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也曾是被用来是宣传战争的工具,而在战后,许多导演也通过影像的方式对战争进行反思。即将在9月1日全国上映的《敦刻尔克》正是这样一部影片,克里斯托弗·诺兰从“太空”回到了“地球”,用独特的叙事结构重新演绎战争状态下人的恐惧。小编以盟军VS法西斯的形式,为你盘点各国艺术家对战争的思考,带你重回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噩梦。
盟军之英国篇:《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第十部长片,也是他野心最大的电影,这种野心不仅体现在故事上,也体现在手法上。诺兰面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选择尊重历史,拒绝用过度戏剧化的方式去表现,三条不同的时间线的故事来回拼贴是影片的独到之处,这种对时间的处理抓住了这桩历史事件的核心——时间。
在被压缩的时间里,表现出的是人在战争前的渺小,对于未知的恐惧。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厄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阴冷的海岸和潮湿的舰船是你唯一的“藏身”之地,战争可怖的一面并没有被放大,因为它本身就已经足够可怕。
盟军之英国篇:《桂河大桥》
提起英国的反战片,《桂河大桥》绝对是一部绕不开的电影,影片围绕被日军和英国战俘的故事展开。一个本来向往艺术日本军官,一个逃出战场的美国军人,一个坚持理性和自尊的英国军官,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立场在东南亚的战俘营里激烈碰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身份中挣扎,他们都是战争的提线木偶。
这部反战杰作当年摘得7座奥斯卡大奖,影片跳出了简单的正义与非正义视角,从人性的角度表现三位主角在身份对立外作为人的沟通,进而反衬战争对于个体本身就是荒诞的存在。结尾镜头一升,整个战场像沙盘一样展开,人类又开始新一轮的互相残杀,令人唏嘘。
盟军之美国篇:《细细的红线》
“哲学系”导演泰伦斯·马力克是一位擅长拍“闷片”的导演,哪怕是动静大如战争的题材在他手里依然如此,但你不可否认,《细细的红线》是反思战争最深沉的电影之一。绝大部分反战电影都是以个体的主观战争体验为入口,来实现对战争的批判,本片也是如此,片中的每个个体都有足够细致的内心刻画。
所以这部影片实际上是反战争片的,它依然延续了传统电影中宏大战争场面,但却给予观众完全相反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导演的立场所致,也可能是战争中最真实的最痛苦的一面。
盟军之美国篇:《硫磺岛的来信》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过许多战争题材电影,但这部是最独特的,它从美国人的角度拍摄了一部审视日本文化的影片。影片难能可贵的是走出了战胜或战败这样简单的结构,而是从文化根源上探寻日本战败的原因,再将其升华至人道主义角度进行批判,的确显示出了东木的境界。
相信看完这部电影,绝大部分观众对战争都会产生几乎生理性的抗拒。伊斯特伍德的另一部表现这场战争的影片是《父辈的旗帜》,这部影片完全是美国内部的文化、社会视角展开,两部影片一内一外都对战争进行了独到的解读。
盟军之美国篇:《辛德勒的名单》
这部影片虽然已经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但是在这里依然有必要提起,因为辛德勒,因为他的坚持。影片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黑白的影像带你重回史上最残酷的集中营,在一片黑暗之中去寻觅仅存的人性之光。辛德勒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善举超越了国籍的界限、顶住了时局的压力、恪守了最后的底线,这种底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证明,它的名字叫做人性。
战争和政治时常将人性摆弄在鼓掌之间,辛德勒某种程度上是幸运的,他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在时局中找到恪守灵魂的方式,而大多数人呢?
