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查看: 1201|回复: 0

汶川重建两周年公务员全部安居民众仍在简易房

[复制链接]
UID25

经验:
1084 点

金币:
2240 枚

主题:
5834

我的勋章

公民勋章记者勋章顶帖狂人新人明星

老鸡枞 发表于 2010-5-12 11: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曲靖朋友,赢取金币兑换话费、礼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汶川县漩口镇安居房“漩兴花园”已建成近半年时间,居民们希望早日告别过渡房,住到新房中。


  进入汶川漩口镇,一座孙中山雕像矗立在集镇入口处,上面写着“博爱”两个大字。漩口镇由广东中山市援建。

  在宽阔的中山路和博爱路之间,是一座充满川西民居风格的崭新小区,10栋6层住宅楼分三列,一字排开。4月,小区内花园和草地已郁郁葱葱。

  网友feiying414是小镇居民。他说他们隔三岔五就要到小区转一圈,然后再去附近的镇政府打听一番,期待早日搬入新居。

  自2009年12月小区落成,他们这样的打听已经不下十次。镇政府领导的回答却每次都在变。

  4月1日,居民们突然发现,小区最外面的三栋楼,开始陆续有人搬入。他们一打听,发现全是镇政府人员。

  等待

  100多户灾民也是移民

  汶川漩口镇是个移民集镇,2003年,紫坪铺水库开建,老漩口镇沉入水底,大部分居民搬迁到成都温江等地。只有112户选择“后靠安置”的居民,撤到现在的漩口镇政府所在地,瓦窑村。

  所以,小镇上真正住在集镇上的城镇居民,不过这100多户。在汶川,他们拥有特殊的身份,灾民加移民。

  一名居民说,他们2005年从库区搬入瓦窑村后,大部分人家搭起了叉叉房(方言,指用木棒叉起来的简易过渡房),等待被安置。

  2007年,汶川县移民办在漩口镇供销社附近选择了一块平地,开建了100多套移民安置房。因移民没有收入来源,每套房子还在一楼搭配了门面房。

  2008年5月,房子建好待分时,大地震发生。大部分房子倒塌,剩下的成了危房。

  漩口居民们只得继续在叉叉房住下去。

  2009年8月,震后对口援建的中山市把这些残房全部推倒,在原地上重建“漩口镇安居房”,也叫漩兴花园。

  中山市对口援建办副主任黎汉钊说,取名“漩兴”,是希望漩口兴旺发达,以此表达对漩口人民的祝福。

  2009年12月,漩兴花园竣工,feiying414说,居民们期盼着早日离开肮脏潮湿的环境,乔迁新居。

  这是一批等待安居已有5年的居民。4月10日,记者在漩口镇附近山坡看到,几户居民的叉叉房由木板、竹篱笆和石棉瓦搭成,破烂不堪。

  意外

  政府人员率先“安居”

  “可是中山市的援建人员刚走,灾民们就获知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漩兴花园,被漩口镇政府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以及他们的家属占了。”feiying414说。

  上述可证实的事实,发生在4月1日。

  3月30日,中山市与漩口镇政府举行了援建项目交接仪式。一名漩口镇居民说,中山的援建者刚走,当天他们就发现镇政府的干部和工作人员陆续搬入漩兴花园。

  4月10日,记者在漩兴花园看到,紧靠中山路的3栋楼已有数十户入住。许多人家的阳台晾晒了衣服。几个单元门口停放着汽车。

  这三栋房屋共48套。漩口镇政府知情人士介绍,目前已搬入46户,基本上包括了全部政府工作人员。

  4月10日,漩口镇人大副主席刘艳向记者证实,镇政府干部和工作人员确实先行搬入了小区。刘艳负责安居房分房工作。

  一位漩口镇政府官员称,他们震后工作量很大,工作很辛苦,也应该及时安居下来,搬入是应该的。

  刘艳向记者介绍,根据汶川确定的政策,该小区属于安居安置房。有资格入住的是无法修复房屋的城镇受灾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等,本镇职工在镇内无房的,可享受安居房作为周转房。

