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是珠江的发源地,珠江漂流从源头开始。“1998珠江漂流”活动,本报记者在曲靖辖区跟随漂流队进行采访。20年过去了,珠江漂流有许多可回味的故事和珍贵的历史镜头,值得我们去重温。
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江,径流量年均达3860多万立方米,居全国第二,流域面积45万多平方公里,过云南、贵州、广西、广东、香港和澳门,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条母亲河。以“热爱珠江,保护珠江”为主题的“1998珠江漂流”是继黄河漂流与长江漂流之后中国大江漂流活动的又一次壮举,也是20世纪中国最后一次大江漂流活动。“中国珠江漂流队”于1997年12月成立,由参加过黄河、长江漂流的著名勇士王琦担任队长。珠江漂流活动得到水利部、交通部、公安部、国家体委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及珠江流域省、区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全国各地严格选拔的漂流队员在经过“路考”、“中、美、德联合先遣试漂”以及“怒江集训”三个重要准备阶段后,从心理和身体及物资等方面达到漂流要求,计划用65天完成全程2197公里漂流
■取水仪式
1998年5月29日下午,珠江正源马雄山麓出水口,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全国30多家新闻单位上百名记者的见证中,参加珠漂的15名全体队员与身着彝、苗族服饰,代表珠江流域四省、区及港澳的7名取水少女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取水仪式,圣洁的源头水将由漂流队员带往流域各地。
■从珠江源头南盘江开漂
1998年5月30日上午,15名全体珠漂队员在原沾益县天生坝南盘江畔庄严宣誓,随即分乘3艘皮划艇拉开了珠江漂流的序幕,上万名群众前来观看并为队员送行。经过数小时的首漂,珠江漂流队于中午12点50分顺利通过珠江第一闸沾益东风闸,就此拉开了艰辛而漫长的珠江漂流序幕。
■珠漂队里的珠源人
35岁的麒麟区工商局干部吕云昆是在当年的1月份去珠江源游玩时,偶遇王琦,在为其带路后,才知道要举办珠江漂流活动,热爱户外和水上运动的吕云昆,当即表示要参加漂流的愿望,经过后来的严格考试与集训后,终于成为一名珠漂队员并担任旗手。30岁的骆中华来自陆良县,为了参加珠漂,毅然从一家旅行社辞职,追求自己的梦想。
■珠漂队里的云南人
个子不高但体格健硕的副队长宋一平来自昆明,是云南探险界的一名虎将,澜沧江的急流、虎跳峡的险滩、梅里雪山的冰川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珠漂队里有位唯一的女队员,来自昆明的个体时装店老板颜佩兰。她说之所以抛开生意摊子参加珠漂,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漂流没有性别之分。队伍中年龄最小、个子最小看上去还像个娃娃的吴金贵来自怒江州,同样具有坚强的毅力和超人的胆识,他与其他队员一样全程完成了珠漂。
■漂流最险在上游
相对来讲,上游崇山峻岭,许多河段水流湍急,落差较大,加之修建水利设施人工闸较多,水情复杂,漂流遇到的险情也较多,翻船落水是常事。如陆良西桥南盘江上的人工闸蓄水量大,漂流时开闸放水激流汹涌,让个别队员产生畏惧心态,担心出事而不敢漂流,但大多队员“再危险也要漂流”,漂流船最终有惊无险在此通过。在宜良县同心闸,有数百米的江面,水流湍急出现巨大漩涡,原来是修闸时留下的大坑。漂流船一进入就被巨浪掀翻,队员跌入洪流之中。珠漂队第二任队长,年龄近50岁曾当过飞行员的秦大安,当即下令队员弃船逃生,才躲过一劫。珠漂队离开宜良进入高山峡谷中的红石大险滩,2公里长的江水落差有20多米,乱石嶙峋,洪水滔天,十分危险,当地政府人员一再劝他们绕过,但都被婉拒。队长秦大安,副队长宋一平率队员知难而进,在漂流艇被暗礁扎穿的情况下,闯滩成功。
■漂流最苦在中下游
队员们在珠江流域云贵段经历了无数的险滩与惊涛骇浪,进入广西地段后进入了相对平坦而宽敞的江面。然而,这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如果说在上游的漂流是与激流险滩拼搏,那么在中下游漂流则像是温水煮青蛙般的煎熬,每天躲不开的太阳曝晒,在“风平浪静”的江水中划船极慢。为加快速度按时完成漂流计划,队员们轮流上岸在无路的乱石与杂草中,用绳索拖船,体力小的女队员颜佩兰在体力不支中,含着泪水顽强地拼搏。
■到达入海口虎门镇
经过71个昼夜的千辛万苦,在征服了100余处险滩与暗礁,漂流艇多次被钢筋尖石刺穿以及失去给养和通讯中断的困难中,精疲力竭的10名珠漂队员,终于在8月7日珠江入海口之一的广东虎门镇登陆,从而完成珠江漂流的壮举。“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远征而来的珠漂队员受到了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珠江漂流的胜利完成,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宣传珠江流域改革开放起到了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珠江发源地曲靖的影响力。
翔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