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戏下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沾益区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群众新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
“送文化”变成“种文化”
实施千村万户文化惠民工程,解决农村文化“贫血症”,在农村培养一支不走的文艺队。
兴建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乡(镇、街道)文化活动室,建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美术馆,每年服务群众4万余人。打造实体书店27个,设置农家书屋133个,举办“书香沾益全民阅读”活动15场次。出版电影文学剧本集《赶马人之歌》,四幕话剧《风景》荣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大型剧本类铜奖”。
摄影诠释沾益自然风物、民族风情、社会事业建设等内容。“修复湿地礼赞70年”海峰湿地图片在《人民日报》头版刊载。顺利通过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检查验收。央视《水润东方》纪录片展示珠江源魅力,《味道云南》第二季展现沾益美食和人文风情。“文化民生”风生水起,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更广更深地惠及人民群众。
真情演绎沾益故事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玉林广场举行“文明曲靖乐满珠源——我们的节日·中秋”葫芦丝巴乌演奏会。发扬匠心精神,感受“非遗”魅力,让非遗在珠源大地“活起来、走出去、传得开”,开展“探秘苗族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动手体验非遗内涵,在炎方乡法洒土桥苗族村寻访苗族传统靛染加工工艺,打造一张文化名片。
讲好沾益故事,传播珠源历史文化。“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全国道德模范杜正云一家三代信守诺言守护小红军墓的感人事迹。1901年出生在沾益菱角乡卡郎村一个农民家庭的桂涛声从小受到多种文化的熏陶,1930年写了《在太行山上》一首歌,1938年周恩来亲自试唱,朱德把歌词随身携带,唱响武汉,唱响全国。八十余载后,穿越历史的时空,《在太行山上》已成为抗战文化的一个符号,积淀为一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五星示范村”评选活动,5个村(社区)评选为第一批“文明宜居示范”星,100户被评为“五星示范户”;开展诚信城市建设,评选“文明诚信经营示范户”12户;在43个贫困村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城乡唱响“中国梦”
宣传“中国梦”,让文化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举办“舞动新时代礼赞新中国”广场舞大赛。430名舞蹈爱好者组成19支代表队用集体舞、拉丁舞、民族舞展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中国梦”。
“劲往基层使,戏在基层唱。”把“中国梦”文化服务资源送到百姓身边。举办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歌曲大赛,11个乡(镇、街道)和133个村(社区)的60余支参赛队,用歌喉掀起了创建文明城市的高潮。
在创作元素上融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政策、乡村振兴和民族文化等内容,开展“精准扶贫·圆梦小康”文艺演出70余场,服务20余万人。
文化品牌激活力
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打造文化品牌,激发创新活力,助推精神文明建设。爨星音乐节在珠江源开唱,大咖齐聚珠江源;举办“珠江源之声”交响音乐会和本土歌曲大赛,夯实“珠江源之声”品牌;举办“读行沾益·人文之旅——文艺名家采风”活动,提升珠源文化影响力。
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挖掘、保护、传承地方民族手工刺绣文化,成立沾益区民韵绣品有限公司,在各乡(镇、街道)建立生产基地15个。公司有固定员工5人,绣工1000余名,实行“公司+基地+绣女”经营,网络+实体相结合,线上线下一条龙服务,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公司自创品牌,注册了“花乡绣韵”商标,成功推出了围巾、披肩、纯银绣花手镯、毛边鞋等系列产品,在昆明、大理、丽江等地设立直销点,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走进沾益,感受文化的魅力,感受文化的力量,感受文化的激情。”通过音乐艺术、文化传承、“文化沾益”等,把文化精粹送到了群众家门口,为群众带来一股“文化”清流。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施会鹏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