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海事局公务员崔某。截屏图
近日,武汉一公务员吃两年“空饷”的报道受到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多家媒体广泛关注。据湖北经视披露,武汉海事局公务员崔某吃空饷两年多,同时还在一家餐馆兼职取酬。
更蹊跷的是,在记者介入调查几天后,崔某火速提出辞职,武汉海事局也迅速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在崔某辞职走人后,该局才成立由纪检部门牵头的调查组。
崔某为何能以一纸病假条吃了两年多的空饷?
为何能一边吃着空饷又一边在外兼职取酬,却没有被单位发现?
为何在记者进入调查后又要匆匆辞职?
为何在崔某火速辞职后,武汉海事局才成立调查组调查此事?
这些都值得追问。
回溯事件经过,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个“病假”休得如此轻松。作为“病人”的崔某,一“病”就是两年多,这期间,所在单位认真了解过他的病情吗?
作为公务员的崔某,以“病”假在外堂而皇之兼职取酬,明显违反了《公务员法》“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的规定,而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所属单位难道没有听到一点风声?是确实没有听到,还是听到了却坐视不管?
作为党员的崔某,其行为明显与党规党纪不符,两年多的时间里,有没有人给他咬耳、扯袖、红脸、出汗?
早在2005年,国家就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清理“吃空饷”工作。十八大以来,对“吃空饷”的治理更是紧锣密鼓,从严问责。
2016年12月,人社部、中组部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布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严格界定“吃空饷”情形,严格人员日常管理,严格工资发放管理,严格离岗人员管理,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追究。
这样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整治的风声不可谓不紧,制度的刚性不可谓不强。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单位和部门的管理者又在如何作为呢?
有了刚性的制度,却得不到刚性的执行,制度就会沦为稻草人;有了强大的治理声势,顶风而上的人却迟迟不被追究,声势就会稀释成耳旁风。这应该是“吃空饷”屡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媒体曝光了问题,我们又不得不感叹,这个辞职来得如此“迅速”而“精准”。媒体不介入,就听任公务员吃空饷、搞兼职;媒体一介入,就迅速批准其辞职。如此“补救”措施,是正视问题还是回避问题?
武汉海事局在迅速批准崔某辞职后,才成立一个调查组,并表示,要对崔某病休期间的情况展开调查,一旦发现违规问题将严肃处理,绝不手软。
试想,崔某已经辞职,调查难度分明加重不少,如此调查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对一个已经辞职走掉了的人再进行“隔空打牛”式的处罚,诚意何在?
最新情况
3人被停职调查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武汉海事局迅速开展了初步调查核实:
崔志峰于2015年6月2日持医院诊断证明书、休息证明单办理了病休手续。病休期间,武汉海事局按规定扣发了相关津贴。2017年7月18日,崔志峰因身体原因提出书面辞职申请,武汉海事局批准了其辞职请求。
该事件发生后,长江海事局立即成立调查组进驻武汉海事局开展全面调查,并对涉及此事的长江海事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王家松、武汉海事局人事教育处处长王海青、武汉海事局分管人事工作的副局长崔德安等3人作出停职调查决定。
长江海事局表示,下一步将本着实事求是和全面客观的原则,对该事件深入开展调查,涉及的问题将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有关调查处理情况将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公开,并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原题为《湖北日报社评追问:崔志峰吃空饷岂能一“辞”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