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八老 (资料图)。
从陆良县城出发,沿途高山大多遍布乱石,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土地石漠化程度严重。然而在距县城30公里处的龙海乡,道路两旁忽然出现满眼的郁郁葱葱,这就是被称为“花木山林场”的7400余亩林地。造林者,便是人称“陆良八老”的八位老人:王小苗、王家云、王德映、王家德、王家寿、王开和、王长取、王云方。
上世纪80年代初,八位正值壮年的汉子带头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喀斯特山区种树,此后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守护山林的重任。他们植树护林31年,建成7400亩林场,累计承包植树造林13.6万亩,最后又无偿捐献给集体。原本乱石嶙峋的荒山披上了新绿,当年的壮年都已白发苍苍。
如今,“陆良八老”只剩四人,王家寿、王小苗、王云方、王家云四位老人已相继过世。其余四位老人中,现年84岁的王德映老人身体还算硬朗,还能向我们讲述他们为之奉献了31年的那段绿色往事。
植树造林13万亩
说起上山种树的初衷,王德映说:“我们这个地方山太高,太冷了,种庄稼不成熟”,于是1980年,在造林“领头人”王小苗的召唤下,出于朋友、兄弟情谊,王德映等七人就欣然应允,加入了他的种树队伍,“我们下定决心去造林,给后辈人留点(福)享受。”
王德映清楚地记得,山石太硬,一锄头下去,没凿开坑,却与顽石相碰,一把新锄头挖不了几个坑就要报废,等把树种撒进去,又因为“山上的小鸟、老鼠过来祸害”,树种不翼而飞。之后,八人便探索新的种植方法,采用育苗移栽,大大提高了荒山造林的成功率。第二年育了苗,就发动全大队十个自然村的群众上山,在花木山造林3600多亩。这其中吃的苦,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他们自己能够体会。
王德映回忆道,当初大家连山洞里都住过。碰上冬天山上下雪,有时只能裹着一床单薄的被子,在寒冷中度过漫漫长夜,第二天一早爬起来又开始种树了。这段艰难的“培绿”之路,前后历时4年。到了1984年年中,占地7400余亩的林场,已经具备了雏形。
王小苗们在花木山林场造林成功,引起了其他大队的注意。周围许多乡镇,甚至临近的师宗县雄壁镇都闻讯赶来,邀请王小苗他们去帮忙造林。从1985年起,八人就把重点转向了对外承包工程造林。到1995年,10年间,王小苗等八人率营林队共营造各种工程林总面积达13.63万亩。经林业部门检查验收,造林质量全部合格。
精心护林数十年
光秃秃的贫瘠荒山变成了林海,但最艰难的管护工作才刚刚开始。八个人在花木山林场,一守就是数十年。
王德映一直记得,王小苗险些因为护林丢了命。那是1983年的一天,他和王小苗一同守山,三天水米未进。第三天中午,王小苗一屁股坐在一棵树下就睡了过去,王德映喊了半天都喊不醒。王德映见情况不妙,赶紧下山找来自家的小马车,将王小苗送进县医院。医生说王小苗没病,就是胃里没有食物而已。王小苗的老伴第二天牵了家里的一头老黄牛卖掉,才凑够了医药费。
每年春节前后,鞭炮炸得震天响,八位老人却最是紧张。“鞭炮、礼花最容易引起火灾,一点都不敢马虎”,王德映说。他们八个人的家离林场不过三四公里远,可有八个年头,他们是一起在山上过的年,2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打着地铺挤着睡。其余的年份,也是轮流守在山上。
造林时,因为林木验收合格政府会给补助,多少还有一点经费,但花木山林场是集体林场,几乎没有一分钱的管护费。八个人不仅没有报酬,还必须自己解决经费问题。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开展多种经营,自己种菜、养鸡、养兔、养猪、养蚕来补贴护林开支。
在八位老人不计个人得失的精心守护下,花木山林场建成36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这个季节,山上开满了野花,林子里还有斑鸠、兔子、野鸡呢!”王德映说起现在的林场,笑容满满。
“八老”精神代代传
为绿化荒山默默奉献了整整31个年头,2010年,因年老的原因,八位老人“退休”回家,并把一手建造的林场无偿交还给集体。虽然不在林场了,但老人们还是经常回林场看看,老人们只希望相关部门管护好山上的林木,“只要他们管好(林场),我们就放心了”,王德映说。
现在的花木山林场,一棵棵笔直的华山松即将长成参天大树,荒山变绿洲,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曾经的龙海乡一片荒山,没有花没有树,全部是光秃秃的石头山,30年后,在陆良八老的带领下,我们龙海乡森林覆盖率达48.3%,居全县第一。近年来,龙海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陆良八老的感召下,我们每年还组织义务植树绿化我们的家乡。”龙海乡党委副书记刘石斌介绍说。
在林场旁,新建的“花木山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里陈列着八老当年种树时使用的工具、穿破变样的草鞋,还有获得的荣誉证书等等,全市许多的单位和个人纷纷前来感受学习“八老”精神。据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来访人员已经超过20万人。
花木山林场护林员王石贵也表示:“八老培育了森林,让我们得到了实惠,他们传下来,我们要把它管理好。”
“山高水高,不如人的脚板高;天大地大,没有人的决心大”,八老常挂在嘴边的顺口溜,道出了他们的坚韧与毅力。正是这种坚韧与毅力,造就了植树造林13.6万亩的传奇,也成就了八老的“绿色”人生。“陆良八老”先后被授予“当代愚公”“中国最美老有所为人物”“全国十大责任公民”“云南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荣获“云岭绿化特别贡献奖”,荣登“中国好人榜”,绿化造林带头人王小苗被授予“云岭绿化楷模”荣誉称号。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许有一天,“陆良八老”获得的荣誉终将烟消云散,但他们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却是宝贵的生态遗产和永恒的精神财富。
(配文图片由陆良县记者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