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4200公里入疆,短短几个月,上海新一批援疆干部已领略到喀什的不同之处。
喀什地处南疆,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上海自2010年开始对口援助巴楚、叶城、泽普、莎车四县,人口众多,扶贫任务非常艰巨。
今年2月,新一批上海干部在这里接过了援疆的“接力棒”。两地文化环境、资源禀赋不同,经济条件和产业结构差异大,如何真正帮到点子上,成为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
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杨峥向记者感慨,喀什地区急需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却是上海近些年已基本淘汰掉的,直接转移产业有很大困难。
面对现实困境,上海援疆干部们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带有“上海烙印”的援疆之路,且在实践中被证明行之有效——他们用更精细化的管理水平,发展社会民生,站位价值链的更高层次,助力提升当地产业能级。
叶城县伊提木孔乡16村在人工挑拣、筛选核桃。 记者 周航 图
小核桃走向大产业
最新一季核桃丰收后,叶城县伊提木孔乡16村的村民们多了不少干劲。
叶城年产核桃12万吨,是远近知名的核桃之乡。但放在以前,村民们摘下核桃,或者自己在家里剥好,或者干脆直接送加工厂,效率不高,质量层次不齐,收入没有太大保障。
今年五月,实地探访,看到了和以往不同的一幕:几十个村民聚集在村委大院里,分成两片劳作,一边齐齐用机器剥核桃,另一边则是人工挑拣、筛选,动作熟练利落。
“以前在家里剥核桃,剥成什么样都有,还有用钳子的,”叶城某食品饮料公司总经理安家良回忆说,“前年有次送到月饼厂,还倒赔了好多钱,因为硌了人家牙。”
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得以成形,离不开上海援疆干部的巧功夫——他们和本地干部一道,寻求场地,联系企业提供剥核桃设备,组织村民集体劳作。干部们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经验,命名为“1+N+X”,即一家龙头企业从事深加工精加工,若干卫星工厂从事专业加工,较多农村合作社进行初加工和粗加工。
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管理的提升和产业链的完善。“以前碎的太多,现在像这种比较完整的多了,核桃价格能翻番。”安家良抓起一把核桃果仁向记者介绍说。
安家良所在的公司是叶城核桃业的龙头企业,近两年在上海援疆资金的扶持下,迅速完善了产业布局,开始生产核桃油、核桃蛋白粉等高端产品。
村民们也欢迎这种形式。当地基层干部透露,很多村民要干农活、照顾家庭,不愿意出门打工,现在可以就近灵活工作,积极性很高。
在伊提木孔乡16村,记者看到,参与核桃初加工的基本都是女性,每人每天收入约60元,工资当天结算。在她们身旁,孩子们满院子嬉闹,气氛显得很融洽。
上海援疆干部、叶城县委副书记胡广还向记者介绍,目前正在接洽一家以核桃青皮为原料生产染料的企业,如果成功落户,将进一步完善叶城的核桃产业链。
类似于核桃之于叶城,在整个喀什地区,农业都是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关乎其民生根本。上海除了参与构建产业链,也借助自身科技优势,助力喀什发展现代农业。
譬如,浦东新区和莎车县合作,标准化繁育优质种羊,建立高标准示范种植园,研发、培育适宜当地的种源。又如在泽普、莎车等地,示范养殖了1000多万尾的南美对白虾……
援疆干部们还帮助开拓了销售渠道。以巴楚县为例,上海援疆干部为当地“库克拜热瓜”取了新名“巴楚留香瓜”,并和阿里巴巴等多家电商合作,线上线下并进,迅速打响了品牌。“巴楚留香瓜”2016年仅在淘宝端就销售了10667箱,当地收购价较前两年上涨近1倍,参与农户增收3000-5000元不等。
6月18日,喀什月星上海城南疆环球港开业,这个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是上海最大的援疆项目之一。 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 供图
喀什也有了超级商场
上海对喀什的产业援助,不仅体现在农业上。事实上,来自上海的援疆资金几乎全方位参与了喀什各领域的发展。
杨峥介绍,上海援助喀什产业发展,坚持就业第一,具体路径上,则坚持多业并举,“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走访看到,上海对口援助的巴楚、叶城、泽普、莎车四县,在援疆资金支持下,都建起了标准厂房和卫星工厂,规模可观,并吸引了不少企业入驻,主要是纺织服装、轻工产品。
