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曲靖讯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
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
他,一个79岁的老人,一年四季骑着一张老式的永久牌自行车,奔波和穿梭在陆良县各个小学之间,一个折叠式架子,一个小煤油炉,一把勺子,就是他谋生的家当,风里来雨里去,为多少孩子送去了童年的欢笑。
他经常会在小学生放学的必经之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潜心地泼糖挥展“糖艺”。引来多少接孩子的父母和小学生驻足观望。
他以勺子当“笔”,糖汁当“墨”,在一块白色的大瓷砖上尽情挥撒风采,飞鸟走兽,古典人物,在他的勺下栩栩如生,勺子一提一抖一顿一拉,一个个鲜活的西游记人物,从远古向我们款款走来。
一双古铜色的手,一把勺子,一块瓷砖,就把岁月的沧桑和民间文化巧妙地融洽得入骨三分,勺下的金龙和凤凰唯妙唯肖,仿佛要飞起来了,不得不赞叹这个民间艺人的精堪手艺。其实勺下的糖画,已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只是通过勺子和糖汁来表达出来。笔者不由地想起老辈子说的一句话,高手在民间!
笔者同这个老人聊了一会儿,方得知他叫邵寿阳,系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枢街道大泼社区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从事糖画已有40多年了。笔者问他为什么喜欢这个不起眼且又不赚钱的营生呢?邵大爷动情地娓娓道来……
邵寿阳老人从小就喜欢上美术课,初中毕业,八十年代初期在昆明邂逅一个四川老人卖糖画,他每天蹲在面前,观望和体会糖画的奥秘,这个四川老人感觉奇怪,说道,小伙子,你不买我的糖画,每天蹲在这里影响我做生意,你究竟是什么意思?邵寿阳颤颤惊惊地说,我想跟你学糖画。四川老人年龄大了,也想把这门传承下去,就说,小伙子,你真的喜欢糖画?真的喜欢!邵寿阳就把四川老人从昆明领回到陆良大泼树的家中,侍为座上宾,老人也是手把手地教他。短短的十天时间,邵寿阳基本掌握了糖画的制作程序。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看到邵寿阳己可以独当一面,四川老人依依不舍地道别,临走前语重心长地说,寿阳,你悟性好!我老了,你要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已。是啊!十天时间,跟师傅只学到一点皮毛,真正要把糖画的精髓和图案的传神做到及致,那决非一朝一夕的事。
在四十多年的人生苦旅中,邵寿阳老人从没有放弃过对糖画的艺术追求,他既把糖画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又把糖画当作一生的热爱,闲遐之时,会揣摸糖画人物传神的一笔一画,通过多年的探索、沉淀和积累,他己达到一定的境界,《西游记》人物信手拣来,飞鸟走兽提勺就成。目前,他是陆良县唯一的一个从事和掌握糖画技艺的民间艺人,陆良县文化部门也在想办法邦他申报非遗和探讨如何传承。邵大爷有点叹息地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做这种不太赚钱的苦力活,尽管儿子和儿媳也学了一点,但没有静下心来,很难理解和掌握糖画的精髓和真谛,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这门技艺传承和发扬光大!
邵寿阳老人的糖画,不仅小学生喜欢,就连背在背兜子中的孩子都喜欢,一个过路的年轻女性,背着娃娃刚好路过,小孩哇哇哇地用小手指着,要拿糖画,邵大爷拿了一个糖葫芦给小孩,小孩的母亲急忙掏钱,邵大爷说,不用付钱,我的糖画就是成千上万的小学生成就了我,没有他们,我的糖画走不到今天,一语说出了他的心里话。是啊!“心中有善意,途中有天使”。那些天真灿烂的小学生,就是邵大爷心中的“天使”。
邵寿阳老人糖画的题材有《西游记》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等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
邵寿阳老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陆康冲
编辑:陈雪
都看到这儿了,该有感情关注了!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曲靖本地新闻 · 下载曲靖日报新闻客户端——掌上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