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下来,土地租金8000元,两口子务工收入5万元左右,卖万寿菊2万元左右,年底村集体还有股金分红,盘算下收入还是可以!”曲靖市马龙区月望乡月望村刮骨梁子,正在销售万寿菊的李桂娥盘算着一年的收入,心里美滋滋的。近年来,曲靖市紧扣脱贫目标,以产业为主导,创新实施土地流转拿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 、入股分红获股金、发展产业得现金的“四金”模式,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尤其是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有成效。
产业支撑 脱贫有路可走
作为曲靖“麒沾马”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极,马龙区近年来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声名鹊起。当下,马龙菌子飘香,瓜果满园,走进马龙区,如同走进一个百果园、百花园,马龙盛产的“歪苹果”红艳艳缀满枝头,陆续成熟上市;马龙大庄孕育的佳沃精品蓝莓,让人垂涎欲滴;马龙培育的各种鲜切花四季常开,玫瑰、康乃馨等芬芳绚丽。
得天独厚的区位与气候,使马龙高原特色农业大有作为。马龙党委政府及农业部门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依托丰富的土地、水资源,便捷的交通,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苹果、蓝莓、蔬菜、鲜切花、畜禽等特色产业,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探索出一条靠土地脱贫、靠土地致富的产业扶贫之路。
月望乡以产业强乡、农业稳乡、生态美乡、旅游活乡为主导,脱贫攻坚为契机,不断壮大扶贫产业项目发展,先后引进了龙腾、博宏、爱泊、爱必达、海盛、琛丰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16家,总投资达6.8亿元,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集体经济,户户有脱贫门路”的目标。
如今的马龙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产业脱贫,是富民根本之策,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月望乡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路径。以苹果产业为切入点,引进云南爱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月望下营和通泉大龙井、小寨集中连片流转土地6600亩,高标准发展有机苹果种植。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将土地经营权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集零为整,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土地增值群众获“租金”;引导企业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到基地务工,务工就业赚“薪金”;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推行股份合作分“股金”;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价,解决农户销售难的后顾之忧,实行订单生产,保底收购得“底金”。目前,爱泊在下营村的产业园区就带动300多户农户从事苹果种植,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每年吸纳60多名群众就近入园务工,务工群众年人均增收达1.5万元以上。
“土地流转费一年有800元,我在苹果园打工,每天收入有60元,这样做比土地撂荒强。而且还可以每天都回家,做做家务,比较方便。”在果园内务工的46岁贫困群众陈远珍说。
在月望社区现代化鲜切花产业园,种植大棚整齐排列,花农们正忙着施肥、剪枝。据介绍,当地鲜切花产业采取“党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业主带领一定数量贫困户组建,每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入股,参与种植获得收益,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目前,月望全乡已建成脱贫产业园26个,通过租赁土地、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完成土地流转4.64万亩,带动贫困户426户,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
带贫奖补 助力脱贫增收
据曲靖市农业农村局有关领导介绍,近年来,曲靖立足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实施不同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最终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摘帽。诸如马龙区农民“四金”脱贫模式,也在曲靖其他县市区渐渐推行,在会泽、宣威、富源等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接地气的特色产业,助力攻坚脱贫工作。
此外,曲靖在全省率先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奖补机制,市财政从2018年至2020年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劳务用工、合同订单、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扶持政策导向,激励了经营主体加大投入。目前探索出罗平芭蕉箐“一窝蜂”、会泽万户欢“1+2+3+N”等模式,引领全市农业生产快速向规模化、绿色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转型升级。截止目前,曲靖全市经济作物50亩以上规模81.3万亩,规模养殖场2219个,经济作物、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分别达34%、46%,比上年分别提高8个、2个百分点,适度规模经营助推产业化全链条发展,有效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附加值稳步提高,助力群众脱贫增收。
今年上半年,曲靖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奖补激励政策为重要切入点和突破点,全市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1.4亿元,兑付新型经营主体带贫奖补资金1971.1万元,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4.98万户54.3万人增收脱贫,占建档立卡贫困总人口的87.5%。
曲靖日报记者 严帅 通讯员 蒋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