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宙鹏与村民一起劳动。
1985年出生的宋宙鹏,是富源县扶贫办的一名普通干部,2018年3月派驻后所镇阿依诺村,担任阿依诺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从此他与群众打成一片,与脱贫攻坚连在一起,成为富源县脱贫攻坚“驻”到群众心坎上的一面旗帜。
以身作则
把好班子“干事脉”
村“两委”班子心不齐,村组干部年龄结构老化、遇事缺少商量,群众基础薄弱,村寨内脏乱差,这是宋宙鹏到后所镇阿依诺村驻村第一天最真切的感受。
“人心齐,泰山移。”面对村组干部工作合力和动力不强等困难,宋宙鹏并没有气馁,而是逐个找村组干部交心谈心,找准症结。并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后所镇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全力把好班子“干事脉”。按照配齐村委班子、配优村组干部、配强业务骨干的思路,积极汇报、主动争取、多方协调,对阿依诺村重新任命了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明确村委会负责人、增加业务人员,对“八大员”、村民小组干部进行全面调整,前后更换调整补充10余人次,全力为脱贫攻坚纵深推进提供坚强的思想和人才保障。
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宋宙鹏既是村组干部中的一名党员,又是驻村扶贫队员的“战友”,更是全力以赴为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带头人”。如今,阿依诺村集体的事情无论大小,都要经过班子成员共同商量、集体研究决定后,才能分组实施、分类推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心工作、激情干事、真情解难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正在脱贫攻坚中彰显。
亲力亲为
开好村组“卫生方”
“我们新房子村以前是满村子的粪堆、草堆、柴堆,一进村子感觉臭气熏天。从2018年宋书记来后,带着我们大干人居环境,一天他要跟老百姓一起拉草、拾柴堆,干到晚上七八点,还要家家入户开院心会。”说起农村人居环境带来的变化,阿依诺村委会新房子村村民王正才最有发言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初,村民们普遍认为人居环境提升不过就是扫扫地、铲铲粪,都持观望态度。面对新房子村的脏乱差以及群众的观望心态,宋宙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干在实处,一户一户走访,一遍一遍宣讲,尤其是村里的“重点户”,更是不厌其烦上门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群众工作做好后,宋宙鹏及时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召开群众会、院心会、火塘会,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完善环境卫生村规民约。
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宋宙鹏除了到村委会吃饭的时间外,一刻也不离开村民小组,积极与群众合力清除粪堆、垃圾,清理村内沟渠,拆除破旧危房,绿化村内空地,规范农户场院,还明确2名环境卫生保洁员,做到垃圾日扫日清日运,实现柴堆、草堆、粪堆变成菜园、花园、果园的“三清三变”。在后所镇环境卫生检查评比中,新房子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在93个村民小组中取得第三名的佳绩。
选准产业
输好群众“致富血”
阿依诺村是贫困村,属典型的纯农业村委会,基础条件差,产业发展滞后,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如何帮助阿依诺村发展致富产业,有效激活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一直是驻村工作队长宋宙鹏驻村帮扶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针对扶贫产业缺乏,农户缺少专业技能等制约“瓶颈”,宋宙鹏坚决克服坐、等、靠、要思想,积极与单位领导协调,从对口支援的上海市宝山区争取项目扶持资金30万元,用于阿依诺村1000亩藜麦种植项目,为阿依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2.5万元。组织23户贫困户参与阿依诺村温氏养殖小区生猪养殖项目,3年期内每户贫困户每年实现保底分红2500元。组织107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种植花椒400亩,每年每户实现分红400元。组织贫困户种植辣椒106亩、软籽石榴58亩,进一步探索对当地特色农产品铁翅酸菜和何基田粑粑的包装营销,逐步实施“一村一品”品牌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商业模式。
阿依诺村委会铁翅村村民杨徳永心怀感激地说:“以前在我们阿依诺村委会铁翅村,经济收入就是种点包谷、洋芋、烤烟,日子过得比较艰苦。自从宋书记来我们村以后,积极帮助我们引进了藜麦种植项目,我家的土地流转出去有七八百元钱收入,再加上在种植基地打工,每天挣得到七八十元钱,一年下来有七八千元钱的收入,日子就越过越好了。”
全力以赴
办好群众“大小事”
“只有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解决好、办好,群众才会支持你。”这是宋宙鹏常说的一句话。
阿依诺村党总支书记刘润泽说:“宋书记在驻村的时候跟我们一同走村入户,有时夜间十一二点钟还在村民家中促膝长谈。只要是群众的事情,无论大小,他都做得比较细,比较扎实。”
在村组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眼中,宋宙鹏成了一个“爱揽活”和“爱管事”的人。围绕群众的“大小事”,宋宙鹏总是想在前面、干在实处,还把工作量大、难度大的工作留给自己。他有序组织完成了村内道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阿依诺小学综合楼建设、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有序转移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兑现贫困人口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开发公共服务岗位……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指标达到出列标准。
如今的阿依诺村,家家门口水泥路、户内户外干净整洁、产业发展充满生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宋宙鹏满怀感慨地说:“我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曹振华秦洪卫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