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通科研成果“最后一公里”,政企研合作常州模式受肯定

[复制链接]
资讯小白 发表于 2017-5-20 07: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5月18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在江苏常州开幕。从现场获悉,包括联想控股新材料创新大厦项目在内的4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常州市委书记费高云致辞称,常州将围绕十大产业链2.0版本,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常州模式”,铺平科技创业的“最先一公里”,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常州制造”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响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会上称赞了常州的这一努力,“工程科学一定要与企业结合,理论和办法先进性最终的检验就是落实到企业中去。把科研成果带到企业转化,江苏常州做的比较好。”
  2013年,立足于国家发改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对常州的定位——建设全国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常州迅速推出了本土“十大产业链”建设的方案。
  这“十大产业链”是:包括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农机和工程机械、太阳能光伏、碳材料、新医药、新光源、通用航空、智能电网、智能数控和机器人产业链等(简称“三车四新三智能”)。
  4年过去,常州十大产业链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已达34.3%。为顺应产业智能化等方向,常州如今又推出十大产业链2.0版本,从“三车四新三智能”调整为“五新三高两智能”,也即“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及生物技术、新能源、航空装备、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参观当天的创新成果展时,常州市市长丁纯表示,“智能制造”相关产业将是常州今后发展和着力的重点。
  “作为地级市,我们不过多地讨论理论内容,而是更多地关注如何利用智能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丁纯说,将技术与应用紧密结合,推动创新团队与资本市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始于2006年的先进制造成果展览洽谈会,旨在铺平科技创业的“最先一公里”,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校三方共同参与的平台。
  而所谓产学研合作“常州模式”,即在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将企业需求与学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深度对接起来,实现从研究到工业的更高效转化。
  这一成果转化的典型,便是承担着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性能碳纤维重点项目的中简科技公司。
  碳纤维是一种重量轻但强度高的物质,雷达检测不到,是国防重要战略物资。
  2008年4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原碳纤维课题组组长杨永岗博士,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带着科研成果带领技术团队落户常州。之所以选择常州,“是常州市委、市政府的真诚打动了我。”杨永岗对媒体表示。
  杨永岗记得,他在2007年12月29日向常州相关部门递交了材料,仅仅3天后,第二年元旦当天早晨8点,一个陌生电话打到了杨永岗的电话上,原来是常州市领导在电话那头盛情相邀项目落户常州,并称已安排好后续对接事宜。

  如今,中简科技成为国内第一家以T700级碳纤维工程化为起点,以全系列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为发展目标的碳纤维厂家,更是国内第一家实现T700级碳纤维稳定产业化的厂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