  刘艳认为,镇干部和工作人员入住是合规定的。

  而居民们介绍,漩兴花园所在地,是当年修建水库的紫平铺水电公司花钱买下的,专门安置移民,他们享有产权。政府官员并无资格享受这里的房屋。

  争议

  居民指责“鸠占鹊巢”

  中山市对口援建办一位负责人介绍,中山援建漩口镇安居安置房共13栋264套,总建筑面积16718平方米。1月18日,全部顺利移交当地政府。

  这位负责人介绍,他们是根据汶川县提交的漩口镇居民和公职人员安居需求,设计建造的,小区房屋面积在40到80多平方米。

  漩口居民说,中山市已为镇政府公职人员建设了周转房。他们不去住,却抢先占了他们大面积的房子。

  记者看到,在博爱路上方的山坡上,还有三栋住宅楼,规格和样式与漩兴花园小区房屋一样。漩口居民说,这就是中山市对口援建的公房,面积较小,主要用作镇政府、学校和医院公职人员的周转房。

  上述中山市对口援建办负责人说,确实设计了三栋户型较小的周转房。至于怎么分配,中山方面不能参与。

  4月10日,漩口镇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绍春介绍,公职人员之所以没有入住山坡上那三栋小户型房,是想留下做搭配。他称,漩兴花园分给居民的房子面积不足的,可以搭配山坡上的房子。

  不过,居民们说,如果能住进已被政府人员占的大户型,其实不存在搭配问题。

  漩口镇人大副主席刘艳否认镇政府公职人员率先入住的是大户型。不过,记者获取的一份户型资料显示,13栋房屋共分ABCDE5个户型,紧靠中山路的政府人员已经入住的3栋,属于最大的D和E户型,面积分别是73和80.96、84.35平方米,有的还带有壁柜。而在博爱路山坡上的周转房,则是50平方米左右的一室一厅户型。

  刘艳又解释称,靠近中山路的房子“比较吵”,他们是把安静的房子留给居民。

  刘艳还称,政府人员之所以率先入住,还因那3栋房子靠近中山路,他们担心居民入住后,在墙上打洞做成门面房,从而损坏安居房,而政府人员住下后,是不会干这种事的。

  针对刘艳的说法,居民们说,他们不会做在承重墙上打洞这样违法又危险的事情。而漩兴花园在小镇一角,这一段中山路很安静。

  刘艳还解释,政府公职人员入住是没有产权的,调走后就会腾出来,所以不存在侵占居民安居房情况。

  不过,该镇居民认为,除主要领导,镇上的普通公职人员基本终身在此地工作,尽管不享有产权,但他们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终身占有。

  现状

  分房名单正在公示

  等待的不仅是镇上居民。记者从漩口镇医院了解到,该院15名医护人员分得6套周转房。医院一负责人说,他们先后找了镇长书记请求房子不下10次。目前,医生们都住在医院病房内。

  漩口镇小学一名领导介绍,学校有62名老师,学校也多次找镇领导协商周转房,但镇上只答应分给14套房。目前老师都住在学生宿舍。

  对于安居房的分配,漩口镇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绍春称,他们已草拟了分配方案,正报县政府批准,“我们想在5月12日之前完成”。

  对于房子分配时间的拖延,杨绍春解释称,安居房分配工作很复杂,因为安居房政策和移民安置房政策有冲突,目前建成的房屋面积达不到移民安置标准,有些家庭需要分两套房,有的两套房调配不到,还需要货币补助,“具体很麻烦”。

  汶川县移民办主任李煜介绍,目前264套安居房,准备拿出174套分给漩口镇居民。春节前这些房子装修完毕,他们本打算把房子分下去,但是考虑到春节需要一个安稳环境。他们担心分房矛盾突出,所以推迟了分房。

  对于漩口镇政府官员们率先入住,李煜说,不能因为移民没有安居,政府人员就不能安居。

  4月6日,李煜说,目前正在具名分房名单公示阶段,5月15日公示结束。

  漩口镇居民至今仍住在叉叉房内等待。李煜称,他们将根据老百姓的反映对一些问题再做研究,因此公示后,分房还需要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访问|Archiver|曲靖论坛 ( 滇ICP备12002555号 )|网站地图滇公网安备53032402000512号 本站已运行

GMT+8, 2024-6-28 13: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