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很喜欢一句话:“留在我嘴里的甜,让我不再咂摸生活里的苦。”
味道,总是关联着人的回忆,它可能来自家人、朋友,或是,我们的战友。
有些食物就像人,像情意,离开后,就成了惦记。
是谁,曾亲手为你做过一道菜,给了你前行的力量,令你至今难以忘怀?
或者,哪一道菜,总能让你想起,那艰难的日子里、与你同甘共苦的人?
很多曾经走过的岁月,最后都被一种味道定格:酸、甜、苦、辣……
今天,我们来尝尝,军人们念念不忘的滋味。
那顿“迎兵餐”——
酸萝卜炒牛肉,亲!
■曹 琦
前方在火车站等待接兵的甘肃某部三营七连连长打来电话,从江苏扬州开来的军列可能要晚点。
此时,一排排长尼玛才仁已经在寒风中站立了很久。自打当了排长,每年接兵他都会在这里等待,像是某个约定。
凌晨2时18分,运兵的康明斯卡车驶入营区,新兵们在口令声中有模有样地集合列队。当军务参谋喊到“张成周,三营七连”时,一个个子不高却壮如牦牛的小伙子闻声出列,那一刻,尼玛才仁有些恍惚,五年前的一幕幕恍如昨日……
那年,刚满18周岁的尼玛才仁告别故乡,坐上了开往河西走廊一个小城的绿皮火车。到部队已是半夜,冷得出奇,晕晕乎乎的尼玛才仁一路跟着命令走,只记得“尼玛才仁,三营七连”的声音。
送人的饺子迎人的面。到部队第一件事就是吃饭,吃的东西是铁打不变的面条:三四片青菜和黄白鲜明的荷包蛋卧在面条上,腾腾的热气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不知为何,尼玛才仁从小便对面条有种天然的抗拒,他甚至害怕那种软如蛇虫般的东西。他想把面条推向一边,一抬头,却遇上班长期待的目光,尼玛才仁有点不好意思,便收回了手,埋头闭眼吃了几根。
“面条不好吃吗?”不知何时,一个人站在了尼玛才仁的身旁。“痛苦”的尼玛才仁被吓了一跳,定睛一看,“一毛二”!
尼玛才仁想起家乡人武部干部的叮嘱,急忙起立站直,啪地敬了个礼,“首长好”。这个人砸了他一拳,“挺壮实的啊,我不是什么首长,是你排长。”
“吃不惯面条?你是藏族?”没等尼玛才仁回答,排长神秘一笑,“你小子有口福了!”转身去了炊事班。不一会,排长端上来一个盒子,“这是我给你做的‘迎兵餐’。”
尼玛才仁皱着眉揭开盖,一下子呆住了——酸萝卜炒牛肉。他拿筷子的手有些迟疑,眼圈慢慢地泛红了,他呷了一小口,顿时热泪盈眶。尼玛才仁13岁的时候,母亲因病撒手人寰。母亲在世时,经常给尼玛才仁做这道酸萝卜炒牛肉,这是他最熟悉也最喜欢的菜。
排长怎么知道的?原来,排长不仅是个烹饪爱好者,更是个有心人,他提前从尼玛才仁的家中了解到了这一情况。
这顿饭像灵丹妙药,让尼玛才仁一下子适应了部队生活,他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把排长当亲人。
尼玛才仁不善表达,只能埋头苦练军事本领来感恩。很快,5公里武装越野、400米障碍、应用射击等科目捷报频传。某年外训,七连一排赴藏参加联合演习表现突出,荣立集体三等功,同年,尼玛才仁凭借过硬素质顺利提干,走的那天,排长对尼玛才仁说:“等你学成归来,再请你吃酸萝卜炒牛肉。”
但尼玛才仁没能再吃到这顿饭。他以少尉排长的身份回到七连时,老排长已经因病复员回家了。他接了排长的班,当了七连一排排长。
“首长,我们到了。”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将尼玛才仁拉回现实,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带着张成周来到了连队食堂。
“不是首长,我是你的排长,吃不惯面条吧?”不等张成周回答,尼玛才仁转身就钻到炊事班。那里有他早已为这个南方小伙准备好的扬州炒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