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已百年,恍惚在昨天。彝语“路依格”村,翻译为汉语为鲁西克村,距师宗县龙庆乡政府12.5公里,整个村落深藏于黑尔坡的高山峡谷之中。全村42户164人,为纯彝族村寨。长期以来,由于山高坡陡、石多地少、交通闭塞、水源稀缺等原因,导致“路依格”人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难翻身。自实施脱贫攻坚以来,“路依格”村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竭力帮扶下,短短三年,这个偏远落后的彝族小山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堑变通途
黑尔坡,海拔1780米,横亘于“路依格”和黑发(黑尔至发蒙)公路之间,原来有名的“9道弯”和“陡口子”是通村的唯一要道,十分险峻。村民曾经赶马经过“陡口子”时驮马不慎滚落山坡致死,2003年,村民驾车在刚修通的毛路上行驶,不幸发生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行路难、行路险,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修好通村路,成为多少代“路依格”人逐梦般的期盼。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师宗县、乡领导和驻村工作队等一班人在调研“路依格”村的过程中,经过多次艰难体验后,下决心把解决好“路依格”村的交通问题作为该村脱贫致富的关键一招来实施。通过多方努力,投资100余万元硬是从近60度的石坡上开凿出一条长1.46千米、宽3.5米的通村公路。硬化路面5300多平方米,并支砌安全警示墩301个,栽植行道树900余株。交通状况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全村拥有机动车33辆,村民生产的生姜、南瓜籽、玉米等农特产品再也不用人背马驮送村外。2017年以来,共有3户外地老板到“路依格”村建中药材产业基地120多亩。“路通了、心通了,一通百通,我们今后要大力发展生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尽快脱贫致富”。村民金兆祥望着通畅整洁的通村公路信心十足地说到。
苦水变甘泉
从“路依格”村向下遥望,看得见滚滚奔流的南盘江,看得见宛如玉带的黑尔河,但“路依格”村却漫山遍野没一个水源点,人畜饮水一直处于“等水基本靠天,舀水全盘靠淹”的窘境。不仅如此,有部分群众还把地窖建在畜圈和厕所旁边,一些污物渗透到地窖中,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路依格”人祖祖辈辈望“水”兴叹。
“连干净安全的饮水都没有,还谈什么脱贫致富奔小康”。师宗县决心把解决该村和大梭公路沿线群众人畜饮水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一个重点民生工程。经过多方认证,多方筹资,启动了“引水济龙”工程,整个建设工程现已完工。龙庆乡安全饮水工程从大同街道溜子水库调水,新建2000m3/d泵站1个、2000m3/d净化处理厂1个、工程共安装各型管道57.4公里,总投资1470万元,翻山越岭45公里到达了“路依格”村。2018年11月13日,“路依格”人民群众终于迎来“里程碑式”的一天,哗哗的自来水终于流进了群众的家里,流进了群众的心里。如今,42户群众全部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因水而悲的“苦涩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荒村变模样
从远处眺望“路依格”村,一家家彝家住宅粉墙蓝瓦、错落有致,如同一朵朵艳美的索玛花,掩影在翠绿的凤尾竹林中,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彝寨画卷。
2年前,“路依格”村还是“破瓦泥墙旧木板,垃圾成堆狗乱窜,污水好像知客来,十次进村九次脏”。人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眼球贫困”的现象。不提升人居环境,脱贫攻坚难取得实质进展,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师宗县、乡在该村全面启动“整村推进”工程,为13户群众实施住房保障工程,为23户群众进行危房改造。全村硬化庭院和入户道路近4000平方米;帮助群众美化墙体8000多平方米;为42户群众建盖标准化养殖小区900平方米。同时,加大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不留死角治“脏”,不留情面治“乱”,不遗余力治“差”。 通过持续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路依格”村脏、乱、差的面貌。
通过水、电、路、产、房、网等精准帮扶,“路依格”实现了“百年跨越”,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该村彝族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各级各部门对我们的帮扶,我要把村委会安排给我的公益性岗位让给更加困难的群众,多带几个人到外面打工,争取早日过上富裕的好日子。”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友福说到。
张文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