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师宗五龙河畔一个个壮家村寨里,随处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这个院子里,抬着线圈的妇女围着木桩,按照所需布匹长度排放着经线;另一个院子里,几个妇女忙着用夹板把五彩缤纷的经线理顺拉平;房屋里,坐在织布机前的妇女不紧不慢地用梭子织布,经线在传统古老的织布机上来回穿梭,织机“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一寸一寸的,一块花纹独特的壮家壮锦展现在眼前。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世世代代居住在我国西南部的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南部分地区。壮锦是全国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说宋代有一名叫达尼妹的壮族姑娘,她看到蜘蛛网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异彩,从中得到启示,便用五光十色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精心纺织,从此就产生了瑰丽的壮锦。传统的壮锦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用于制作被面、褥面、背带心、背包、挂包、围裙等。
壮锦织机百年前就已经定型,再经过不断改变,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方便,但是效率颇低,人工成本极其昂贵。
曲靖日报记者 杨学荣 文/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