盟军之法国篇:《大幻影》
让·雷诺阿的这部传世名作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也是一部极其精彩的越狱电影。与榜单中的其他影片不同,本片是一部以一战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三名被俘法国飞行员与德军之间的故事。《大幻影》这一片名点透了人们对一战的印象,不知道为何会有这场战争,但这场战争却持续了四年之久。
影片中角色都对得起“军人”这两个字眼,无论敌我双方都保持着体面,甚至惺惺相惜,人性的伟大超越了敌我的对立。影片结尾,越狱的法国士兵跨过了德国国境线,追捕他们的德国军官说道:“别开枪,他们已经在瑞士境内了。”相信所有观众都为伟大的人性动容。
盟军之法国篇:《钢琴家》
犹太导演波兰斯基在战火中度过童年,他的这部影片就是一本浓缩的犹太人受难史。艾德里安·布洛迪饰演一位波兰犹太裔钢琴家,战争爆发后,全家被纳粹赶到专为犹太人建造的犹太区,他的家人都惨遭纳粹杀害,而他寄居在友人提供的避难处逃过一劫……影片中还有一位发现他的德国军官,但曼妙的钢琴声唤起了人性,在德国军官的帮助下,钢琴家终于熬到了战争结束。
作为犹太裔的导演,波兰斯基并没有过分夸张和宣泄自己的民族情绪,反而用极其克制、客观的镜头冷静的展现那段悲惨的历史,观众与钢琴家的视角保持一致,与他一道东多西藏,在残酷的环境里求生,体验战争之殇。
盟军之法国篇:《禁忌的游戏》
《禁忌的游戏》除了开场的戏份,几乎没有正面的战争镜头,影片从两个小孩的角度展示了战时的生活。孩子们从充满死亡和恐惧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唯一的游戏是用偷来的十字架为死去的动物树立墓碑,而这种游戏举动遭到了大人的责罚,孩子们留下纯真的眼泪。
影片中两位小演员的表演十分出色,一举一动尽显纯真,但在战争环境下这种纯真成为一件易碎品,折射出了世事的艰难,十字架的意象更凸显出宗教式的悲悯。
盟军之中国篇:《战争子午线》
孩子的视角往往最容易打动观众,许多表现战争残酷的影片经常采用这种角度。《战争子午线》就是讲述在战火中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的那一刻摸到的不是奶瓶而是步枪,在残酷的大环境下他们别无选择,一边想念母亲一边走向战场。
片中的几处神来之笔将影片的境界拉高,导演把现代的场景与战争时代的孩子并置在一个空间里,不仅表现了被战争摧残的这代孩子,也警醒观众珍惜今日手中来之不易的和平。
盟军之中国篇:《三毛从军记》
《三毛从军记》是国内抗战片中的异类,影片根据家喻户晓的同名漫画改编,也将漫画的特点融入到电影的叙事手法之中,将小人物的命运与大时代的乱局并置在一起,荒诞之中泛出的黑色幽默,超越了以往同类电影里的狭隘视野。
影片的视听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默片式的段落、超现实主义情节在片中比比皆是,导演张建亚用一种张扬的视听风格承载着时代和个体的疯狂,而在这背后是对战争和时代的冷眼观察。
盟军之波兰篇:《下水道》
《下水道》是波兰电影大师“战争三部曲”的第二部,影片聚焦波兰抵抗军在华沙起义失败后的故事,悬殊的军事差距迫使抵抗军只能躲入下水道来转移阵地,影片有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长是呈现抵抗军在下水道里的绝望,没有传统电影里的英雄主义,只有士兵的意志在极端的环境下被一点点消磨。这里没有激烈的战火,只有在无尽的黑暗中步履蹒跚。
瓦伊达用这样极端的故事还原了历史上悲壮的华沙起义,关于华沙起义的历史争议不是影片讨论的重点,而是尽可能还原出普通士兵的遭遇,从普通士兵的角度展现了战争中最残酷的一面。
盟军之丹麦篇:《地雷区》
二战时,德国用了几乎只用了四个小时就占领了丹麦,并在丹麦海岸埋下了大量地雷。二战后期德军溃败,丹麦军方迫使德国战俘成为活体地雷探测仪,几乎是用战俘的肉身排雷,而影片就是围绕十个年轻的德国战俘排雷的故事展开,战争中的受害者转在片中变为加害者。
这是一部丹麦德国合拍电影,两国电影人坦诚面对自己国家的历史错误。满是地雷的丹麦海岸让叙事充满惊悚和悬疑的色彩,每走一步都可能伴随着死神降临。本片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法西斯之意大利篇:《战火》
