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跨三千年,耗时三十年的宏篇巨著《东川府编年史》将于近期首发。
《东川府编年史》是卞伯泽先生著述的第13本乡土图书,近期已由云南大学出版社编审完毕,现付梓印刷,可望近期首发与读者见面。
32年前,卞伯泽先生著作了《会泽县大事记》。在此基础上,历经三十多个春秋勘校、修订、充实、增补、删改,不断完善而完成了这部《东川府编年史》。这是一部全方位介绍古代东川府各个时期史诗般的作品,上限为3200年前的商朝晚期,下限为裁府设县的民国二年(1913),记述了3200年来发生于东川府(即今会泽县、东川区、巧家县以及四川省一部分地区)的大事要事。全书以编年体通史为主脉,间或穿插纪事本末体进行记述。即:以时间发展的顺序为纵线,横向展开有关该地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发生、发展、变化及终结的情况,洋洋洒洒近30万字。
云南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云南史学界泰斗林超民先生在该书《序》中写到:“一卷在手,东川府历史了然于胸,是学习研究东川历史必读的参考书,对于初学者是入门指南,对于领导者则是资政要览。”
《东川府编年史》所列发生于该地具有开创性、标志性、转析性、连续性的大事、要事共500多条,内容丰赡,条理分明。为证明该大事、要事的真实性、权威性,收录《引文》近600条。这当中,有流传于世的文献典籍,如《史记》、《资治通鉴》;有各个朝代的国家档案,如《明实录》、《清实录》、《张允随奏稿》;以及记载少数民族的《夜郎史话》、《西南彝志》等。
另外,作者还十分注意收录科技界及史学界的最新成果。如中国科技大学有关铅同位素比值的测定,从这一成果中,佐证了东川府3200年产铜的历史;一枚彝文“堂琅山里手辖印”,证实了早期的堂琅,曾是夜郎国的中心区域。另外,对所引条目的一些典章制度,作了简明扼要的注释,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或需点评的地方,用《按》这一形式作处理及评述。
东川府的历史,引领各种事件的是两大文脉——铜商文化及彝族祖源文化,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真可谓草灰蛇线,伏脉千年。在作者多年的增删、勘校、修改、补充下,这两条历史纵线已十分明显。读完全书,你会深感这两种文化在这块土地上产生、发轫、兴旺、繁荣、乃至衰亡的历史过程。
林超民先生赞道:“研究历史,需要多年寂静的钻研,需要多年专心的琢磨,需要多年反复的推敲。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当今,这是智者不为的‘蠢事’。可是,伯泽先生,以冷静对喧嚣,以孤寂对热闹,以求实对取巧,以认真对虚浮,在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写出一本又一本的著作,为会泽的文化事业,为云南的文化事业,也为中华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看似平常却是不可或缺、不可忽视、不可低估的贡献。这本《东川府编年史》花费三十多年的心血写成,不能说字字玑珠,但可以说字字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