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剪纸、纳西族东巴画、
彝族海菜腔、傈僳族民歌
……
说到“非遗”,
云南真的是“家底雄厚”!
近日,云南省拟推荐申报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单公示,共30项
来看看有哪些吧!
什么是“非遗”?
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
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包括: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
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
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
目前,中国已经有京剧、中医针灸、活字印刷术等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说到“非遗”,
云南真的是“家底雄厚”!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5项,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民俗、手工技艺和民间文学。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
云南56人入选晋升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除了国家级
省级“非遗”的数量
多达450项!
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入选省级名录的非遗项目165项、扩展项目37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食饮品制作技艺等10大类,涉及云南16个州市、20个少数民族。至此,云南省级非遗名录增至450项。
值得一提的是,食饮品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成为一大亮点,德昂族酸茶、巧家小碗红糖、建水汽锅鸡、丽江粑粑制作技艺等一批“餐桌上的非遗”也悉数入选。
原标题:打陀螺、玉雕……云南这些项目拟申报国家级非遗!有你家乡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