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大学时代参加过或长或短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前往农村或社区开展支教、支农、支医等活动。如果学生们真能踏踏实实完成各种社会实践,当然是一件好事。在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更好地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掌握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但从现实来看,一些大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他们带着走过场的心态参与社会实践,暴露了形式主义之风。在“变味”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
一是弄虚作假。曾有媒体报道,一些大学生因为贪玩、怕吃苦等原因,并未真的参加社会实践,而是到社区找人帮忙盖章,然后向学校交差。在某电商平台,代开社会实践报告、实习证明,已成一种热门业务。
二是走马观花。一些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时,没有将心思用在深入了解基层方面,而是用在了拍照、发朋友圈、观光、谈恋爱等方面。其结果是,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从“实践”中收获的干货却没多少。
三是功利化心态比较普遍。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对实践的内容不关心,报告、总结却写得十分漂亮。他们希望通过报告、总结获得荣誉,增加以后考研、求职时的胜算。
四是缺乏常识与技能。一些大学生根本没有教书育人的能力,却一窝蜂地跑到山区支教,除了混一段经历,于各方而言都弊大于利。前段时间在网络热传的那篇《叔叔阿姨,暑假请不要来我们这里支教了》,谈得未必全面,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大学生扎堆前往农村支教的弊端。
社会实践变形走样的表现,可能远不止这些。之所以社会实践会“变味”,根本原因还在于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他们要么对社会实践不关心、不“感冒”,要么将社会实践当成了公费旅游,要么参加社会实践纯粹是为了刷简历。
据我观察,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号召、出征仪式搞得轰轰烈烈,既有学校领导讲话,又有学生代表发言,热闹得很。可是,社会实践开展得如何,效果怎么样,学生们得到了什么,似乎无人关心。只重视表象,不重视实质,可能也是社会实践变味的重要诱因。在一些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似乎成了运动式的一阵风,而对社会实践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以及学生个体监督,都处于一团糨糊的状态。
在提倡个性发展的当下,一些学校在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同质化严重,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在结果考评方面,学校又缺乏科学的判定标准,过于倚重报告材料而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也误导了部分学生。他们不注重实践过程,而只注重成果展示、总结汇报与包装。
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回馈社会的重要方式,只有回到这个“起点”,才不会变味、走偏。而如何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的含金量,让大学生真正能深入其中,有所收获,不再为弄虚作假开证明而犯愁,需要有关各方都深入思考。
如果搞不清楚社会实践的真正含义,缺乏切实可行的行动策划、真实有效的过程管理,那么,不管去了多少人、到了多少地方,所谓的社会实践,都只会沦为一场场闹哄哄的“秀”。
(原标题为《 某些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何沦为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