几乎是意大利战败的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些电影都是真实取景,许多演员也是非职业演员,精准捕捉到了被法西斯和战争蹂躏后,千疮百孔的意大利社会,而罗西里尼的《战火》便是这类影片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其实是分段式电影,用六个精彩的小故事展现解放前后的社会百态,导演关注小孩、士兵、妓女、教徒等等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的命运,朴实的镜头极具真实感。战争虽然行将结束,但它带来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
法西斯之意大利篇:《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是一部笑着讲悲剧的电影,这部电影不仅摘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也让世人认识了意大利“笑匠”罗伯托·贝尼尼。影片的叙事基本可以分为两段,前半段是典型的贝尼尼式闹剧喜剧,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让人艳羡,而后半段随着全家被送入集中营,影片基调骤变,而不变的是贝尼尼的的滑稽表演,但语境不同,这时人们只能感受到其中的凄凉和父爱的伟大。
或许相比别的反战电影,本片深沉不足,甚至略显浮夸,但精彩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以及一些细节依然让人为之动容。本片也征服了奥斯卡评委,摘得当年最佳外语片大奖。
法西斯之德国篇:《白丝带》
《白丝带》中的故事发生在一战前,讲述了一个德国小村庄里的诡异往事,各种恶性事件在小村子里上演,而幕后黑手居然是象征着纯洁善良的孩子。这样一部电影和二战有什么关系呢?影片结尾旁白讲道,一年之后一战爆发,而从时间上判断,正是在这种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成为纳粹意识形态滋生的肥沃土壤。
影片用一个完全前置的故事,让观众深深体验到是什么样的环境成为纳粹思想成长的温室,完美呈现出了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的天才构思,影片也获得了戛纳最高奖金棕榈大奖的肯定。
法西斯之德国篇:《我们的父辈》
严格来说这不是电影,而是一部三集的迷你剧,每集90分钟,讲述五个互为好友的年轻人在二战中的种种遭遇。影片用内部视角展现德国青年在战争年代的境遇,充分表现了个人在战争面前的渺小,无论是谁最后取得胜利,这份胜利的荣光并没有真的照耀到个体,他们只有牺牲和创伤,更何况德国是战败的那一方。
作为一部德国剧集,影片详实的描绘了那个年代国家集体式的疯狂,反思了造就这段历史背后的缘由,除此之外,本剧更多的笔墨花在人物的精细刻画上,让观众从心里上体会战争环境下人性的挣扎。
法西斯之德国篇:《浪潮》
这部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现代,但却是一部深刻的反思纳粹的电影。一位主讲“独裁统治”的中学老师在学生身上做了一场实验,在学生中间成立了名为“浪潮”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性是他们的准则,觉得新奇好玩的学生们乐在其中,却不想这种类似纳粹的机制发挥作用,最终造就无法挽回的悲剧。
我们大多数人总觉得历史很遥远,却没想到这种距离感会如此轻易被打破,纳粹的幽灵遇到合适的土壤会再次复活,导演用这样的故事警醒人们,我们与历史上的悲剧可能没有那么遥远。
法西斯之日本篇:《人间的条件》
日本左派导演也拍摄过不少反思战争的佳作。《人间的条件》是一部堪称史诗的反战电影,六部共长达九个半小时,影片讲述仲代达矢饰演的梶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但军国主义侵华后他被迫来到中国东北矿区做观察员,心中恪守的人道主义被军国主义踩在脚下,在苏联进军中国东北后,他不得不为了生存走上逃亡之路。
影片从日本内部视角,控诉了军国主义的残忍和反人类,甚至还正面描绘了中国矿工的顽强抵抗,故事的核心还是在展示人道主义化身的梶,是如何被时局毁灭的,进而达到批判战争的目的。
法西斯之日本篇:《野火》
《野火》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尾声的东南亚,日本战败已成定局,负伤的日本士兵田村成为累赘被部队抛弃,他与同他一样的伤病为了能够活下去,在东南亚的土地上苟延残喘,甚至上演了人吃人的惨剧。
影片中最出色的地方就是描绘极端环境下的人与人的关系,伤兵在行进时的姿态几乎与后来的僵尸片异曲同工,被战争璀璨的人身像一坨烂肉一样做出最后的挣扎,人性和道德早就决堤,战争把人变成了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