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花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适应性较强。这些倒像极了移民汤美凤的脾气。
——题记
10月13日上午,农历九月初九,天气已经转凉。在陆良小百户镇北山村委会外的耕地里,几十个大棚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大棚外,百余只喜鹊在欢快地翻飞、嬉戏;大棚内,34岁的汤美凤和爱人正在逐渐泛红的绣球花丛中漫步,时不时地,他们会停下来,仔细查看花球的生长情况。
从外出打工到回乡创业
1985年出生的汤美凤,父母都是1965年修建毛家村水库从会泽搬迁安置到北山村委会的水库移民。2006年,国家正式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实施移民后扶政策。根据有关政策,时年21岁的汤美凤也被核定为水库移民,纳入扶持对象。同年,汤美凤和很多年轻人一起,怀揣着梦想,远离家乡,到广东一家外资公司打工挣钱。期间,她和同村的陈红林相识、相知、想爱,并于2012年正式结婚。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汤美凤和爱人接触到了绣球花,这种花可以药用、切花、盆栽、也可以庭院露地栽培。“那美丽的花朵瞬间吸引了我!”汤美凤说。当时她就和爱人商量着自己尝试种植。
两个人打工,每年有七八万的稳定收入,还是不错的,但是长期在外打工,她和爱人的眼界已经不再狭隘。她知道,跟人干和自己干,感觉完全不一样,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国家支持年轻人创业,自己才30岁,就算失败了,也还有的是机会,不妨大胆做一次。”经过慎重考虑,两口子决定试一试,在打工的同时,拿出打工多年积蓄,在村里租了60亩地,种下绣球花,从此,小两口就和绣球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开始的时候,汤美凤不敢放手干,边种花边打工,还要请人管理。“身在广东心在田里,每天都要打电话问绣球花的长势!”说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她眼里似乎有些特别的伤心——不懂技术,小两口就用手机查、在网上找,还打电话向一些老种植户咨询;第一年花种出来了,又急着到处找市场,没日没夜的奔波。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下来,他们就挣了15万元。陈红林说:“非常高兴,虽然比想象的要差一些,但毕竟是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到2016年,看到市场前景较好,自己的种植技术也基本掌握,汤美凤和爱人决定辞去工厂的工作,不再两地奔波,静下心来,一门心思种花。
从小打小闹到做大做强
为了更好地发展,汤美凤又联合4户群众(其中2户移民)一起成立合作社种植绣球花。合作社经过努力,在村里又流转90亩土地发展绣球花。两口子分工明确,汤美凤负责田间管理,爱人则负责市场销售。
在发展过程中,陆良移民搬迁安置部门掌握了这一情况,多次到汤美凤的花园里进行调研,为她们出谋献策,鼓励她们做大做强。得知他们想建大棚种植绣球花,提高产量增加产值后,陆良县移民搬迁安置部门经过充分论证认为可行后,帮助他们争取移民后扶项目资金35万元,用于扩大规模、改善生产设施。
汤美凤说,“由于在生在陆良、长在陆良,没有想过移民后期扶持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这个政策太好了。”陈红林也说:“在我们最难的时候,是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给我们支持;在我们最迷茫的时候,是移民搬迁安置部门的领导给我们以精神上的鼓励。”
汤美凤用移民后扶项目资金将自己的基地全部改成大棚,陈红林说,大棚建起来后,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绣球花的生长影响,产量普遍提高了三倍,效益非常明显。
现在,150亩绣球花已经形成稳定的特色产业,每年每亩产值8000元,每年纯收入可达60万元,并吸纳7户30名群众常年在合作社打工,每个工人每月可收入2400元。陈红林说,下一步将把重点放在做鲜切花上,进一步提高产值,让自己和跟自己一起奋斗的人挣更多的钱。
目前,汤美凤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面对未来,汤美凤说,她会把这个产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她相信自己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她的脸上,洋溢着绣球花一般的笑容。
潘砚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