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段琼会 通讯员李自强
麒麟区东山镇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发展订单农业、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等产业,探索顺应群众意愿的产业扶贫路子。
●订单农业引路子
“今年,东山镇辣椒种植达1万余亩,预计将实现产值4千万元,农户与10余家专业合作社签订订单,订单种植的辣椒由合作社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确保农户种得下、长得好、卖得掉、收入高。这几天,一些外地收购商已经到合作社联系辣椒采购了。”东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中伟指着一片辣椒地说。
近年来,该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广订单农业种植,与北京新发地等市场合作,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辣椒加工厂、种植大户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及技术指导,与贫困户签订收购订单。“今年,我栽了2亩多辣椒,按去年一亩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合作社已跟我签订了订单,只要管理好,辣椒一成熟就直接卖给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大嫂说。
该镇14个村委会成立了农旅文合作社,为农户找销路,卑舍山里货加工厂、拖古山里菜交易中心每天把农产品装箱运往全国各地,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销路保障。辣椒、草莓、芦笋等特色产品,带动东山经济发展,促进贫困户脱贫。
●定制培训挺起腰杆子
在一建房工地,来自卑舍村的贫困户何大哥边砌砖边说:“因为文化低,空有一身劳力,到外面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镇上组织我们学习了砌筑工技术,现在我帮人盖房,拿的是技术工工资,一个月下来收入还是可以呢。”该镇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推动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提高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增强扶贫对象“造血功能”。定期收集和发布劳动力对象基本信息、培训意愿、就业信息、企业用工需求,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务工岗位,做到因人荐岗,落实工资保障,实现稳得住、能增收的就业转移目标。今年,已组织砌筑工、厨师、茶艺师、保育员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2期2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2人。组织石头寨、撒马依两个贫困村100余人参加电焊工培训,其中,建档立卡户30余人。通过培训脱贫出列村目前建档立卡人员外出务工达1600余人,其中,省外务工200余人,区外省内300余人,区内1000余人。
●特色养殖鼓起钱袋子
“去年,我家领了两头猪仔,技术员经常来,告诉我猪仔要怎么养,现在已经长成200公斤左右的优质大黑猪了,两头猪卖得7000多元。”杨大爷乐呵呵地说。去年,麒麟区法院和区畜牧兽医局整合扶贫资金20万元启动生态猪养殖项目,为90户贫困户免费发放土垚猪幼崽,引进曲靖熙桐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党总支+合作社+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把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合作社社员,统一饲养管理、统一疫病防控、统一购买生猪保险,有针对性地开展饲养前期、中期、后期养殖技术培训。今年3月,公司按协议成品猪每公斤18元收购。麒麟区法院和区畜牧局近期还将为独木村委会的107户贫困户发放第二批土垚猪幼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