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敦煌的巨幅刺绣在大英博物馆修复中会面临哪些问题与新的发现?
大英博物馆“斯坦因密室”内藏有一件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巨幅刺绣《释迦牟尼灵鹫山说法图》(国内专家称应为《凉州瑞像图》)。近期大英博物馆正在重新评估它目前的状况,做一些必要的修复,并将修复过程制作成视频“修复‘灵鹫山’”(Conserving Vulture Peak),每周播出。
在第十集中,修复师们需要起将修复好的刺绣缝合固定在展示板上。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陆续编译每集视频,展现难得一见的文物修复过程。本文文首的视频为第十集。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这一唐代巨幅刺绣是英籍匈牙利探险家与学者斯坦因盗买带出中国,于1919年入藏大英博物馆。
如今,修复师们完成了刺绣背面的修复工作,且已经把作品翻转过来了,需要做的是将这件刺绣缝合固定在展示板上。
此前的修复是依靠成千上万的针脚来将作品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但是现在的固定会有些不同。修复师们需要在刺绣表面铺上一层薄薄的网状覆盖物,然后通过这张网在支撑板上缝制,所以不必像早期修复时那样用到那么多缝针了。
尼龙网
修复师使用一种尼龙网作为覆盖层,它非常柔软,不会造成摩擦损伤,同时它又非常的牢固,它能够提供文物在竖直展出时所需要的强度。修复师将这层网铺在刺绣上后,从作品的中间部分开始,然后逐渐把网从中间慢慢铺展开来,一直到两边。
在确定保护网位置之前,修复师们使用这种非常光滑的纸来保护刺绣,以避免被网勾住。同时还要把它用图钉固定住以此来和刺绣对齐。图钉来固定尼龙网是因为它们不会在布料上留下任何小洞或者印记。
在缝制这一步,修复师们会用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缝线。修复师Hannah表示,“这种质量非常好的丝线相当地牢固,但也不会太牢固,如果比较紧的力作用于这种丝线上,这些丝线就会自己断掉,所以这样也不会对文物本身造成破坏。所以在缝制文物纺织品时,这被认为是一种更安全的纤维。”
修复师们使用这种辫状的形式来进行分批染色,这样能确保线不会在染缸里胡乱纠缠在一起,导致最后形成一个大结。
修复师Hannah表示,上述提到的缝线只会在一些真正需要接触到刺绣本身的地方使用,大部分时候会使用一种聚酯材料的缝线。这种聚酯材料的缝线会更牢固一点,在不需要直接接触到刺绣作品本身的边缘和展示板部分会用到。由于这不会直接接触文物本身,所以也就不存在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到文物的风险。
聚酯材料的线(左)呈现出编织的形式,修复师们要做的就是从编织好的布料中抽出其中的一根线,这根线就是缝线。
这两种缝线的共同好处是它们都非常纤细,所以在一定的距离下你是看不到它们的,你只有在靠的很近的时候才能看清这些缝线。
修复师们要对中部佛像以及边缘的破损部分进行缝制。在缝制时,需要确保保护网不会出现任何不平整的波纹,它在刺绣表面必须是严密的。Hannah说:“如果出现了波纹的话我们会想办法消除它,并且用针把它固定住。最后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网的四周边缘部分和板子缝在一起。”
桥板
随后,修复师们制作了能够横跨桌面宽度的桥板。这些桥板非常有用,因为它可以使修复师触及到刺绣中部。
弯曲的针
当修复师把线穿过针时用的是弯曲的针。因为纺织品是平放的,修复师不能像在做衣服时那样弯曲纺织品。所以弯曲的针意味着当修复师在缝制的时候,不需要移动纺织品。同时,在线的末端连接着一个小纸球是用来标记已经缝制完成的部分。
等任务结束后,修复师会回过头把这些小球剪掉
到目前为止,修复师们已经在缝制上花了超过20个小时了。Hannah认为这部分还需要两人一起再花费一周半的时间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