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影院看了电影《芳华》,我很久没有郑重其事地花几十块钱静静地坐下来去看一部电影。我对冯小刚导演的片子向来有好感,《芳华》是我看到的他的作品中最让我动情的电影。这部电影展现的生活就是我那个年代的生活——红领章、红帽徽,红色的海洋,红色的激情,还有男兵女兵的红色浪漫。
《芳华》是一部情感戏。部队文工团的男兵女兵在一起唱歌跳舞,在一起打闹嬉戏,是那样的开心。他们又一起上战场,结下生死之交,这样的经历一定会碰撞出爱的火花。可这样的爱被冯导给“扼杀”了,最后展现给观众的爱竟是如此心酸。艺术的包装和艺术的再现是对原汁原味生活的升华,没有艺术的提炼,生活会显得过于平淡。其实我们当年的生活就是在平平淡淡中度过的。我们部队没有文工团,我们这些基层的战士甚至都没有见过漂亮的文工团团员。但是,我们同样经历过激情浪漫,我们同样燃烧着青春火焰。
部队是男性的世界,可时间长了,这种单一的生活会显得沉闷,缺少浪漫。我最初参军的兴安岭大山沟原来是没有女兵的,不久分来了四个女兵。尽管她们两年后都调走了,但女兵们银铃般的歌声却留在了大山沟,也留在了我的心里。后来我调到了大城市的师级机关,这里女兵就多了,打字室、电话班、载波室、警通连,甚至招待所都有女兵。女兵带给部队的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到处都是甜美的欢歌,到处都是快乐的笑语。
电影《芳华》的男兵女兵情感故事,其实这种事在部队是比较少见的。部队有纪律,战士服役期间不允许在当地谈恋爱,更不允许在部队内部谈恋爱,除非在家乡找对象,这是可以的。我所在的这个师级机关,有一个清一色女兵组成的篮球队,在当地影响很大。有一年朝鲜平安北道女子篮球队来吉林访问,点名要和我们部队女篮打球。女兵是部队的一道风景,在地方也靓丽可爱。我住的“黑三角”楼里,住着三位打字室的女兵,我和她们在一个食堂吃饭,在一栋办公楼里上班,朝夕相处好几年。有一年五四青年节,政治部组织联欢,号召男兵女兵在一起跳舞,可大家都不好意思。当时我突然产生了想和打字室三位女兵跳舞的念头,但到活动结束我都没有勇气去约她们。不久,打字室的贾青青考学走了,剩下了黄波和王玲。1982年春节,黄波回老家探亲去了,那年春节,我和王玲还有几个没有回家的战友是在一起过的,那是我在部队过的最愉快的一个春节。王玲是从辽宁省阜新市入伍的,她是我们部队最漂亮的女兵,人文静,话不多,一般不笑,笑起来灿烂如花。
1985年,我来到云南的部队,王玲复员去了青岛市,后来几十年我们没有联系,其实,我和战友们都在找她。2011年1月,在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工作的黄波终于联系上了王玲。很快王玲给我打来电话,电话里带有点山东腔的王玲约我们几个战友到青岛聚会,我盼着这一天。这一年的年底,我接到黄波的电话,她告诉我王玲患脑出血住院了,她赶到青岛去看望王玲。黄波说王玲苏醒后,总是念叨几位战友的名字,说老冉在云南,这让我无比感动。我万万没有想到王玲会突然患病,而且是这样严重的疾病。我祈祷王玲早日康复。一个月后,我又接到了黄波的电话,她告诉我王玲去世了。我泪如雨下。王玲的爱人老张也给我打来了电话,他说王玲住院后时而清醒,时而沉睡,眼下的事她什么都记不得,就记得部队的事。开口说话就是松花江、雾凇、黑三角楼、打字室,还有她的战友们。老张说王玲平时很少说起部队的事,没想到她病重后反倒怀念起部队的生活,而且是那样的刻骨铭心。老张选择了一张王玲当年的戎装照,悬挂在追悼会的幕布上。照这张相片时王玲还不到20岁,老张要让最美的王玲最后展现在这个世界上。
看了电影《芳华》后的这些日子,王玲的音容笑貌总在我眼前出现,我经常会翻出影集看看我们当年的照片,回忆起往事。我怎么也想不通,断了音讯20多年,刚刚联系上王玲,我们战友还等着和她相会,她怎么就走了。痛哉!惜哉!
改革年代,相会江城,军旅生涯,战友情深。岁月如梭,青山不老,芳华记忆,永伴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