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曲靖市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谱写了一曲城乡快速发展的辉煌篇章。”8月28日,曲靖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段玉林介绍了曲靖住房和城市建设发展经历的70年沧桑巨变。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建国初期,曲靖百废待兴,很多基础设施损毁,生产体系几近崩溃。曲靖作为当时云南省管辖13个县的最大行政区划之一,没有一座设市的城市,行政公署所在地的城关镇人口不过万人,建成区面积仅有1.5平方公里,到1978年城关镇建成区面积增加到了7.7平方公里,但城乡发展仍十分缓慢,城镇化水平很低。
1997年曲靖撤地设市后,曲靖的城乡建设驶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抢抓2014年被列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这一机遇,尊重城乡发展规律,转变城乡发展方式,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城乡建设从扩围延伸向品质提升、管理规范、区域融合转变,沾益、马龙先后撤县设区,曲靖经开区快速发展,曲靖高新区申报建设,珠江源大城市初具雏形,“麒沾马”一体化迈出重要一步;宣威、罗平、陆良市域次中心地位不断强化,富源、会泽、师宗县域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县域发展态势良好;重点小城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成效明显,村镇面貌翻天覆地。
曲靖在全面推进城镇化、积极融入滇中城市群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初步形成了以珠江源大城市为核心、县城和小城镇、乡村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自2005年以来,曲靖十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入选新中国“城市发展代表”,入围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荣获中国走向世界——中小城市成就奖。
2018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21.59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市达102.5平方公里、是建国初期的68倍、是1978年的13倍,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8.45%、近五年来年均增幅超1%。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建国初期,曲靖城乡建设发展基本属于无序状态,城镇规模小、工业基础薄弱、房屋低矮、道路狭窄,供水、供电及排水、排污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匮乏,市容市貌破败不堪,农村生产方式落后、农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巨大、城乡处于分割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按照“规划引领、民生优先、机制创新、绿色优质”的思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城市,年均投入超百亿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95.0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2.3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49%、建成区绿地率33.48%,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8.97平方米、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4.43%。
在农村,组织实施了42个市级重点小城镇、680个美丽家园示范点和93个省级规划示范村建设,20个自然村被列为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并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为契机,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全市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5.6%,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乡镇集镇公厕、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村庄生活垃圾收费和保洁制度实现全覆盖,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住房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建国初期,曲靖城镇主要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家庭人口多、住房面积小、住房条件差;农村土基房、木质房比比皆是,房屋质量差、人畜混居、环境恶劣。
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作用,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精准调控,积极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近几年,全市共完成房地产投资970.68亿元(2012年153.8亿元、2013年183.7亿元、2014年163.18亿元、2015年144.3亿元、2016年93.75亿元、2017年109.4亿元,2018年122.55亿元);群众住房条件大幅改善,2018年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拥有房屋面积4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拥有房屋面积34.6平方米。
在推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曲靖始终坚持把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大规模实施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形成了曲靖模式、曲靖经验。
在城市,率先在全省采取了政企共建、政校共建、政园共建、政村共建等保障房建设新路径,率先在全省探索打通公租房与棚户区改造拆迁户的过渡安置通道,建立了以公租房配租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为主,层次合理、形式多样、标准适度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全市共建成和在建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18.69万套,惠及50余万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棚户区居民。
在农村,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探索实施了老村改造、原址建设模式等“五种模式”,以及人畜分离、厨卫入户等做法,全市已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6.5万户,解决了100余万农村居民的安全住房问题,为决战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筑业发展不断壮大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70年来,曲靖始终坚持把建筑业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不断推进建筑业改革创新,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安全稳业”“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人才科技”等战略,全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拉动效应日益显现。
全市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03.57亿元(2012年172.83亿元、2013年218.73亿元、2014年224.47亿元、2015年219.26亿元、2016年264.09亿元、2017年343.59亿元、2018年460.6亿元)、年均增幅均高于同期GDP增幅,2018年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2.3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1%、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与巩固。
此外,曲靖大力推广新型绿色建筑,充分发挥曲靖太阳能优势,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2012年经住建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完成示范建筑面积673.0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示范面积任务。
目前,全市共有建筑施工企业476家,监理企业11家,检测企业10家,勘察、设计企业36家,全市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达18余万人,其中农民工占80%左右,居各行业用工之首,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带动了大量关联产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彰显城乡建设新形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曲靖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推动曲靖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把曲靖建设成为“发展更科学、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曲靖日报记者 张袁子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