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半个世纪的会泽手工面

[复制链接]

掌上曲靖 发表于 2019-6-28 11: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传统的手工鸡蛋面细润软滑,富有质感,备受爱好美食的消费者青睐,在会泽,至今还保留着一家有历史的手工面条加工厂,整个生产车间就是一个揉面的面板,一台压面的机器。没有搅拌面粉的和面机,除了压面工序之外,整个工序都是全手工操作。先在面粉上打上鸡蛋,用手工揉和到相应的程度,再倒入料斗,由机器压成带状面块,反复碾压两次,再通过手摇梳理工序,梳理成面条,进行晾晒,把晒干的面条用面刀切成合适长度进行包装,这样就成了传统的鸡蛋面产品。

走过半个世纪的会泽手工面-1.jpg

走进这个面条加工厂,这是一个老四合院,黛青瓦、土坯墙、木梁柱、雕花木窗格,正房、侧厢、院墙围成一合天井,皆具会泽民居特色。就在这座古朴的四合院里,却有挂在木杆上的千丝万缕的金色面条,在通透的阳光下泛着金黄的色彩。

78岁的杨俊德老人久居在这个小院,老人是一位盲人,当打开面条厂的话匣子后,老人如数家珍地给我们讲述了他与面条的一些流年往事。老人15岁开始做面条,那时候用马拉磨,用人推磨。新中国成立前,私家作坊大多雇佣残疾人,做些摇机器、揉面等简单的体力活。新中国成立前,政府以公私合营的形式,把小县城里磨面、擀面小作坊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组建福利厂。工人有了出力的地方,可以挣到钱,那时,不算月薪,算计件工,磨十斤麦子的面可得5分钱,福利厂算是当时的面条厂。

走过半个世纪的会泽手工面-2.jpg

1953年成立粮食局,实行统购统销,面粉、面条都实行国营,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面条,供应给市民,加工面条的工序就交给福利厂的工人完成,用杨俊德老人的话说:“从粮食局仓库挑来的是麦子或者面粉,挑回去的就是面条。”粮食局付给加工费,当时如果没有这种土法加工的单位,粮食局还得把荞麦拉去昆明加工,再拉回来,中间环节的运输成本就增加了不少。如果在本地生产加工,就节约了很大一部分运输成本,同时也为城里的手工劳动者,特别是残疾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会泽福利厂先是借用寺庙作为加工场地,后来用赚来的钱购置了自己的厂房。1956年,搬迁至现在的丰乐街,厂房为一国民党军官的四合院,新中国成立前属于公产房。福利厂成立初,由县工商联管理,后来又移交手工业管理局。加工厂经营几年实现的利润一部分用来偿还公私合营时候私人带进来的生产资料成本,一部分积累起来作为发展规模的资金,剩下部分用来发工人工资。

走过半个世纪的会泽手工面-3.jpg

改革开放以后,福利厂一些有闯劲的年轻人开始“下海”。1983年,厂里通了电,剩下的人又做了十年左右。1993年以后,粮食局停止面粉供应,面条厂停止生产。1998年,生产用房由县政府下文划拨给福利厂,职工靠厂房出租作为生活来源,每人每月50元左右。至此,计划经济时代会泽面条生产的时代基本结束。

如今,走进这个普通的四合院,虽然少了福利厂当年热火朝天的情景,但会泽手工面条的工艺并没有被历史淹没。赵正华作为八十年代年轻人进入到面条厂工作,今年58岁,手工做面条已经34年。企业改制后下岗,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一家三口又把这厂房盘活,继续操起老本行,重新开始面条的生产经营,接手一些散户的来料加工,市民们自己带上土鸡蛋、面粉上门委托老人进行传统手工面条的加工,每公斤加工费1元钱。

走过半个世纪的会泽手工面-4.jpg

时代不断向前发展,传统的手工艺在沉淀,当谈到如何将传统手工面条生产工艺继续传承下去的时候,老人说:“下一代都不愿意干这赚不到钱的苦力活。”面对这即将失传的工艺,老人心里有些复杂……最后,只祝愿这个伴随着国家发展一路走来的面条厂后继有人,将这项传统的擀面工艺继续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美味、留下工艺。

郭胜美/文 徐汝枞/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