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小伙杨山巍手拿金牌。澎湃新闻记者 忻勤 桑文浩 图
【编者按】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他们犹如一颗颗新星,迸发出光芒。
成为大国工匠,这条路有多远?中国的职校学生用15枚金牌向全世界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虽遥远但可及。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中国的发展强大,离不开恪尽职业操守、崇尚勤奋钻研的工匠精神。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中国工匠”?
10月23日起,澎湃新闻推出“匠星”系列报道,记者走进上海职校,采访世界技能大赛选手、教练和同学,探寻中国职校教育的成长之路和发展方向。
在刚刚过去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军团揽下15金、7银、8铜,位列奖牌榜第一。其中,上海6位参赛选手拿下了两枚金牌,还有两个优胜奖,成绩突出。
两位金牌选手都出自上海中职教育,一位是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年仅17岁的潘沈涵,另一位是杨浦职校汽修专业毕业生,现在是学校实训教练的20岁小伙杨山巍。
“世界技能大赛反映了上海职业教育的水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职业教育协会会长马树超认为,两块世赛金牌并非偶然,背后是上海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在全国的领先水平。
他认为,走在全国工业化前列的上海,更早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诸多政策施展得当,如在升格热潮中保持冷静,保留了优质中等职教资源。上海深厚的教育科研体系,也为职教发展接轨国际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未来上海职教发展,多位专家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提出,下阶段应面向市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让培养的技能人才更好地走进职场。
杨山巍正在训练。澎湃新闻记者 忻勤 桑文浩 图 澎湃新闻记者 忻勤 桑文浩 图
升格热中坚守阵地
据马树超介绍,1999年至今,许多省份职业教育掀起了升格热,中等职业学校纷纷转为高职,但上海始终坚守阵地,保留下很大一块的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
“这批优秀的中职学校保留至今,不断发展,为上海市民在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马树超说,这中间,许多校长都付出了艰苦努力,他们的贡献应被铭记。
更深入探究,马树超认为,对职业教育的深刻认识,离不开上海走在全国工业化前列这一点。“世界上早期坚定进入职业化教育的,都是工业社会发达的地方,如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上海同样如此。”
发展中,上海将职业教育和技工学校统筹管理,马树超认为这体现出上海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的眼光。他解释,两者各有所长,前者偏重立德树人,后者偏重技能培训,融合发展能同时兼备两个长处。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上海姑娘陈亦凡正在进行酒吧与咖啡项目比赛。 采访对象 供图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国政表示,这些年上海高技能人才增加的量较大,突破了100万。高技能人才量的增长本身体现了高技能人才有需求、有市场,也体现了上海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两位上海选手夺世赛金牌,就说明上海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出现了质的飞跃。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上海强劲的科研力量,上海市教科院、华东师大职教研究所、同济大学职教研究所、上海师大职教研究所等一批科研院所,各在专业领域独树一帜。
“率先研制专业教学标准,我们这一点在全国很领先。”马树超说,这也帮助了上海接轨国际,落地职业技能标准。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15年底颁布的《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明确,上海将继续推进国际水平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到2020年试点实施专业达到50个,到2030年基本覆盖全市主要专业类别。
校企合作需继续着力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
杨浦职校20岁的实训教师杨山巍揽获车身修理项目金牌,他的多位教练都提到,其在学习和训练阶段,从学校与上汽、卡尔拉得公司的深度合作中得益颇多。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岁上海姑娘周思语,在货运代理项目比赛中3分之差无缘奖牌,学校校长和教练反思,未来要让学生尽早拥有实战经验。
周思语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现场。 采访对象 供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正是近些年上海着力推进的领域。
根据上海市教委提供的数据,近五年,上海先后资助近3000名来自生产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特聘兼职教师,将企业先进生产技术和理念带入职教课堂。
学校教师也被送入企业。从2013年起,上海将教师每5年赴企业实践1年,列为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项目。
官方数据显示,上海认定宝钢集团、中国电信、上汽集团等16个高技能人才基地作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仅2016年,就组织了189名教师赴企业实践2-3个月,开展297名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
