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曲靖讯8月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石松接受新华网专访,详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曲靖发生的巨大变化。
主持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70年间曲靖市经济社会的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要请您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或者说回顾这70年里曲靖和曲靖人民的奋斗历程,您会用哪几个关健词?
李市长:回顾曲靖和曲靖人民70年的奋斗历程,我觉得可以用“历史跨越、蓬勃发展、波澜壮阔、突飞猛进、翻天覆地”这五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曲靖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建国初期曲靖的经济非常薄弱,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百废俱兴,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曲靖的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到2018年市内生产总值突破了2千亿元的大关,是1952年的9800万元的2054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了3.3万元,是1952年51元的64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了142亿元,是1952年地方财政收入1122万元的1246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21亿元,是1952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29万元的38.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6.1亿元,是1952年3969万元的1653倍。
第二,产业建设蓬勃发展。建国初期曲靖的生产方式非常落后,产业结构也很单一,属于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农业经济从单纯的粮食为主向粮食、经作、畜牧、渔业等多方面发展,工业经济从当时为数不多的火柴厂、小铁厂等小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商贸流通从原来简单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发展成为覆盖城乡初步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总的来说,曲靖经过70年的发展,三次产业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和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以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调整为农业占到了18%左右,工业占到了39%左右,第三产业占到了43%左右。2018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360.2亿元、排全省第一,是1952年的602倍,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777.4亿元,是1952年的5077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75.8亿元,是1952年的2261万元的3873倍。
第三,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封闭落后向开放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一个历史阶段。营商环境等各方面都不断优化,在2018年全省对各州市营商环境的第三方评估中,曲靖的综合得分在全省排第三位。同时,区域合作不断深入开展,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1.5亿美元。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全市到位国内外的资金达到988亿元。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建国初期,曲靖城市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可以说,街道狭窄不平、房屋都是低矮破旧,整个城市尤其公共基础设施可以说非常落后,经过70年的发展,2018年曲靖中心城区建城区面积达到102.5平方公里,是建国初期1.5平方公里的68倍,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已经初具雏形。我们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内公路通车里程建国初期仅有811.5公里,发展到现在,2016年沪昆高铁开通、曲靖进入高铁时代,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2018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了3.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806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到了629.7公里,4G网络、光纤宽带实现了行政村全部覆盖,全市集中供水率达到94.4%,天然气走进了千家万户。
第五,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国初期群众的生活普遍贫困,社会保障基本上是一个空白,群众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下,当时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大多数群众是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基本上吃粮也才能保证半年,其他的还要靠糠菜杂粮来度日,经过70年的发展,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同时,不断地改善民生,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得到提高。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5.07%。区域教育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多年都保持在3.3%左右,处于全国的一个低位水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达到3.4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分别是1983年的83倍、1978年的69倍,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1平方米,是1983年的5倍。所以可以讲,涉及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改善。
主持人:谢谢市长,因为我本人也是曲靖人,从小到大确实亲身感受了曲靖的发展和变化,就像您刚刚提的几个关键词也都非常好,非常的到位。我想问一下关于产业的问题,就是曲靖目前正在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然后来筑牢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根基,想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就是曲靖市重点聚焦或者说重点瞄准的产业是哪些?
市长:曲靖是云南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工业的一个重要基地,曲靖的产业特别是工业主要立足于曲靖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多年来,主要是以煤炭、冶金、化工等为主的一些传统产业,随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曲靖面临非常繁重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这个历史使命。在这种大的形势背景下,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坚持“两型三化”这个主攻方向,以“三张牌”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曲靖的先天优势,包括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口优势、国土优势等。聚焦什么呢?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聚焦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第二就是聚焦新兴产业的培育、引进和发展。具体我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方面作重点介绍。
推进农业发展方面,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部署,坚持以高原现代农业发展为抓手,着力推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曲靖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刚才介绍了曲靖去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60.2亿元,是全省第一大产值的州市,但是曲靖的农业还是传统农业,其中,种植业占了42%左右,养殖业占了51%左右,而种植业、养殖业都还是一种以原料供应为主、产出为主的这么一种传统结构。比如,像曲靖9个县(市、区)有8个是生猪调出大县,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卖生猪为主;曲靖有耕地1150万亩,但种植业还是以种土豆、种玉米为主,土豆、玉米种植面积占到种植面积的70%左右,就是这种产出很低的传统农作物,所以曲靖农业面临着非常繁重的转型发展调整结构的任务。我们立足于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适宜种经济作物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来推动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发展,同时我们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从原来的简单卖原材料转化为加工业,实现一产、二产协同发展,同时加大科技支撑,真正实现农村一二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蒙牛乳业、广东温氏集团、今麦郎、浙江李子园等一些知名农业企业先后在曲靖落地,相信经过进一步努力,曲靖农业一定会进一步发挥优势,在实现结构调整、提质转型、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方面。