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不能有“等靠要”思想,也要慎给贫困户贴此标签

[复制链接]

掌上曲靖 发表于 2019-11-21 12: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迫于按时脱贫出列的压力,“等靠要”似乎已成一些基层干部批评贫困户的常用词,然而对脱贫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简单地批评贫困户“等靠要”,可能会掩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

近日,云南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茶蔚村一村民因拒绝在脱贫销号材料上签字,被村委会通报批评。通报措辞严厉,批评该贫困户“不配合村委工作、不知足、‘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自强、诚信、感恩意识”,希望其他农户以此为戒,“确保我村今年顺利脱贫出列”。该村民表示,拒绝签字是因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都是拿给那些关系好的人享受了”。

被通报批评的村民到底符不符合脱贫销号标准,应严格按照有关政策依规处理。但此事引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迫于按时脱贫出列的压力,“等靠要”似乎已成一些基层干部批评贫困户的常用词。然而,对脱贫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等靠要”这个筐将问题简单化。

扶贫要先扶志,全面脱贫需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这是社会各界的共识。诚然,受限于文化水平、个人性格、生活习惯等因素,确有少数人缺少主动想办法脱贫、积极配合扶贫干部的动力。这些“硬骨头”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难度,也影响了地方“摘穷帽”的进度。批评这些人“等靠要”,并不为过。

但也要看到,基层情况比较复杂,很难一概而论。此前,记者在贵州某县采访时遇到一位贫困户,无论扶贫干部怎么劝说,他都不愿参加政府主导的养牛项目。可能一些人会想当然地觉得他存在“等靠要”思想,可实际上,这位贫困户前两次产业扶贫都积极参加了,但收益都未达预期——第一次,政府引进的“扶贫羊”不适应当地气候,没多久就病死了;第二次,政府鼓励种植核桃,但到了该挂果的时候却迟迟没有挂果。

贫困户不能有“等靠要”思想,也要慎给贫困户贴此标签-1.jpg

鼓励贫困户参与扶贫项目,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比如贫困户充分信任当地政府、项目有可行性、自家劳动力和资金允许等。缺其中一项,贫困户都可能不会太积极。如果不调查、不了解前两次的情况,就很容易将第三次的谨慎误解为“等靠要”思想作祟。这种批评,难以让贫困户买账,也会让后续的扶贫工作难以开展。

还有一些基层干部批评贫困户“等靠要”,是因为他们安于现状、不敢冒险尝试新的经济作物。但我们要认识到,贫困户的经济基础本来就差,他们比一般人的抗风险能力更弱。在清楚了解将要参与的扶贫项目前,一些贫困户步子慢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值得反思的,恰恰是扶贫干部是否把产业扶贫的思路想清楚了,是否经过了科学论证,是否找好了销路等一系列问题。

媒体曾经报道过“扶贫羊”的案例:一些贫困户把政府发的“扶贫羊”卖了或吃了,让扶贫干部大为恼火。可实际上,贫困户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比外来的驻村干部更清楚,养羊扣除成本之后几乎挣不到什么钱,还不如直接卖了或吃了划算。在这个案例中,贫困户把“扶贫羊”卖了,看上去是缺少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实际上却与当地扶贫产业的选择不精准、不科学有关。

深入分析,一些基层干部热衷于简单地批评贫困户“等靠要”,有时候是因为调查不够深入所致。要让被贴上“等靠要”标签的贫困户做出改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到底是产业设计不合理,还是贫困户缺乏劳动力或资金没办法参与,或是制度存在漏洞?这些都需要扶贫干部深入调查,逐一破解。

慎给贫困户贴“等靠要”标签,并非否认少数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更不是为那些不积极、不主动的贫困户脱责。呼吁基层干部对贫困户谨慎做出“等靠要”这个定性,是希望他们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脱贫。

当前,精准扶贫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简单地批评贫困户“等靠要”,可能会掩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无助于啃下“硬骨头”。越到吃劲的时候,越要沉住气,多做换位思考,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