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开始,今年第5号至第8号台风“组团”生成,西北太平洋进入台风活跃期。
第7号台风“洛克”和第8号台风成为今年影响我国的首个双台风,从7月22日起,它们“携手”直扑广东、海南,中国气象局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他们从生成到消亡的完整路径。
7月30日、7月31日,双台风“纳沙”“海棠”双双在福建沿海登陆。
台风“海棠”路径概率预报图。 来源:中央气象台官网
时值台风活跃期,上至国家防总,下至受台风影响的每一个人,都在关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台风预报。一旦有高强度台风预报,不仅要启动最高级别预警和应急响应,还要付出转移大量人员等高昂社会成本,因此气象部门的台风预报能力至关重要。
得益于十年前,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的成立,中国国家级台风预报业务发展步伐加快。1993年进入中国气象局工作至今的高栓柱参与、见证了我国台风预报能力的发展。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中心首席预报员高栓柱。 记者 刁凡超 图
他是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中心首席预报员,据他回忆,1993年,我国对台风预报预警能力只能达到48小时,误差较大。那时,有国外的研究机构提出,要用近十年的时间,把台风的预报误差提高到100公里左右,高栓柱与同事们那时还心存怀疑。
没想到,依靠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信息技术交流共享的增多,这种设想成为了可能。一群专业的“捕风人”推动我国的台风预报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24小时台风预报路径误差已在70公里内,从2012年至2016年,我国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连续五年小于美国、日本气象部门。
上世纪预报员手拓台风路径
走进台海中心的监控值班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整面墙大小的世界地图上标注了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面上生成的台风路径,这种展示形式持续了30年,“这是给来参观的人看的。”高拴柱笑着说。
预报中心内的台风“苗柏”云图动画。 记者 刁凡超 图
中央气象台台风网降水预报。
作为内蒙古人,高拴柱从小没有经历过台风。在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大学时学习气象学,那时气象学专业还没有台风分支。
1990年他读研究生后,师从当时专门研究热带气旋的专家、如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连寿。三年毕业后,高拴柱到了中央气象台工作。
“那时,中国气象局只有一个处级单位,我们在天气预报室,做天气预报。” 高拴柱说,当时他们什么都做,比如暴雨区的划分、范围、雨量大小……预报员们会点着灯,在桌子的透明玻璃板上用黑签字笔画出雨量,然后拓在有地图的白纸上,再通过通讯台扫描到机器上发动给省级气象台。”他一边比划一边说,那时,省级气象台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知道中央气象台的意见,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监测做出更具体的预报。
台风预报也同样如此。那时预报员通常把台风路径拓在一张纸上,写上实况预报,用传真发送给各个部门。
“当时有气象卫星,但没现在方便,半个小时左右出一张非常死的图,”高拴柱回忆说,十年前,无论是台风路径、登陆地点的预报,还是台风强度定强,我国都与美国、日本等台风预报业务发展较完善的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根据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评估,2006年,我国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为134.7公里,日本为110.8公里,美国为106.6公里。从预报时效看,2001年之前我国仅开展台风48小时预报业务;直到2009年,才正式增发台风96小时预报产品。
“(当时)我们对自己的台风预报产品受认可度不高。每当有台风生成并逼近我国,沿海各地预报员更愿意参考国外预报产品。”高拴柱表示,如今,数值模式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共享,预报员可以同时比对欧洲中心、美国、日本等多种数值模式,再凭借自己的气象学知识和多年经验,对台风做出最终预判。
“作为预报员,每次都想报准,是不可能的,但没有责任心,报不准的几率会更大。”高拴柱说,“预报员如果报不准,不用领导批评,自己就会两天睡不着觉,反复琢磨差错出在哪里。”
近日,高栓柱在接受采访时说,进入台风活跃期,台风与海洋中心的预报员们已进入高度紧张状态,“台风预警发出去,预报员通常就睡不着觉了,因为你不知道自己预报的怎么样,特别是对影响我国的台风的重大预警,即使自己已经下班了,预报员还会时刻盯着,看看台风到底在哪里登陆。”
台风预报能力已居世界先进水平
中央气象台台风网实况。
2007年3月21日,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正式成立,自此,我国国家级台风预报业务发展步伐加快。
从2012年至2016年,我国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连续五年小于美国、日本气象部门,目前,我国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在70公里内,台风预报能力已居世界先进水平。
“成绩单”上显示:2012年,我国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首次低于百公里,达到95公里;2013年,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达到82公里;2014年,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减小至78公里;2015年和2016年,这一数字突破70公里,分别为66.2公里和66.1公里,而2016年美国气象部门24小时台风路径误差为80.7公里,日本为77.4公里。
台风预报能力的提升,还体现在预报业务的不断拓展。中国气象局的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已将台风24小时警戒区扩展至整个南海海域;正式发布台风不同方位的大风圈分析产品;在台风登陆我国前6小时对其进行半小时定位;在台风登陆我国前12小时发布逐小时预报产品。
“我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两条台风的路径是一样的,你也不会发现某天的天气图拿出来画的两条线,是一样的。”在高拴柱看来,台风预报是需要皓首穷经钻研一辈子的工作,除了值班的时间,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台风与海洋中心的预报员们都在对以往的台风案例进行分析,寻找不合理的地方,找出自己的判断理由。
台海中心的监控值班室。 记者 刁凡超 图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句俗语对台风预报员来说有更清醒的认知,因为上至国家防总,下至受台风影响的每一个人,都在关注他们发布的台风预报。
作为预报员,高拴柱和同事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应对媒体。
每次在发布台风预报时他们都要研究台风的特点并且琢磨用什么样的定语进行表述,比如多少年一遇这样的说法。“许多人会想,台风不就是个大风大雨吗,我们把台风报出来就可以了,但实践中真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大家重视起来。”
“气象没有偷空的地方,只能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能多看,对每张图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欧洲报的(台风路径)是向北走,美国报的是向西走,我们报的是原地打转,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怎么用自己的知识判断?理论上每个模式都有自己的道理,要看你能不能琢磨出自己的道理,找不到说明你还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高拴柱说。
高拴柱认为,现在数字预报模式最好的是欧洲模式,他希望我们国家能在最好的数字预报模式上再提高一点,“不一定多,就一点点,至少是我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