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连山镇烤烟生产服务到户
本报讯(特约记者郭燚)进入雨季,富源县十八连山镇万亩烤烟长势良好,陆续进入烘烤期。该镇是全县的产烟大镇,2019年发展773户农户种植烤烟10610亩,预计今年产量可达143万公斤,实现收入4300余万元。在烟苗移栽的重要节令,少雨缺水难住了所有烟农。为了解决全镇烟农移栽保苗难的问题,该镇烟叶站长万红说:“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我们组织了11辆送水车不间断地给烟农送水;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我们组织烟农人背马驮对已移栽的烟苗进行及时补水,同时就近寻找水源点,找到水源后,配备抽水机24小时不间断抽水供水。抗旱期间,全镇没有一家农户的烟苗因天气干旱而死亡。”“今年十八连山镇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旱灾,为了帮助烟农保住烟苗,滇东电厂雨汪厂区全力配合,协助送水160余车次,有效缓解了当地的旱情,履行了社会责任。”华能滇东电厂厂长工作部负责人说。
“我家今年种了40多亩烤烟,干旱的时候烟站的水车帮助我们保住了苗,进入雨季后烤烟长势很好,现在已经开烤了,估计今年收成会不错。”卡锡村烤烟种植户李毕永一边采摘烟叶一边笑着说。
当下,正是烤烟生长成熟的关键期,全镇技术员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从这个村到那个村,跑完一家又一家,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烟农如何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干海子烟点科技员李刚说:“卡锡今年117户种植了1530亩烤烟,地域广,面积大,户数多,烟点4个科技员几乎没有时间休息,无论天晴下雨,都要到地里去。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种植大户的烟地,都是科技员按天数轮流照看,丝毫不敢马虎。”
“烟农们一年的收成全指着烤烟,经历了严重旱灾的烟苗更需要技术指导,就算技术员再苦再累也不能让烟农亏在技术上。”万红语重心长的说。
前期的干旱天气对该镇烟苗的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后期在烟站、烟点技术员的技术指导下,烤烟生长的势头又赶了上来,移栽早、生长好的烤烟已经陆续进入烘烤期。今年种植了230亩的辣子塘村种植大户祝飞,连日来正忙着整理烤房为第一批即将上烤的烟叶做好前期准备。他说:“今年种植面积扩大了不少,前段时间干旱的天气让自己几天没睡上好觉,直到烟点的水车送来了水和引水设备才让我们松了一口气,现在烟点的技术员隔三差五到地里做技术指导,烤烟长势好了很多,等烤房整理好后就可以开烤了。”
今年该镇773户农户中有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一部分是去年种植烤烟增加了收入顺利脱贫的贫困户。辣子塘村已脱贫的建档立卡户祝加权说:“去年因为忙着收割菜籽耽误了烟苗移栽,烟点技术员知道情况后直接带人上门帮助收割菜籽、整理土地,烟苗在几天之内顺利的移栽了。今年家里面很早就将菜籽收了,种上了烤烟,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地里的烟叶成色很好,估计今年种下的9亩烤烟会有好的收益。”“现在种烤烟不像以前了,以前交通不便,技术员不可能随时到地里来指导,大家不敢冒风险大面积种植,现在技术员常来地里指导,大家的收成好了,就敢像大户一样多种一些。”种植了10多亩烤烟的干海子已脱贫户张玉昆说。
据了解,近年来该镇投入315万元在烤烟种植比较集中的卡锡、天宝、海子等村委会修建了12.6公里的机耕道,补贴690余万元,修建了460座颐式密集烤房,可烘烤面积达9200余亩,户均补贴4000元共260万元,修建了650个抗旱水窖,可供13000余亩烤烟抗旱用水,按每公斤1元的补贴价,共回收50余万公斤废旧地膜,有效推动了烤烟产业由粗放种植向现代化种植管理转变。
同时,以村为单位,针对冬翻冻坯、烟苗移栽、大田管理、烟叶烘烤等关键环节,对烟农进行系统培训,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用优质的技术服务为烟农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