刚才提到,曲靖是云南传统工业基地,面临繁重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现在,我们立足于一个细分产业、一个转型方案,正在实实在在推进实施煤炭、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同时,大力推进资源型的工业延伸产业链,比如,以电解铝加工为重点的后续产业链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我们引进了浙江今飞集团来实施铝产业的后续、铝制品的加工和应用,现在落户曲靖的500万套汽车轮毂、800万套摩托车轮毂,一系列后续铝产品的加工项目都已经实现了投产。同时,我们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培育,现在水电硅产业的相关项目都在曲靖落地,下一步我们还要推进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合作,加快单晶硅、硅电池、硅化工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在曲靖的发展。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也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的部署,抢抓水电硅材、水电铝材一体化发展这个机遇,把曲靖优势与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有机结合起来,来推进曲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旅游革命”和”一部手机游云南”的部署,以打造“大珠江源”“爨文化”等品牌为重点,加快推进罗平、马龙全域旅游示范区、会泽古城5A级景区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曲靖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66个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的区位优势,把物流、商贸等作为第三产业的重中之重来打造,现在,我们编制了曲靖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在曲靖建设物流园区和商贸批发市场集散地的一些布局和安排,并稳步推进一些项目,以此着力构建物流、仓储、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商贸物流服务业发展体系。
主持人:好的,我也期待曲靖未来,不管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能够更上一层楼,那么下面我想问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一个问题。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中央赋予云南省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云南省也在着力打造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想请您谈一下这些年来,在云南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曲靖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市长:好的,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曲靖是云南传统工业基地,传统工业就意味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包袱和下一步的发展任务都很繁重。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三大定位”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深刻总结曲靖历史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应该说我们自己和自己比,这个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是在不断地加强,成效是非常巨大和非常明显的。但是最近几年在国家的督察、检查中,也暴露出曲靖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薄弱环节,我们不回避问题、直面问题,从曲靖实际出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统一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族人民的思想,从思想上、行动上、措施上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作为推进曲靖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底线、红线的要求,在全市上下真正形成了生态优先的氛围。
二是从解决问题入手,从曲靖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刚才讲到,曲靖作为老工业基地,原来长期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带来了曲靖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产业结构方面下决心、作出努力。这几年,我们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从强化空间总量转入环境管理,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打造世界一流的“三张牌”,积极推动传统资源型的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进行转型,按照“新主体+新平台+新产业”发展思路,着力育主体、调结构、强加工、畅流通、打品牌,推进“一县一业”发展。
三是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市委、市政府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加以推进。深刻汲取罗平锌电股份公司 环境问题的教训,在坚决扛起生态环境遗留问题整治的政治责任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央环保督察以及“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的全面深入整改。现在,市委、市政府通过定期听取并研究整改工作,总的来看,涉及到的这些整改工作正扎实有序有效地推进,绝大多数问题都实现了按质按量的整改,少数问题整改需要一些时间,但也在不断跟踪、不断督促、不断推进。同时,我们举一反三,不只是盯着这些问题,而是通过这些问题进一步总结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持严格检查、自查自纠和监督。因此,当前全市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特别是污染治理等方面,工作措施扎实、效果非常明显。
四是牢牢守护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打响“大珠江源”绿色品牌,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文章。曲靖位于珠江源头,是长江经济带、滇池补水工程调水水源区等重要的功能区,我们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底线红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实施三年绿化攻坚行动,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打造“大珠江源”绿色品牌这个抓手来推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对于曲靖来说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的治理,深入扎实推进污染防治,让曲靖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为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作出曲靖贡献。
主持人:期待未来曲靖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美。可以说,脱贫攻坚是云南省全省上下都在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曲靖的脱贫攻坚也已经进入冲刺阶段,那么当下曲靖主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哪些?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市长:曲靖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推进发展的动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坚决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决策和要求,总体来看,面上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3个县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成绩显著,但目前曲靖脱贫攻坚既面临与全国全省一样的一些共性问题,也有曲靖自身的一些特殊困难,任务非常繁重。
曲靖是人口大市,全市户籍人口665万人,特别是在点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会泽、宣威乌蒙片区的自然条件恶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三保障”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短板,控辍保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村卫生室建设、水源性缺水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工作;易地扶贫搬迁也还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会泽易地搬迁县城安置项目涉及安置数量大、任务重,资源承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就业需求、产业发展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同时巩固脱贫成果还需持续发力,在部分地区产业发展上,持续稳定支撑脱贫攻坚成果方面还需持续加强。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回避存在的困难、存在的薄弱环节,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扭住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下一步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始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攻克坚中之坚。