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访局出台《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

[复制链接]

你是猪吗 发表于 2017-8-3 14: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8月2日上午,《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新闻通气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信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恩玺对《规则》进行了解读和说明。
  推进依法分类处理基于一个已知的事实,即基层信访实践中,本来应该通过其他法定途径解决的问题大量涌入信访渠道,一方面造成了信访渠道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使得其他法定途径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2013年,中央下发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明确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基本理清了行政体系信访与司法体系信访之间的界限。
  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家信访局推进依法分类处理工作,进一步在行政体系范围内厘清信访与其他法定途径的界限。
  当年8月,国家信访局会同国务院法制办按照“系统抓、抓系统”的思路,牵头37个中央部委共同推进这项工作,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推动两批9家中央单位开展试点。
  截至目前,37家中央部委公布了依法分类处理清单,30多个省份的省直部门出台了细化清单,26个省份出台了分类处理工作规程,大部分省份已经在市县层面推开了这项工作。
  《规则》的出台,正是将已有的推进依法分类处理工作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期进一步明确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增强可操作性。
  “桥归桥、路归路,让信访群众按照分类处理的规则找到责任部门反映自己的诉求。”张恩玺当日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
  他强调,《规则》的相关要求与现行的《信访条例》规定一致,也是对《信访条例》相关规定的进一步细化。“实行依法分类处理后,解决诉求的责任主体更加明确、法定途径更加清晰。”
  分类处理规则发布后,如何避免出现信访事项在各部门之间“踢皮球”或故意拖延扯皮的现象?
  张恩玺指出,对于可能出现的受理争议问题,《规则》规定,如果有权处理机关认为转送的诉求不属于职责范围,可以向转送机关提出异议,但要详细说明理由。
  此外,对于涉及多个行政机关或者多个法定程序的重大、疑难、复杂诉求,专门信访工作机构可以组织有关行政机关协商合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工作分工。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由专门信访工作机构会同法制工作机构提出方案、分工后,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实行分类处理后,不是说信访部门就无事可做了。”张恩玺表示,除了要做好登记甄别、分流导入、负责督办等工作以外,对于找不到责任主体的一些“无头案”,信访部门也不能不管,而是“要兜底,负责协调处理推动问题解决”。
  在接下来的具体实施中,面对群众不清楚诉求如何办理,依然找信访部门解决的情况,如何解决?
  张恩玺指出,将按照方便群众的原则,只要不是涉法涉诉问题,先按照“大口进”原则纳入进来,转送到有权处理机关,再由有权处理机关在甄别、会商基础上分类处理,告知信访人适用的途径。
  “这里的关键词是‘处理’。即政府部门要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帮助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8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范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之前的改革试点情况看,分类处理的思路是正确的。信访部门在接访之后,有责任帮助当事人厘清什么样的解决途径更适合。”
  自身关注信访制度改革和信访法治化多年,范愉认为,《规则》作为政策文件,有着向立法过渡的意义,“通过这个文件,先诉诸行为准则,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特点。”
  在她看来,早期厘清行政信访和司法程序,是为了解决“信访不信法”问题,即部分民众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找信访部门,导致司法诉讼跟信访缠在一起,边界不清。
  而目前进行的行政体系内部区分,即重点解决内部可能出现的交叉性问题。“老百姓有时不太清楚应该用什么程序。到了政府信访后,其实还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通过解释说明,可以将他们引到正规渠道。”

  她同时指出,一些复杂的、疑难的问题,也有赖于政府直接下更大力度着手解决。“我们现在谈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的概念,就是意味着政府要摒弃一些不作为的现象,能不推就不推,态度要积极一些,办法要多一些,设身处地以解决处理问题为出发点。”
  
  国家信访局:信访诉求分类处理将分六步走,严防"踢皮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