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动物的常情,在每一个动物的一生中,都会面对无数死亡的风险。对于人来说,这些风险包括疾病、自然灾害、人为事故、遭遇战争甚至被谋杀;在动物世界,遭遇争斗与杀害更是它们的家常便饭,它们的一生都要用来躲避其它动物的捕猎。只是,动物世界的战争,不是为了抢夺财富、或者保卫所谓的荣誉,而是为了填饱肚子。
总之,如果熬过了所有这些危险,一个动物幸运的随着衰老到了晚年,死亡就是不得不要面对的自然规律了。每一个动物都希望有尊严的死去。当动物快要死亡时,或者当它们死去后,它们会做些什么呢?又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发生在它们身上呢?它们的家人以及同伴会为它们感到伤心吗?本文将带您走进动物的暮年,一睹它们不为人知的死亡秘密。
如果不出意外,大象可以活50—70年,目前有记录的大象最长寿命达到82岁。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之一,不仅在寿命上堪比人类,大象对待生老病死的重视程度也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只大象因为某种原因死去,其他的大象不论是否有亲缘关系,都会在它身边默默的哀悼,甚至守灵,最后再用树叶与泥土将逝去的同类埋葬,而在此之后,大象还会时不时的回到墓地缅怀故人。
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研究人员在肯尼亚桑布鲁自然保护区对50只大象进行了研究,当家族40岁的女首领(大象家族为母系氏族社会)埃莉诺被蛇咬伤后,她的同伴格里斯用鼻子努力的要扶起她,但埃莉诺依然伤重死去。其它闻讯而来的大象也都在旁边帮忙,埃莉诺的幼仔更是悲痛的哀鸣,触摸母亲的鼻子也在颤抖。最后大家一起用树枝、草与泥土将埃莉诺埋葬,此后,至少有5个不同的家庭来访问埃莉诺的墓地。
大象是自然界中社群关系极为密切的动物,假使家庭成员去世,其它大象会闷闷不乐,在南非阿多大象国家公园中,生物学家马丁发现当母象死后,家族所有成员都守灵两天,在这期间,它们会暂时离开寻找食物和水,但很快就会返回。而假使死去的是幼仔,母象则会好多天闷闷不乐,行动迟缓,可以说,家庭成员的死亡对于象群是极大的打击。
此外,大象也会像人类一样收集亲人或同类的遗骨进行埋葬,在北肯尼亚,狩猎管理官乔治•亚当森曾经不得不射杀了一只正在闯入政府花园中的公象,与公象在一起的其它象群四散逃走。亚当森把象肉给了当地图尔卡纳部落成员。当然晚上,亚当森发现,一些大象带着几块象骨回到了公象死亡的地点,并把骨头埋在了那里。
大象并非只对自己同伴的死亡拥有特殊的感觉,如果看到死去的人类或其他动物,它们也会将尸体掩埋起来。除了大象,黑猩猩对于死亡也有着强烈的感觉。
猩猩是自然界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也是人类的远亲,科学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99%以上。现有的两种黑猩猩,普通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聚居于非洲中西部。它们拥有极为严密的社会组织,在对待死亡问题上,它们也与人类相似。不过,黑猩猩对待死者的态度要比人类更加的亲和。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几内亚博苏发现,当黑猩猩婴儿死去后,它们的母亲会一直抱着婴儿的尸体,不论是捕食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不会放下,直到尸体变干。有时这个时间可以长达几个月,直到它们最终接受婴儿已死的事实。而在这之后,其它成员会接过婴儿的尸体,继续抱着它,幼小的黑猩猩则会把尸体当做玩具。
黑猩猩对于死亡有着与人类相同的感受,当一只黑猩猩即将死去的时候,其它黑猩猩会一直待在它的身边,表现的沉默而且悲伤,等到同伴去世后,它们会去拥抱死者的身体,看它是否还活着,然后默默的离开尸体,但死者的家人会重新回来守灵。
黑猩猩8—10岁时进入青春期,野外黑猩猩一般寿命不超过40岁,在保护区的黑猩猩已知最长寿命为60岁。
除了陆地哺乳动物,海洋上的精灵海豚也是一种在死亡面前不会无动于衷的动物,它们会为死去的同伴哀鸣,而鸟类中的喜鹊则会衔草和泥土来掩埋失去的亲朋。
可见在自然界中,并非只有人类才拥有尊重死亡的态度。不过,某些科学家认为这些动物的死亡仪式也许仅仅是一种习惯,并没有人类所认为的有深层次的感情与内涵。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科学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