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江山是党领导人民军队浴血奋战打下来的,今天的我们是以先烈的巨大牺牲才得以昂首挺胸。承平日久,一些人的棱角被磨平、血性被稀释,在他们身上,难以看见那种虎狼气、报国心、强军志。”
这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在为近期出版的新书《大国军魂》所作序言中写下的文字。
在建军90周年之际,一部全景式展现解放军由弱到强成长历史的著作《大国军魂》即将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38万字的新书由军队青年理论工作者王诗敏、潘庆华主撰,盘点了在血火苦难中铸就的巍巍军魂,讴歌了震撼人心的军旅英雄。
《大国军魂》一书由刘源上将作序,军事名家罗援、徐焰、陈舟联袂推荐。不同历史时期的英模代表王成登、杨利伟、丁晓兵、韦昌进、徐洪刚等亲笔书写军魂感悟,让读者“触摸到滚烫的军魂”。
《大国军魂》书封
“军有军威,国有国格。”刘源在题为《军之魂 国之柱》的序言中写道,“纵观古今中外,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在血与火的武装斗争中、在军队浴血奋战下得以创建和发展的。一支军队的精神特质尤其是军魂,如同胎记般深深镌刻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之中,长远影响着国民品格、民族精神的塑造,成为国家精神基因、民族文化传承的显著标识。”
序言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尚武的文化传统,“回望当年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与罗马帝国并立于世的汉帝国,雄踞东方、万邦来朝的唐帝国,那‘虎视何雄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血性呐喊,令一代代炎黄子孙血脉偾张。”
然而,在封建皇权思想的长期禁锢和残酷打压下,国人的尚武风尚日渐衰微。在刘源看来,“伴随着尚武精神的孱弱,近代中国步入了积贫积弱、任人凌辱的深渊。”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的诞生,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由此,中国逐步改变国运,中国人逐步找回尊严,中华民族重焕自信与荣光。”刘源指出,在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维护和捍卫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总是起着砥柱和先锋作用,其精神特质始终影响着国家精神气度、民族精神风貌。
刘源在序言中动情地写道:“这种精神特质,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自觉,是深扎于人民的力量根基,是步调一致得胜利的严明纪律,是不怕苦不怕死的血性胆魄,是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勇立时代潮头的革新锐气,是为国为民勇于亮剑的使命担当。这些精神上的独特优势,构成我军战斗力的关键要素, 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强大精神滋养。特别是在那些永载史册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那些备受瞩目的重大历史考验面前,中国军人所展现的特有的精气神,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成为国家精神的闪亮名片。”
然而,刘源指出,“承平日久,一些人的棱角被磨平、血性被稀释,在他们身上,难以看见那种虎狼气、报国心、强军志……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军魂的侵蚀,是最可怕的侵蚀。郭伯雄、徐才厚、谷俊山等大贪大蠹,他们走向堕落的起点,就在于迷失了军魂,为了一己之私,置强国梦想和强军重任于脑后。他们最大的罪过,就在于侵蚀了军魂,侵蚀了人民军队赖以生存发展的根脉,侵蚀了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的基石。全面彻底肃清郭徐流毒影响,一个重要落点就是要重整行装、再铸军魂。”
随后,刘源在序言中力荐《大国军魂》一书:“几个青年军人,以一腔热血和强烈的国家安全忧患,创作了《大国军魂》……这本书,试图用世界的眼光、对手的眼光、未来的眼光,以政论散文的笔法,既注重发掘党的领袖、开国将帅、英模人物背后的感人故事,也注重书写众多无名人物强军报国的辉煌瞬间,从政治、战略、历史、军事哲学的结合上,解析‘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探寻人民解放军克敌制胜浴血荣光的精神密码。这本书,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复杂性、军队特殊性、人物丰富性的统一,读后让人有所触动和启发,称得上是一部弘扬强国强军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刘源是刘少奇之子,曾任武警部队副政委、原总后勤部副政委、军事科学院政委、原总后勤部政委等职务,上将军衔。在“史上最牛”军改大幕拉开之后,任正大军区职满10年的刘源2015年年底从军队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随后在2016年2月获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序言最后,刘源写道,“在人民解放军迎来 90 华诞之际,作为曾经征战在武警部队、军事科研、后勤保障等多条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对这支英雄的军队、对走过的军旅生涯,充满了无限的热爱、无比的挂念。借此机会,由衷地祝福我们伟大的人民军队,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传承红色血脉,不忘本色初心,走好强军之路,续写荣耀篇章,朝着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加速迈进,以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实际行动,托举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