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跋涉在祖国山水间,被后世人们敬称为“千古游圣”的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末期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游记散文家。他历经30年,足迹遍及今天的21个省、市、自治区,所到之处,探幽溯秘,并把耳闻目睹的历史人文、地理自然及时记录在册。云南是他考察的最后一站,也是他考察生涯中路途最远,费时最多,记述最详尽,成果最大,跋涉最艰难的旅程。据考证:他的考察初稿240多万字,战乱与行程中的不测失落了大部分;留给今天人们的还有62.8万字,而写云南的《滇游日记》就有25万字,占《徐霞客游记》的39.8%,其中在《滇游日记·六》中写马龙州山水人文的有2200多字。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的九月二十二日早晨,已经51岁的徐霞客,背着行李袋,带上雨具,在深秋阴沉的天色下,与曲靖西山翠峰寺总持依依惜别,毅然沿着翠和宫背后的小径踏入马龙州境内,向南向西迂回前行。二十三日晚步入寻甸东部边境。
那时马龙境内的路,难以想象的难走。他从翠峰寺顺着盘龙寺遗址的山脉走到堰口(今张安屯街道办沿口村),直径不过几里,但走了大半天。他一会儿翻山梁,一会儿下沟谷,在盘龙寺山脉延伸的高坡村迂回折腾。且问询过程:多数人所说大路与小路,实际小路反而很宽,大路却很窄。为此他十分感慨:“这座山岭……又从盘龙峰南面延伸到高坡村,再往南延伸到这里,自此处折转向北,其东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数里。在这数里之内,该山岭我一共三次往返,一天三次翻越。正由于我数次穿越,所以哪里还有什么弯弯拐拐之处没有走到啊!”
尽管路径陡险莫测,但游记里多次提到:马龙还是滇铜京运马帮路线的其中一条必经之处。“交水主人谓余:‘有间道自寻甸出交水甚近,但其径多错,乃近日东川驼铜之骑所出。无同行之旅,不可独去,须从响水走鸡头村大道。’……问道于山僧,俱云:‘山后虽即驼铜道,然路错难行,须仍出鸡头为便。’”
近年有关专家考证:东川寻甸转运店的铜运和滇西运铜的陆路,必经马龙。
《游记》中告诉我们,那时的行政区划和管理是:“据土人言,自堰口之北兔街子,屯属平彝,而粮则寄于南宁;自洒家之西抵三车,屯属平彝,而粮则寄于马龙;自一碗冲之西抵鲁石,屯属平彝,而界则属于寻甸。盖寻甸、曲靖,以堰口老龙南分之脊为界;马龙、南宁,以堰口老龙为界;而平彝则中错于两府之交而为屯者也。”这是马龙历史区划和行政管理变迁不可多得的资料见证。
明末马龙农村风土人情如何?读游记可窥一斑。如,“始信所过之脊,果又曲而南;过堰口,当又曲而北……前之为指南者,不曰鸡头,即曰桃源,余乃漫随马迹,再历龙脊,逢原之异,直左之右之矣。”又如,“遂循其坞转而西南行,二里抵新屯,庐舍夹道,丰禾被坞。其处为平彝之屯。……由村南转而逾冈西南下,二里,复有一坞,溪畴南环,聚落北倚,是为保官儿庄,夹路成衢,为村聚之最盛者,此亦平彝屯官之庄也。”
可以看出,马龙人民热情和答,真诚实在。多次所问的路,走过后果真如是。尤其一天下来,虽然走了不少冤枉路,很苦很累,但感觉是左右逢源。
当时的保官儿庄、新屯在马龙农村是比较繁盛的村寨了,现保官庄村人仍说:明末全村有400多户人家,且村名也源于出了土司的缘故。《游记》中还说当时沿口村下西河的流水大而又急,好像比白石江源头的水还要翻倍。
游记中提到的村、县、府名,“堰口”,即今张安屯街道办沿口村;“杨金山”,即今的月望乡阳景山村;“洒家”,即今王家庄街道办色甲村;“鲁石哨”,即今鲁石村。这既可能是谐音之误,也可能是村名的变迁之故。而“三车”,即今王家庄街道办扯度村;“交水”,即今沾益区西平镇;“南宁”,即今曲靖城北部;“平彝”,即今富源县;“石幢河”即今张安屯街道办境内的西河。这些,应该是地名的变迁了。
作者在游记中,多处饱含深情地赞美了马龙境内的美丽风光。他这样描写三车村后海拔2358米的老熊山深箐的景色:“从三车村背后,又翻过一座朝南的山坡,穿过一片朝南走向的山凹,又走了一里半,钻进西边的峡谷,这时看到峡谷中的水是自西向东流。逆着水流的方向走了半里,又逐渐绕着山崖继续向上。山崖南边的深箐中,树木葱茏,才降下的微霜使它们染上黄紫红多种颜色,重叠交错,翠绿铺陈、相互映衬,让人好像融于五彩缤纷的画图里一样。”
在海拔2265米高的偏头山脉里,他描述说:“又向西北面爬坡,这山坡比较长,走了一里才登上山顶。于是我向东面回望自己所翻越过的无数大小山岭,如一层又一层的屏风一样环环相扣,而正东方向的那座山峰,层峦叠嶂,清奇秀丽,高耸在远处,恐怕它还处于翠峰山之外……只有往西面观看才知道我所在的这座山比较高,从外面看是难以看出来的。”
这里既有徐霞客对马龙及周边山脉走向的探悟,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赞叹。
从他徒步横穿马龙北部的路线看,直径25公里左右,但山高谷深林密,很多处无路可寻。也许他只能索照所带的不全和不准的地图行走,上下攀爬折绕,实际所走的路,翻了数倍。加之天气阴晴变化骤然,更增添了阻力和障碍。两天,他越过无数山洼,淌过无数溪流,翻过无数山脊,越过无数沟豁,他以久经风霜的双足一步一步丈量了现在马龙县的鸡头村、张安屯、王家庄3个街道和马过河镇,经盘龙寺,穿越高坡、王关坝、石灰冲、腰坝、兔街子、沿口、老泥沟、新屯、郭家屯、保谷庄、小冲、土基塘、扯度、玉碗冲、土桥冲、鲁石等30余个村落。他丝毫没有一点埋怨和泄气,处处洋溢着乐观豁达的精气神。
他的游记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明末时期马龙州的历史画卷:有山水风景、交通运输、风土人情、行政区划和管理等丰富内容。也凸显了他不畏艰辛,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探寻祖国山水人文的决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今天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他不忘初心,勇于开拓的精神,科学策划、开发和打造徐霞客徒步横穿马龙北部的旅游路线,为马龙旅游发展增添新色彩。
杨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