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时代 笔吐珠玑
——记坚守信念的老党员吴沛民(下)
本报记者 张鹏举
有人问吴沛民:“这个年纪了为什么还这么认真?”吴沛民这样回答:“人可以老去,而艺术常青。我还没有离开时代、没有离开生活、没有离开群众,我要坚持把曲靖的戏剧发展下去,尽最大努力发光发热。”
“他从事了一辈子的戏曲研究工作,说明白了滇剧的起源在曲靖,说明白了戏剧的根在群众。”有人这样总结吴沛民的贡献。《吴沛民论文集》的出版,全面回顾了他的学术成果,回顾了他对戏剧的研究。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吴沛民就投身革命文艺工作。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直从事戏曲实践和理论研究,他的戏剧类论文也是曲靖地方戏曲史论研究的奠基之作。记者见到他时,吴沛民正在跟青年艺术家和戏曲爱好者交流,“戏曲研究不仅要阳春白雪还要下里巴人,是鲜活的学问,实践是戏曲研究最重要的品格,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据吴沛民回忆:“以前田汉先生到曲靖公演,演员们很自然很朴素,所有的语言都在戏剧语言中,戏曲艺术很自然地融入曲靖,自己追随田汉先生的脚步,观摩了很多场次,从那时候就对戏剧有了不解之缘。”随后,吴沛民走了很多地方,和各剧种、各剧团的从业者交朋友,和观众交朋友。“戏曲要跟广大观众一起欣赏,看的时候要进行对比,要去感受、去发现,只有广大观众喜欢的才是被历史选择的。”
“滇剧,特别是曲靖的滇剧,是百年的文化积淀,是无数先辈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曲靖的骄傲。在这样一门学问的道路上,想一辈子走下去的话,必须要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特殊的情怀,是无法坚持一辈子的。”吴沛民说,数十年社会风云变幻,曲靖戏剧和戏曲理论事业几经坎坷,而他却几十年如一日地贡献着精力和才华,身教重于言教。他认为,支撑他们的就是对戏剧的无限忠诚和钟爱。
吴沛民一生为弘扬曲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的努力,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滇剧人民性的论述。“人民性这个词最早是苏联理论家提出来的,曲靖滇剧戏曲具有深厚的人民性,无论在什么社会环境下,人民群众对戏曲的喜爱就能保护发展戏剧,结合具体作品不断对戏曲的人民性作出新论述。”在戏曲改编过程中,吴沛民还提出要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方言,运用地方口语,这样的戏上演,才受观众欢迎。
吴沛民把曲靖地区的戏曲理论研究纳入学术规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使戏曲研究更具历史和哲学的思辩性。他坚持在历史的范畴评价戏曲人物,强调戏曲要给观众以美感享受,强调戏曲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戏曲的活力来自人民群众。西方有重英雄主义的传统,夸大个人价值,王国维以这个价值标准来衡量中国戏曲,对《赵氏孤儿》的评价很高,但吴沛民却以历史唯物观看待,把个人价值置于整个历史长河中,不仅肯定剧中个人,还把剧中八位人物性格在剧中一一放大,展示出来。
现在,这位清瘦、矍铄的老人喜欢给晚辈赠书,不仅签上名字,还要写上一两句知心话,手书简洁、有力。上了年纪以后,老人的心仍然跟各剧种、各剧团的从业者和爱好者相通,“有人说戏曲要消亡了,唱衰戏曲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越要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创作中心,在群众中唤醒艺术家,在人民中挖掘文艺原矿,用艺术勾勒出新时代最美好的戏剧人物,讴歌奋斗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