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报刊亭   我的扶贫故事
返回列表
查看: 1435|回复: 0

我的扶贫故事

[复制链接]
经验:
0 点

金币:
9764 枚

主题:
9495

我的勋章
资讯小白 发表于 2016-11-8 09: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我的扶贫故事

曲靖电台 吕仙华(播音名:吕娜)

  我是曲靖电台交通广播的主持人吕娜,也是今年曲靖新闻出版广电局派驻在陆良县小百户镇北山村的扶贫队员,3月1日,我和6位同事来到了这个相对来说不是很偏僻的美丽山村。
  驻村第一天,一切充满了新奇、热情。晚饭时分,一阵孩子的嬉闹声吸引了我们,来到三个衣衫褴褛、头发脏乱、满脸污渍的孩子身边,大概是陌生人的原因吧,稍大的两个男孩敌意地看着我,最小的女孩天真的和我们搭话却没表述清楚任何事情。从村民和村委会人员的口中,我们获知:这三个6到10岁的孩子傍依着80岁的爷爷奶奶艰难地生活着。孩子的妈妈是老爷爷陈小毛的养女,生下老三后不久就离家出走了;爸爸也因在早年犯事儿入狱,至今没有出来;奶奶天生聋哑;爷爷体弱多病,一家人是在村委会和左邻右舍的帮衬下勉强度日的,能吃上顿饱饭就不错了。黑户的孩子太脏遭人嫌弃,没人愿意接近他们,更别说上学读书一类的事儿了。两个五保老人、三个懵懂的孩子,一家五口的遭遇牵动着我们的心,也成了我们正常帮扶工作之余最投入的一件事儿。
  入户家访,我们帮忙打扫卫生、收拾桌椅板凳;
  消除了戒心,孩子们愿意和我们接近,开始纠正打滚乱爬、脏手进食等恶习;
  取得了信任,奶奶开始关注孩子们的衣食卫生;
  看到了希望,爷爷也开始配合帮孩子办理落户、入学难题。
  历时三个月,我们奔波在陆良、曲靖的医院、诊所、计生部门、派出所之间,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障碍,我们拿着户口本来到这间逐渐亮堂起来的老屋,摸着崭新的户口本,看着三个围着我们笑得开心的孩子,爷爷奶奶笑了、哭了;我们哭了,笑了。这一家的扶贫才走出了第一步。开学前夕,驻村队长号召队友们集体凑了近2000块钱,为孩子们买了台灯、衣物、学习文具等,他们最需要的我们记下进城去买。这个家庭,已经和我们这个媒体扶贫团队紧紧连在一起了。
  从关注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到整个村的发展,北山的扶贫已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无论是坚持了10年的“爱心送考”,还是即时贴心的“你说我帮”;不管是温暖的“I在身边”,还是风雨无阻的支教、送水,曲靖广电“让爱动起来”的主题公益行动从来就没有停止,北山的扶贫只是一个延续。在今年的精准扶贫中,曲靖新闻出版广电局为北山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了1300元的生产补助物资,为村委会购置了30盏太阳能路灯,曲靖电台还为北山小学捐赠了近600本图书。30盏太阳能路灯结束了北山村晚上没有光亮的历史。9月1日,天很冷,晚饭过后,驻村队员和群众们纷纷来到大北山村民活动集中点,等待19:30分亮灯时刻。灯亮了,最开心的是跳广场舞的大姐们,领舞的骆大姐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以前从群众家里拉电线出来接灯,不安全,现在安全、环保还亮堂,看得那么清,哎呀,不行不行,我得回去换套好看的衣裳再来!”顿时,笑声和广场舞的歌声连声一片。这一线线温暖的光,照进了群众的心里,也照亮了媒体人责任担当的路······
  驻村扶贫工作是简单枯燥的,偶然间我发现村委会有一套闲置的广播设备,得到鼓励后,在驻村队长和队友们的协助下,一档名为“北山新农村、北山新生活”的广播节目开播了。介绍扶贫政策、美丽乡村生态家园建设、农田灌溉知识、关注农村妇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等内容相继播出,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点歌送祝福时段是最受欢迎的了,从村民到村干部、男女老少都喜欢,有一天晚上20:00多,一位叫平少龙的小同学跑到楼底下拦住我说:“阿姨,阿姨,能不能播一首筷子兄弟的《父亲》和周杰伦的《青花瓷》送给我爸爸,他最喜欢这两首歌了,我爸妈在县城粉刷厂打工,每天很晚才回来,你一定要在晚上放啊!”“可以、可以,没问题”, 我笑着满口答应了。看着眼前这个懂事的孩子,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温暖和感动。那晚,平少龙的爸妈听到了他的祝福。中秋放假期间,还有两位母亲带着孩子到村委会找我,说希望孩子跟着我学主持节目呢。我想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是驻村扶贫队员们被需要、被接收的价值所在。
  还记得故事开头的那三个可爱的孩子么,我有一个令人欣慰的片段要和大家分享:开学伊始,三个孩子已坐进了明亮的教室,开启了他们人生的第一课。在我们的辅导和影响下,他们也适应了群体学习生活。我记得小金金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叫陈金金,金色的金,家里有爷爷、奶奶、哥哥、吕阿姨、孙叔叔、郭叔叔他们······。”在金金的心里,我们早已成为了他们的家人。
  走过校园里高高飘扬的旗帜,我们暂时松了一口气,又开始了新的扶贫工作。我们深知,阶段性的任务迟早会结束,新的扶贫队员会接过我们手中的接力棒,我们的扶贫故事也终将延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收藏:16 | 帖子:4万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联系QQ:4783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