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

[复制链接]

曲靖警方 发表于 2018-9-21 20: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1.jpg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2.jpg

1984年10月,一个叫曾华芬的女孩怀揣着青春与梦想欢快地走进了马龙县公安局大院,看着陌生又忙碌的公安大院,心里想着要做一个抓坏人的警察,谁曾想,入警第一天就被安排坐在户政窗口平台工作,而这一坐就是34年,34年来,周围的同事换了几波,唯独她,守着自己的窗口,用与群众零距离的接触方式,践行着属于她的警察梦。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3.jpg

从手写户籍到轻点鼠标办户口,从用黑白胶片到用数码相机为群众照相办身份证,从简陋的三尺岗,到宽敞的便民服务大厅,她在户籍、出入境岗位上熬过多少个“春去冬来”。当皱纹爬上她的额头时,她老了,唯一不变的是对共产党员信念的坚守。

工作34年,她先后40余次获评先进,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优秀户籍员、敬业奉献模范、十佳窗口民警、十佳服务标兵、嘉奖、三等功等奖章奖状一大“堆”,在2017年荣膺“珠源铁警”荣誉称号,这些荣誉见证了她的成绩和领导、同事、群众对她工作的高度认可。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4.jpg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5.jpg

窗口岗位的“标杆”

曾华芬是窗口服务的“标杆”。34年里,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实干的工作作风、娴熟的业务能力、亲善的服务形象,成为全局民警向她看齐的“标杆”。她办理户籍45万余次、出入境业务10万余次,做到“零推诿”“零扯皮”“零投诉”“零差错”,她的岗位被局里定位为“党员示范岗”。

2017年,马龙居民戚某某在马来西亚旅游时溺水死亡。她半夜来到出入境业务平台,迅速用“加急通道”为戚某某的6名家属办理了前往马来西亚的护照,并通过“特事特办”,为户口在普洱的戚某某父亲办到了“护照”,受到戚某某全家的称赞。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6.jpg

为民排忧的“警花”

在岗位上,她时刻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对待群众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一天下午,曾华芬在下班途中,迎面遇见一对相互搀扶的老夫妇,男老人看她身穿警服,便向她咨询爱人季某英一直没有户口该如何办理身份证的事。原来,季某英已71岁,文化大革命时档案被销毁,成了没有户口的“黑人”。这些年她一直随丈夫在饮食服务公司生活,仅靠丈夫400元的退休工资维持生计,加之她身患重病,双目失明,老两口的生活陷入困境。了解这一情况后,曾华芬忙里忙外为老人奔波,不久便把季某英的《户口簿》办好,亲自送到她手中。当了45年“黑人”的季某英终于成为正式公民,那一刻,老两口激动得泪眼婆娑。

2006年12月,马龙警方收到了来自广州海丰鞋业有限公司马龙籍的31位员工寄来的三面锦旗和一封信,写的都是感谢马龙公安户籍室的内容。领导一问才知,原来多年来,曾华芬热情为马龙籍外出务工人员做了许多涉户籍的“好事”,避免了他们往返跑马龙办户口的开支。

这样的事在曾华芬的警旅中不胜枚举。她先后为民排忧解难5000余次,自己垫付邮费帮外出务工人员寄出证件500余份。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7.jpg

群众口中的“曾姐”

曾华芬的“窗口”业务涵盖治安管理及出入境管理,因业务量大,每天要接待几十位甚至上百位群众。仅2016年就审核“二代证”12000余证、户口准迁证400余证、印章刑刻600余证,办理民用爆炸物品审批手续3600余次、临时身份证2000证、户口迁回原籍200余人,提供户口查询16000余次、因私出国护照950证、大陆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450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256证。

她的岗前经常挤满群众,但她工作起来就像一团火,对前来办事的群众一张笑脸、耐心答疑、一丝不苟,即使到了下班时间,也坚持把等待群众的事情办完才走。有时电脑断电“黑屏”,至晚间网通了,她又来加班加点为群众办理,并及时告知当事人。

一次,马龙一女居民熊某因病变成植物人,不能到派出所照相办理“二代身份证”,也就无法办理“医保卡”。曾华芬“摊”上这事后,忙了好一阵子,才让省市公安户籍部门以“熊某以前的照片,请技术人员修改,采取‘特事特办’的办法”为熊某办了证。

在马龙许多群众眼中,曾华芬处处充满温情。“放管服”改革以来,她对残疾、老年人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将爱心献给特别需要关怀的群众。受她“恩惠”的不少人都习惯叫她“曾姐”,“曾姐”成为马龙公安的一张名片。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8.jpg

丈夫眼里的“贤妻”

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公而忘私的“贤妻”。每当群众需要找她办事时,她总是有求必应,即刻放下家务,跑到“窗口”替百姓办理。这举止,常常让丈夫担起家务事,当起炊事员。周末,丈夫还要当她加班的驾驶员。

父母患病,她顾不上照顾,在别人看来,这女儿不够孝顺。但当她拿回那么多的奖章、奖状时,父母打心里高兴,也为她感到骄傲。

一直以来,曾华芬心系敬老院孤鳏老人。每逢“三八”节等日子,都同单位姐妹到王家庄、月望、旧县、大庄、马鸣敬老院,给老人们送生活用品,帮老人洗被褥、扫房间、砍柴,嘘寒问暖。她常去的敬老院的老人们渐渐熟悉她,都说:曾公安比我的亲闺女还亲。这些举动,让丈夫打心里认可她是“贤妻”。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9.jpg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10.jpg

一个人的可贵在于他能全力以赴献身于一种美好的事业中。曾华芬就是这样的人,是一朵在公安基层窗口盛开了34年的铿锵玫瑰。

一个小小的窗口,承载了一位女民警34年的青春与梦想-11.jpg

编辑:恭伟冲

审核:杨卫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