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进会泽古城区这个院落,刘尧民先生故居。
刘尧民(1898年—1968年),名治雍,字伯厚,会泽县人,中共党员。曾经担任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解放初期即任云南省政协常委、省文联委员,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并任云南分社副主任兼秘书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创办党的理论刊物《红色战线》和《小世界》,并担任云南《民众日报》副刊编辑。1941年受聘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期间曾两次回家乡会泽中学、楚黔中学任教。刘尧民在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先秦文学和楚词研究上有较高的造诣,出版的著作有《孔子哲学》《词与音乐》和《关于“天问”》等;讲稿有《庄子》《唐乐词史》《楚词研究.离骚校记》等。
古城东内街105号
光线有些昏暗的一条小巷,窄窄的入口处卖菜籽的老婆婆正打着瞌睡,紧走上几步,十来米的小巷尽头,就是刘尧民先生的故居。
整片院落始建于清代,共有三进院落,硬山顶台梁建造(硬山顶是中国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建筑结构,旧时六品以下官吏百姓住宅的屋顶用的都是硬山顶或者悬山顶),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汉式民居,1999年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院没有院门,铺地的青砖有些残缺,小草的足迹在所有的缝隙里蔓延开来,青苔爬上了墙角和柱石,木雕上漆色斑驳剥落,显出材料本色。的确,这世间没有什么能与时间抗衡,岁月带走的不仅仅是上一代人的记忆,还带走了记忆里细微翔实的存根。这院子不大,院中空地目测大约10平方米左右,前院东西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后来的住户应该翻修过,厢房门窗看上去是八十年代的样式。
第二进院子在几进院子当中面积最大,且主体建筑修复后原貌保存完好,迎面的正屋坐南朝北,高大规整,青石打基,木质的大梁和立柱,正屋两边筑有耳房。正屋青石阶下面,在院子左右两边都建有敞亮的厢房,厢房采光极好,有着精致的雕花门窗,室内抬头是平整的望板,房间之间用厚实的木板隔断,穿行于其中,不由得默想刘尧民先生年少时,读书练字的书房会设在哪一个房间之内,都像,又都不像。午间阵雨初歇,庭院中一株古老的紫薇枝叶茂盛,层层绿叶青翠欲滴。紫薇花不止花色鲜艳明丽,花期还特别长,一年间从六月初到九月里都花团锦簇,所以又称“满堂红”,本地读书人家求其谐音,多有栽种。
后院内房屋与第二进院子内房屋相比偏小,木质门窗上也略去了不少雕花,院中两棵桂树花开正盛,一位老爷爷站在右边厢房窗前,慢条斯理的铺晒豆角,天井小花坛内一大片凤仙花红艳胜火。蹲下身子拍几张花草,慢慢退出这片院落,走入来时的小巷,看着外面大街上人来人往,一刻间恍若隔世。
东关街尧民巷
谈到刘尧民,大家都知道先生为会泽金钟山文昌宫题下的诗句:“梵王座下万株松,俯瞰孤城夕照红。”但鲜为人知的是,会泽古城内有一条巷子是用先生的名字命名。走出刘尧民故居,沿古城老街向东,步行15分钟左右到东关街,在东关街10号和12号之间有一条巷子,叫做尧民巷。
巷子青石铺地,巷口一棵高大的古木从尧民巷2号内院墙上探出身子,枝叶繁盛浓密,用手机上识别植物的软件拍了一张,原来叫做朴树,果然树如其名,不张不扬,铁骨傲然。巷子的中段就是刘家祠堂,以前叫做风落里刘家大院,刘尧民兄弟几人小时候都在刘家大院里的刘氏家学念书。祠堂坐南朝北,始建于民国初年,占地约1600平方米,合院式建筑,建有门楼、过厅、正殿、厢房、书房和耳房等,院内古木众多,松柏森森。刘家祠堂现在是会泽县老年大学和老年党校所在地,阳光洒落于庭院之间,只闻得一片欢声笑语。
陶智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