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用以实训的车辆。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刘瑞 图
不过,多位专业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未来校企合作,仍需进一步加强推进。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上海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顾卫东认为,未来应进一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做好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划。
顾卫东坦言,目前职业学校的实训设备不差,培训理念也正确,但部分学校缺少能培养企业需求人才的教师。
马树超也认为,职业教育下一个着力重点,应是让产业先进元素及时融入教学。不过,他认为这一过程中,应把学校主体作用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在这基础上,让企业更多参与进来。
他认为,现阶段职校教育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是,帮助很多学生找回了自信,这或许是企业带不来的;而且现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呼唤更多综合能力突出的人才,这也需要学校。
“职业教育对个人发展空间是无止境的。仅仅搞技能培训,半年培训完了以后没发展了,只能做一件事了。”马树超说。
打通职校生发展“天花板”
职业教育还得变得更吸引学生。
多所上海中职、高职教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学校一些优势学科毕业生供不应求,收入远高于一般白领,但受困于社会观念等原因,生源仍是问题。
陈国政表示,在德国,学生能上技术学校,他们家庭是很开心的,但在国内有的人对上职业学校存有偏见。他建议通过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来体现高技能人才相应的价值。上海在这方面一直是有所体现的,例如宝钢高技能人才向来年薪较高。
来自官方的一组数据显示,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率最新就业率达98.13%(直接就业率为56.17%,升学率为41.96%)。
一份2015年的调查显示,中职毕业生连续工作3年后,过半薪酬在3000—5000元,22%的学生薪酬达5000元以上。一些专业优势更加明显,如航空服务专业毕业生的连续工作3年后,两成的人月薪为4001-5000元,两成的人月薪超6000元。
潘沈涵在设计制作花艺作品。 上海城市建设工程学校 供图
即便如此,此次世赛花艺金牌得主潘沈涵,也曾因无法考上满意高中而在家哭了半天。
“普通的学科教育培养白领,更多注重知识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一线劳动者,注重技能型人才。两者路径不同,意义都是社会赋予的。”马树超认为,要改变长久以来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显然不是一夕之功,需要社会更多认识,政府更多投入。
不过,马树超也感受到,近些年上海市民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有显著改观。有越来越多亲朋好友咨询,是否有合适的职校推荐给孩子。
“以前是躲着走的,现在把它当作一条路了。”马树超说,“去年有一个新闻,有孩子已经考上重点了,但选择职业学校中本贯通,到了上海工业学校,家长也很支持。虽然是个案,实际上也说明上海还是开风气之先,在理念上领先。”
中本贯通、中高贯通的“打通天花板”,让职业教育变得更具吸引力——中职生毕业后,可通过转段考试升高职、本科。
至2017年,上海新增了23个中高贯通专业点和12个中本贯通专业点,开展142个中高贯通专业点和38个中本贯通专业招生工作,其中中高招生6000名,中本招生1350名左右,总计贯通学生占每年招生规模的25%。
工匠之路需要坚守和执着
职业教育没有止境。距离大国工匠,职校毕业生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顾卫东认为,即使是这次世界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距离工匠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他们毕竟还缺少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2016年上海工匠李斌对此深有体会。技校毕业的他,从进厂当学徒算起,37年间从未离开过一线岗位,从一名操作型工人成长为知识型、专家型、创新型工人。
工作中,李斌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实现了中国制造的梦想与追求。
“要成为一名工匠,就要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李斌说,工匠的炼成需要时间的积累,离不开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也要戒骄戒躁、坚守执着。
成功申办后,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要在上海举办,上海市人社局介绍,将充分利用筹办世赛的契机,努力掀起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的高潮,希望上海成为全国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陈国政认为,世界技能大赛能让上海在筹备过程中,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提前布局,能提高整个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同时让高技能人才更加感受到荣誉感,推动他们向工匠进步发展。
“我们现在面临这样一个机会,让职业教育更多参与技能大赛,让社会更多了解职业教育,更多关注职业技能大赛。”对未来,马树超也抱有乐观期待。
马树超曾赴日本静岗县观摩第39届世界技能大赛,当时的场景至今难忘,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三两岁推在儿童车里的小孩,都来到现场观摩。“我期待上海也能有这么一个场景。”他说。
马树超还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海有责任,也有能力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作为重要基础的职业教育,需要更高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