在叶城一家照明公司,34岁的艾素尔艾力·玉素甫告诉记者,他曾在上海打工,但没赚到什么钱,回来后进了现在的公司,刚来时装太阳能路灯,如今已做了两年班长,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多,每天有10元补助,还有奖金。他从一个农民工成长为了产业工人。
如果说“筑巢引凤”还是常规扶贫手段,属于基础性工作,另一些项目则更体现上海的“大手笔”和“高站位”。
就在前不久的6月18日,喀什月星上海城南疆环球港开业,这个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集酒店、购物、娱乐、餐饮等一体,是上海最大的援疆项目之一。当地人感慨,喀什也有了上海一样的大商场。
也是在今年,上海援疆干部引进下,一家名为“新跃”的上海物流企业在喀什设立了呼叫中心。这家公司自己不做物流,统一雇佣维吾尔族员工,发挥他们的热情,服务中小物流公司。上海对口支援新疆的产业项目,由制造业开始向服务业拓展。
又如品牌的合作。新疆当地一家名为金胡杨药业的公司,其制作的阿胶质量上乘,但是没名气,原来只能卖白菜价。在上海援疆干部搭线下,国企上海中药材有限公司对接金胡杨药业,定点加工“上海神象”阿胶,产量迅速翻番。
还有金融助力。在上海援疆干部推动下,喀什多家企业挂牌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有的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援疆干部试运作的国有融资担保公司风险代偿补贴资金,也助力解决四县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艾海提·赛麦提站在自己的鸽房前。 记者 周航 图
“要我建房”到”我要建房“
“我想不到能住到这么好的房子,不可能想到的。”56岁的农民艾海提·赛麦提站在自家的葡萄架下说。这是一套有新疆特色的“小别墅”,三室一厅,通水电,有暖气,带庭院、菜地和畜棚圈。
艾海提·赛麦提所在的莎车县托木吾斯塘乡吉格代艾热克8村6组,村名意为“长满沙枣树的渠沟”,近两年,这里一共建起了160余套这样的“安居富民房”。从规划到资金支持,上海援疆都给予了充分支持。
村第一书记法尔哈德向记者介绍,原本村民们都散住在周围几公里范围,老的土坯房,外面蒙着厚厚的黄土,难通水电,交通和生活不便,遇到地震甚至有坍塌风险。
现在,村民们都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子。艾海提·赛麦提的房子总造价5万余元,中央财政补贴1.05万元、自治区补贴0.8万元、上海援建补助1万元,对艾海提这样的贫困户,每户援疆资金再补贴1万元。艾海提还可以通过无息贷款支付其余部分。
通过法尔哈德的翻译,艾海提·赛麦提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儿子,家里原先只有一两亩地,他曾外出去阿克苏兵团打工,拣棉花,做些苦力活,原先不敢想象住这样的房子,刚搬进新房的那天,他激动到流泪了。
像艾海提·赛麦提一样,家家户户都有着一亩三分地,发展庭院经济。 记者 周航 图
来自上海的规划团队不仅围绕城乡体系选址,还准备了不同房型,有两层或一层,面积也从60到120平方米不等,供不同需求。房子也不仅仅只是房子,像艾海提·赛麦提一样,家家户户都有着一亩三分地,发展庭院经济,每户人家还有50只鸽子和4只羊。
此外,记者也看到,村广场有健身器材,周围还有小超市、理发店、裁缝铺,满足日常所需。小超市门口甚至挂着“电子商务代收代发”的招牌,提供网上代买服务。
杨峥说,原先富民安居房注重建房子,没有考虑太多配套等因素,有部分老百姓不愿意搬、不想搬的情况,但随着实践中工作不断完善,老百姓也积极参与,投工投料,从“要我建房”,变成了“我要建房”。
据他介绍,从2010年到2016年,上海援疆力量规划并支持建设了约20万套安居富民房,每户人家5口人计,惠及对口支援四县约四分之一人口。目前这一工作还在推进。
根据2013年的数据,整个喀什地区当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5.6万人,上海对口援疆四县,建档贫困人口45万人,约占四成,为全疆的17%,是喀什地区脱贫任务最重的四个县。而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四个县脱贫人口还剩下24万人。
脱贫攻坚仍在有条不紊地继续。今年,泽普、巴楚两县预计将脱掉贫困县的帽子,任务更艰巨的莎车、叶城两县,贫困县脱帽目标则定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