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玉菊)8月2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云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昭通、曲靖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行,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石松表示,70年艰苦奋斗,曲靖正迈入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的曲靖将继续把“绿色+”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1952年,生产总值9800万元,1994年、2011年、2018年分别突破100亿元、1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不论是展出的产品,还是数字的翻倍增长,云南省曲靖市70来巨变升级谱写出的新篇章。
产业巨变升级,喜提多个“一”
地处珠江源头第一市的曲靖,1952年曲靖地区生产总值仅为980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51元,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于1994年、2011年、2018年跨越突破100亿元、1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曲靖从一穷二白发展到全省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李石松介绍,经过70年的发展,曲靖农业生产从“靠天吃饭”向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全面转变,农业经济从“以粮为纲”向粮食、经作、畜牧、渔业多点并重转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曲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粮食、油料、蚕茧、肉类产量稳居云南省第一位,8个县(市、区)被列入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96个,宣威火腿、大河乌猪、富源魔芋、博浩生物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建成全国首家省级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官春云院士(油菜)等1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60.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位,是1952年的602倍。
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曲靖抢抓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机遇,围绕建设珠江源山水园林城市发展定位,加快推进麒沾马一体化建设发展步伐,沾益、马龙撤县设区,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初具雏形,曲靖还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入围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第87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曲靖进入“高铁时代”,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2018年铁路运营里程达629.7公里,公路总里程达3.2万公里,是建国初期的39倍。
绿色深入人心,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曲靖经历了从环境问题开始暴露、环境保护意识萌生到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重大转折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加强。李石松介绍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累计处置各类工业固体废物796万吨、修复受污染耕地3061.8亩,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5%,森林覆盖率达44.3%,县以上“两污”设施实现全覆盖,这是曲靖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污染治理力度最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多、取得成效最好的时期。
同时,曲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和保护任务,将“绿色+”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着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液态金属、军民融合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高原体育等六大重点产业发展,打好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着力发展康体养生、全域旅游、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汽车、绿色硅晶材料、水电铝材一体化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曲靖产业结构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延续的血脉和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曲靖市文化艺术创作日益繁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了《战斗在牛栏江上》《爨碑残梦》《阿诗玛的新族人》《我的珠江源》等一批优秀文化艺术精品。2018年末,曲靖共有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218处,总量占全省的8.2%;其中,有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406件(套)。2019年,曲靖再新增4个省级文保单位,浦在廷故居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师宗县省级非遗项目“绑神猴”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项目。推荐24名传承人申报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获初步通过。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跨越,李石松表示,曲靖将深入实施稳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规范提升、“大招商”、抓项目增投资、改善营商环境、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八大专项行动,努力开创曲靖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曲靖贡献。
孟志刚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