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座城,都有这样一群“上班族”,他们风里雨里,迎来日出,送走晚霞,他们很普通,用粗糙的双手从事清洁工作,是别人眼中扫垃圾的人,但他们也很伟大,因为他们拾起来的不仅仅是垃圾,还有文明。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美容师”。
准时“唤醒”沉睡中的大街小巷
2月3日,清晨5点的会泽城还沉浸在一片墨色中,零下6℃的街道上,落了薄薄的一层雪,米粒般大小。寒风直往脖子里钻,割得面生疼,闪烁的霓虹灯箱愈加映衬出环境的冷清,雪花打在衣服上,发出莎莎的轻响,这是城市最后的寂静。
紧接着,一阵汽车引擎轰鸣声刺破了这份寂静。一辆绑了防滑链的垃圾清运车停靠在通宝路与西直街交叉口。车上的环卫工人雷师傅和刘大姐,也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就像这个城市的闹钟,每天准时的唤醒沉睡中的大街小巷。
当清运车在垃圾桶旁停靠时,雷师傅和刘大姐便快速下车,把散落的垃圾清扫进垃圾桶,推到清运车旁,清运车自动升降翻转倒完垃圾后,他们又把垃圾桶归位,然后快速上车,再到下一个垃圾桶摆放点。
雷师傅和刘大姐负责的片区在县城东边,公司规定必须要赶在7:30分前清空所有垃圾桶,而这个片区有几百个垃圾桶,所以他们都是4点左右就起床了。
6点钟,早点店开始冒出热气腾腾的水雾,6点30分,出租车逐渐多了,公交车驶出了车站,公路上的雪花被车轮碾压出一道道车辙印,城市,苏醒了。
风雪中的“上班族”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冬天两肩霜花。这是对很多户外工作者的描述和赞扬,环卫工人亦是如此。
在县政府门口的公路上,清洁工肖大姐用火钳拾起一个烟盒后缓缓往回走,她的穿着也有点特别,毛线帽上顶了一个蒙了塑料布的大斗笠,厚厚的棉衣上也披了一块塑料布“斗篷”。
“怕今天雪下大了,所以戴个大草帽,就是有点笨,不注意么又会落在地上。”肖大姐笑着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工作,手中的钳子也不停下。
“工作最繁重的时候就是秋冬两个季节,秋天落叶多,经常要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冬天又太冷,起床比较困难,路也滑,特别是去捡公路中间的垃圾时,必须得小心,有些司机开车太快了。”
在文体广电局门口,环卫工人李大爷戴了厚厚的雷锋帽,厚厚的手套和厚厚的眼镜,雪花在帽子上堆了白白的一层,胡子上也点缀了几粒,他认真的用钳子从绿化带里掏出垃圾,归拢后倒进垃圾桶。行人瑟缩着身子从他身边急速走过时,李大爷不忘叮嘱一句,路滑,小心点。
在每一条街道,只要雪花能“眷顾”到的角落,只要有垃圾的地方,就一定有环卫工人的身影,他们身着橙色制服,远望去,像一朵朵橙色的小花,在风雪中绽放,在风雪中传递着文明。
环境卫生需你我携手
因为家住水城村,离上班地点比较远,吃中午饭的时间,62岁的余大妈通常都不回家,她的三轮车里有自带的栗碳和火盆,把饭菜在上面热一热,简简单单的就解决了。正常情况下,吃完午饭还可以找个避风的位置打个盹,到下午1:30分再接着工作,一天下来,工作时间差不多在10个小时。
但遇到节假日,特别像春节,火把节,加班是免不了的,会泽公园门口又是她负责的片区,这里人流量比较大,清洁工作自然要重一些。“大年三十那天,我们要到下午三四点钟才回家,大年初一又接着‘上班’,公园里来玩的人太多了,卖小吃的也多,遍地都是垃圾,不扫不行。”
“明明有垃圾桶,但是有些人就是要扔在地上,还有些人隔老远就扔,掉在地上也不管。也会有发传单的,风一刮到处飞,难得清理。”余大妈说,如果大家都讲文明,一起维护环境卫生,我们的城市就更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