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中读出的 人生况味|李卓君

[复制链接]

掌上曲靖 发表于 2018-4-12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有人说,《红楼梦》是一本可以让人百读不厌的书,因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有新的领悟和体会。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初读《红楼梦》,是在高二,当时的语文教材上有一篇名为《林黛玉进贾府》的课文。学完这一课后,每晚宿舍的卧谈会上,小女生们都会兴致勃勃地谈论原著《红楼梦》,点评“金陵十二钗”。每每这时,我一句话都插不上,一种“落伍”感油然而生。于是,我从学校图书馆借来此书,每每看到书中描写宝黛爱情的片段我便会放慢阅读速度,其它的情节则快速浏览。一遍读下来,我心里多少是有点失望的,书中描写的都是家庭琐事,宝黛爱情并不起眼;且被称为“阆苑仙葩”的林妹妹居然是一个动不动就冷笑、哭鼻子的小心眼女子,这与我以往看过的琼瑶式的言情小说中女主人公“美丽、大方、温婉、善解人意”的“人设”相差甚远,如果不是怀着能在同学面前有一种“读过原著”的虚荣,我无法坚持将此书看完。

进入大学后,我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里有很多研究《红楼梦》的书籍,甚至还分了很多派别。在读了很多本不同派别的红学研究著作后,我对“红迷”们身上的那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狂热有了更多的认同。因此,我去书店买了一本《红楼梦》,一有时间就拿起来细细地读。通读几遍以后,我发现自己对宝黛钗的之间爱情纠葛不再“闹心”,而是开始带着思辨的眼光看待书中每一位人物。忠心耿耿但又无力回天的老奴焦大,慈爱精明但又沉迷享乐的贾母,卑微、贫穷但又乐观向善的刘姥姥,诙谐幽默但又贪婪狠毒的王熙凤,纯真善良但又娇纵任性的晴雯,不仅能周全自己还能周全别人的平儿……作者笔下的这些人物,每一个都有血有肉、鲜活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参加工作之后,尽管平时看书的时间少了,但《红楼梦》一书一直摆在我的床头,时不时会拿起来翻翻看看,虽然书中的故事情节我早已耳熟能详。对此书,我总有一种固执的观念:它写尽了社会的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真正喜欢它的人应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因此每当我心情低落的时候、工作受挫的时候、人生迷茫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打开《红楼梦》,只要一读它,我的内心世界便顿时安静下来。这书不折不扣地成了我的“精神食粮”。

走上纪检岗位后,每读《红楼梦》,都是一次对自我的审视和重整。深刻认识到要吸取其中的各种经验和教训,做一个“善解其中味”的人。因此,每当我面对各种“挡不住的风情”“抵不住的诱惑”时,“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警示让我明白身为纪检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思想认识;每当我奢侈浪费的时候,“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的告诫让我明白生活唯有克勤克俭方能细水长流;每当我不知如何择友时,“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的忠告让我心中豁然开朗;每当我在办案中看见落马官员锒铛入狱的时候,“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的道理让我明白清正廉洁才是党员干部最好的“护身符”。此书让我在工作中经常反省自己,养成低调做事的习惯,培养平和的心态,正确用好手中的权利,争做党的忠诚卫士,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自身有着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艺术魅力,正如红学家吴世昌所概括: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生活阅历、人生际遇从中读出况味,获得启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