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会泽县者海镇犀牛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塑料大棚里,草莓长势正旺,香甜的草莓味扑面而来,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草莓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
“我建了10多个塑料大棚,种了5亩草莓,年可实现产值10多万元,不仅自己走上致富路,还能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犀牛村村民彭家旭说。
近年来,会泽县充分发挥气候、区位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莓产业。同时,依托草莓产业,采用“基地+景区”“ 基地+农家乐”等模式,打造草莓采摘、休闲、观光园,使农民吃上乡村旅游饭。目前,正是草莓采摘的最佳季节,许多顾客主动上门采摘草莓,一边享受采摘带来的乐趣,一边享受最新鲜的果实。
目前,该县已在待补、者海、驾车等乡(镇)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发展“阿尔比”“圣安德瑞斯”“蒙特瑞”“波特拉”等四季草莓品种2万多亩,年可实现产值6亿多元。全县直接从事草莓产业的人员达2000余人,吸收长、短期务工人员1万余人,年人均收入1.5万元,近5000名贫困户在草莓种植和打工就业中实现了脱贫,形成了农民土地租金、扶贫股金、打工薪金、分红现金“四金”增收的脱贫模式。
“尝尝,可甜了!”正在大棚里忙活的村民陈有给笔者递过来一捧草莓,“我这个贫困户在大棚里帮忙采摘和施肥、除草,工作也不重,一天还能赚100块钱,贴补家用,生活的确比以往好不少了,这在从前连想都不敢想。”陈有说,这几年就在自家地里打工,除了领工资,每年还能拿3500元的地租。去年脱贫了,眼下的日子好多了。
如今,随着草莓产业的发展,当地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尝到了草莓种植的“甜头”。
待补镇是全县发展草莓最多的一个乡镇,近年来,先后引进农业龙头企业36家、培育种植专业合作社47个、培育种植大户500余户,采取“基地+种植大户+贫困户”的带动发展模式,在新发、咩则、野马等村建设草莓种植大棚9000余个,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亩产值4.5万元,除去成本3万余元,平均亩产可实现纯收入1.4万元,草莓直销全国26个省会城市。
看着在一丛丛绿叶映衬下的一个个娇艳欲滴的草莓,,野马村党总支书记崔兴德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在品牌培育打造、包装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下功夫,将草莓产业做大做强,并让贫困人口优先到种植基地就业、分红,加快脱贫步伐。
王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