现在脱贫攻坚任务对于曲靖来说,真正的攻坚、真正的克难,是会泽、宣威两个县市的脱贫攻坚任务。因此,曲靖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月一调度工作制度,推动脱贫攻坚资金、重大工程项目、扶贫政策举措进一步向会泽、宣威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也就是说,举全市之力、形成全市合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宣威今年如期按质按量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确保会泽县今年全面完成摘帽“硬件”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为明年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严格对照新的贫困退出机制,深入开展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保障“四个专项行动”,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最大限度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在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10月底全面解决贫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全面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统筹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同时,针对用工需求,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就业技能;通过在安置区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鼓励吸引各类企业到安置区投资兴业,让易地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确保每一户搬迁户至少实现1人以上转移就业,为搬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根本性支撑。
四是切实加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按照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项目的系统规划、项目的系统推进是推进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的关键。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强规范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有关要求,我们以规范建设统领项目建设,通过完善县级脱贫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管理,为“六清”与“六定”相匹配等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政策措施“一刀切”、工作一般化等突出问题。
五是综合施策巩固脱贫成效。曲靖已有3个县实现脱贫摘帽,非贫困县不少贫困群众也实现了脱贫,但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加强返贫监测,及时开展“回头看”,多措并举防止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同时,积极推进已脱贫地区产业发展,为巩固脱贫成果奠定稳定的收入基础。
六是全面提升干部群众合力攻坚精气神。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业,需要各级干部群众拿出持之以恒的精气神,推进脱贫攻坚深入持续开展,我们持续开展“五面红旗村”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三联三争”利益连接机制的促进带动作用,以及“爱心超市”对内生动力的激发作用,全面激发全市脱贫攻坚领域内生动力。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基层减负年的要求,坚决整治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让基层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抓落实促攻坚。同时,还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推动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担当作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主持人:教育是曲靖市一张非常闪亮的名片,曲靖做出了建设区域教育中心的部署,那么请问一下,这方面进展如何?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
市长:大家知道曲靖人口众多,那么教育对于曲靖就有特殊重要意义。曲靖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区域教育中心的部署,紧紧围绕现代教育强市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基础、提品质、筑品牌,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事业呈现出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通过几年的努力,区域教育中心建设主要取得三个方面的显著成果:一是高中教育已成为曲靖的靓丽名片。充分发挥曲靖一中、曲靖二中、会泽高中等品牌优势,积极推进学联体建设,一级普通高(完)中增至24所,有力地带动了全市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全市高考的上线率达到99.7%,比上一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一本上线率达到了20.39%,高分段人数占到全省的22.54%,可以这样说,“曲靖教育”的影响力在不断巩固、也在不断扩大,曲靖教育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二是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4所,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11.5万人,特别是麒麟职教集团,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6万人,规模在全省是比较大的、起步也是比较早的。我们通过“前校后厂”“订单培养”等有效办学模式,探索出了具有曲靖特色的产教融合发展职业教育路子,为推进职业教育、推进产业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义务教育不断均衡。我们累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45万个,全面化解“超大班额”突出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1.46%,7个县(区)被列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还有2个县(市)也正在评估中,有望今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积极努力推进均衡教育向均衡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曲靖市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既总结我们多年来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同时也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方的好经验、好理念、好做法,特别是近几年有关州市加大推进教育发展力度,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教育的紧迫感,千万不能自满松懈,不断努力解决曲靖教育发展中的短板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一是要加快补齐学前教育短板。针对当前曲靖学前教育“小、散、弱”现状,加快实施“一村一幼”工程建设,到2020年,努力确保每个乡镇(街道)建有1所公办标准化中心幼儿园,每个行政村(社区)以及人口集中的自然村,建有一所普惠性幼儿园,实现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75%以上。
二是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现在曲靖城乡义务教育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农村的义务教育还有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针对中小学“大班额”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到2020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
三是要提升普通高中品牌辐射能力。我们聚焦曲靖一中、曲靖二中等品牌资源,加快推进曲靖一中新校区和各县(市、区)一中标准化建设,也就是要把曲靖一中、曲靖二中等办学成绩突出、经验丰富学校的好经验、好做法,向全市高中推广,同时也要发挥品牌学校辐射、帮扶、传带作用,进一步全面提升全市高中教育水平,力争创建1—2个教育集团,到2020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普通高中优质学校面达70%以上。
四是要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理顺中职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中职招生改革措施,加强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创建专业化、开放化、示范性的公共实训基地,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和校区合作,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发展。
五是积极提升高等教育水平。高等教育是曲靖的短板,我们现有本科院校就是曲靖师范学院,专科院校有曲靖医专、曲靖工业技师学院,整个高等教育跟曲靖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是不相符的,也与曲靖经济社会发展是不相匹配的。因此,曲靖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高等教育,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建设,今年刚刚批复的曲靖职业技术学院,要确保8月底9月初实现建成招生;加快推进曲靖医专新校区建设,为曲靖医专专升本打牢基础;积极支持曲靖师院申建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开放的姿态吸引国内院校到曲靖设立分校,推进曲靖高等教育跨越发展。
曲靖日报记者 张艳 严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