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087|回复: 0

高校“跑腿族”引发争议 被批是高等教育悲哀

[复制链接]
UID3

经验:
2683 点

金币:
1895 枚

主题:
251

我的勋章

元老勋章公民勋章贵宾VIP

梵高先生 发表于 2010-5-26 12: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01.jpg
 大学校园出现“跑腿族”引争议 专为有钱同学跑腿 每月收入约500元
  随着越来越多大学生宅男、宅女的出现,各大高校内出现一个特殊团队“跑腿族”。他们主要由家境贫寒的大学生组成,专门为“偷懒”的同学跑腿拿外卖、领包裹、送东西,收入每月在500元左右。
  “跑腿族”的出现,立即引起争议。一些人很赞成,认为这也是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另一些人反对,认为这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跑腿族”月收入500元
  下沙某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大二学生张彤,是“跑腿族”之一。
  “很多同学不愿出门,愿意出钱找人买外卖,我们又缺钱,当然接生意了。”张彤说,他家境贫困,为帮助家里缓解负担,他专门为一些有钱的同学跑腿。
  “我送一份外卖能拿1元钱,生意好的时候会赚很多。上周六,我总共送了40多份外卖,一天下来就赚了40多元,比别人兼职赚得多。”张彤笑着说,“粗略算算,我一个月能赚500块钱!”对于花费不多的张彤来说,这基本上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
  很多跑腿学生身体累垮了
  事实上,像张彤这样的贫困“跑腿族”不是个例,下沙大学城各大高校都有这样的身影。
  “我帮同学拿网购产品,每拿一件产品收费1元。”“跑腿族”大二学生李孟说,自己专门为宅男、宅女收取包裹,最好时候一天赚30元。
  李孟说,自己认识的“跑腿”大学生就有20多人,在下沙高教区内从事跑腿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同学们都叫他们“跑腿族”。
  浙江丽水的梁薇从小家境贫寒,身体很差,但为帮家里分担负担,梁薇每天中午顶着烈日跑腿。“每次给别人买饭,自己就没时间吃饭,中暑的次数我都不记得了。”梁薇说,从事跑腿族1年来,最怕夏天和冬天,特别难熬。
  而李孟说,有一部分大学生甚至晚上也不休息,穿梭在高沙商业区的网吧里,为小餐饮店送外卖。“很辛苦,很多人身体都垮掉了。”
  挨骂成常事,还会被扣工钱
  在“跑腿族”里流传着一句话:“学历高不代表身份高,做生意看脸色”。
  李孟说,虽然是同学,但也常会碰见不讲理的人。
  “有时中午吃饭人多,我们的外卖送的晚,会被同学骂。”张彤说,对他们来说被同学批评已是家常便饭。“安慰下自己,毕竟是赚别人的钱嘛,看脸色也正常。”
  对于,一些付钱的大学生认为很正常。“我付钱给这些同学,就是需要他们及时的送饭,如果他们迟了,那也耽误我的时间。”大学生马明辉认为,自己付钱了,跑腿的大学生当然要满足要求,否则将视情况扣工费。
  浙江传媒学院的陈华辉就遇到过扣工费的事,“有一次我送外卖送晚了,一个学长就以饭冷了为由,只给我5毛钱。”
  纵深
  高校“跑腿族”引争议
  高校内“跑腿族”的出现,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
  很多大学生认为,“跑腿族”的兴起是个好事。某大学大四学生刘庆宇说:“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一方面,跑腿族方便了部分大学生;另一方面,贫困生也在锻炼自己同时获取收益。”
  对此,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李灵格则提出反对意见,李灵格认为,该现象虽然根源动力不在学校,而是由于社会经济市场发展所导致,但做为高等教育的地方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反思。
  “虽然大学生不可避免社会的影响,但高等教育体现的是对知识分子的公平公等,如此一来,高校大学生贫富差距进一步体现,对大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李灵格教授表示,学校应正面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浙江财经学院经济学教授金戈分析:“虽然这样的行为是市场行为,从市场经济意义上来说各取所需,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学校不合适。”他认为,在校园里形成学生雇员关系是严重错误的,使得学生关系不对等,高校必需及时进行教育甚至制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曲靖论坛 ( 滇ICP备12002555号 )|网站地图滇公网安备53032402000512号 本站已运行

GMT+8, 2024-6-24 20: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