。
目前,沿江街道芦笋种植实现销售额500多万元,除去成本300多万元,纯利润170多万元。就地转移劳动力300多人,村民小组每亩每年收取土地流转租金1700元,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卢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