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泽传统竹编 编出美好生活

[复制链接]

掌上曲靖 发表于 2018-12-25 1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宣威市西泽乡素有“竹子之乡”的美誉,无论是在村间,还是路旁,甚至是山上,满目苍翠的竹林,随处可见,清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长在竹林间的西泽人,喜爱竹子,更爱竹编,他们世代相传竹编技艺,用竹子做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和竹编工艺品。2005年,西泽竹编工艺因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实用性强,被列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西泽乡旅游业的开发,勤于钻研和创新的西泽人更是把这项传统的手工技艺发扬光大,用他们粗糙而灵巧的双手,编织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致富新产业。
12月10日,正值西泽集镇赶集,青山绿水间的集镇街道热闹非凡。成串的干柿子,丝窝白糖……各种新鲜事物让记者目不暇接。而街道上最抢眼的莫过于摊位最长、数量最多、精巧各异的西泽竹编制品。背篼、背箩、簸箕、筛子、提篮……从生产生活用具到竹工艺品应有尽有。正在编制竹器的摊主黄正祥告诉记者,西泽乡街上大大小小的竹器摊有20多个,自己编制出售的竹制用器就有十六七个品种,来买的不仅有本地人,还有专程从外地赶来采购批发的,只要能做出来,产品供不应求。

西泽传统竹编 编出美好生活-1.jpg

黄正祥的竹编产品很受顾客喜欢。


近年来,西泽乡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握乡村旅游发展契机,立足当地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和传统的竹编手工技艺,“以扶大、扶强、扶优”为原则,学习借鉴外地竹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市场为导向、项目为载体、技术为依托,做大做强林竹经济助农增收。一是引进企业,投资50余万元,在睦乐村委会新建竹制品加工厂,占地5亩,建粗、细加工车间两幢600平方米、办公及生活区一幢500平方米,购置化篾机、截断机、修边机、拉丝机等设施设备,可带动200余户群众参与生产。二是组建竹制品加工合作社,吸纳当地有竹编技艺的群众参与经营运作,群众可自行在家里编制,产品可自己销售,也可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方式。合作社负责组织学习培训,带动贫困人口编制竹制品,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解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拓宽了贫困户脱贫致富门路,实现了“不出村组就可以就业,不出远门也可赚钱”。

西泽传统竹编 编出美好生活-2.jpg

老艺人现场示范竹编手法。


尹德飞是西泽竹编手艺的佼佼者,因为一场交通事故成了残疾人的他,通过竹艺加工逐渐摆脱了贫困,并在竹艺品创作中找到了人生新的平台和契机。在他的家里,摆满了各种手工竹制灯笼和平面竹编字画。墙上挂着的一扎长6米、粗2毫米的篾丝,其光滑匀净的手艺让记者赞叹不已。尹德飞拿出他的代表作“招财进宝”竹制字画给记者看。他介绍说,所用的篾条全由手工剖削而成,薄如蝉翼,按在书上,能映出下面的字来。制作时,对照图纸,经纬交织,翻错一丝竹皮就作废了,一幅小小的“招财进宝“,用了4天的时间。因为他不能久坐,做出的手工制品相对较少,但他的竹艺品在浙江、上海等地备受青睐,联系制作的订单一直不断,一个月他编制竹艺品的收入有近4000元。
宣威市级竹艺传承人、西泽乡竹艺协会常务理事李玉连介绍说,西泽乡竹艺协会成立后,通过集中培训、一对一传授等方式,共进行竹艺制作培训300多人次。现西泽乡能进行简单竹制用器加工的就有1000多人,入驻协会的竹编手艺人有40多人,手艺比较精湛的有六七人。随着西泽旅游业的开发,西泽竹编积极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大家潜心钻研手艺,创新样式,竹编制品产业正在由生活器具向旅游产品转变、由零散加工到集中加工转变、从产品找市场到订单生产转变。

西泽传统竹编 编出美好生活-3.jpg

尹德飞展示他的竹制工艺灯笼。


为了吸引走进西泽的游客一同探寻竹元素,感受竹韵之美,西泽乡投资20余万元,在集镇上设置了竹艺品展厅,集中展示西泽竹制品、中外竹编艺术、竹编历史、竹编文化。同时,以“全域景区化”理念为指导,按照宜竹则竹的原则,投资40余万元,在全乡范围内的公路两旁、空闲地、农户房前屋后移栽龙竹、金竹等竹子6万余蓬,既打造了竹生态景观带,又为竹制品生产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董娅娟 沈良斌 文/图

糯娃辣上瘾 发表于 2018-12-25 11: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