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政治版头条
核心阅读扶贫如何做到精准?云南曲靖市会泽县发基卡村因地质条件复杂,一村发展呈现不同状况。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因为精准施策,摸清群众真实需求,合理规划扶贫产业,选派合适干部到村帮扶,村里起了大变化。
云南曲靖会泽县发基卡村,深藏乌蒙山腹地。小村不大,却分山前山后两村。山前村通水,最近三四年软籽石榴产业崛起,村民逐步走上小康路。山后村处于小江断裂带,地质隐患突出,脱贫难度大。一村两个样,脱贫施策如何精准有效,是一个考验。
近日,记者走进发基卡村,探访他们的精准脱贫路。
措施到户精准
一家家入户谈,精准把握群众需求 这两年,山后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山后村小组分散,村组的人也少,很难配建学校、卫生所。要修一公里路,成本高达40万,足够三个农户搬出来。
“留在山上只能挖一辈子红薯,搬迁下来才有出路”,这是共识,可真要落实,并不容易。“关键要了解各家脱贫瓶颈、选准脱贫路径。”发基卡村委会副主任颜晶说。
“站惯的山坡不嫌陡”,大多数群众起初并不愿主动离开自己的土地。 “我家是不富,可不搬也没饿死!真要搬出去没了土地,饿了吃石头?”颜晶上门做工作,村民黄吉高却闹起了情绪。说到激动处,黄吉高头一梗,“我这辈子辛辛苦苦盖起的房子,旧虽旧可我就是恋旧!”
颜晶理解老黄的担忧,“尽管种花生红薯收获寥寥无几,可搬出来对贫困户来说却是‘门口连栽菜的地方都没有’。”
在反复劝说之后,老黄还是很担忧。说急了,颜晶撂下狠话,“饿倒了你找我,我养你!”颜晶的头回动迁,进展并不顺利。
实际上,同样是不愿搬迁,各家情况并不一样。“有的家庭是因为习惯问题;有的农户却是希望能留着钱给孩子读书用。一家家入户谈,知道了不愿搬迁的原因,才能做好说服工作。”颜晶说,精准扶贫,关键是精准把握群众的需求和担忧,做到措施到户精准。
怎么了解群众需求和担忧?颜晶靠的是脚。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大白风”,颜晶和同事们挨家挨户跑,“磨嘴皮子”。聊到位了,黄吉高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儿子读书,我得攒钱。颜晶听罢,立刻聊起了教育扶贫政策,老黄的心结很快解开。
如果说苦口婆心是扶贫干部的工作法宝,那么群众搬迁,同样离不开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村里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补助2万,拆除旧房还奖励0.6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资金难题。可是易地搬迁,除了建房还要添置家具,黄吉高依然缺钱。
颜晶一咬牙,以自己名义为老黄担保贷款。记者问颜晶怕不怕贫困户还不上,他说:“只有咱自己有信心,才能确保让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如今,搬迁后的老黄早已脱贫。“开始还到山前的石榴园打工赚钱,这两年儿子疼父亲,说什么也不让年迈的老黄再去了。”
项目安排精准
发放小额贷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交通落后101户、缺劳力42户、缺技术31户、缺资金71户……”说起致贫原因数据,发基卡村监委会主任李正发信手拈来。
“其实最缺的是扶贫产业。”李正发说,这两年,因为发展了一些产业,村里的变化特别大。“2012年,村里有小伙子带女友来,回去女友便闹着分手;去年,女友变成了媳妇,干脆住在了村里。”李正发说。
变化为啥如此之大?“咱村种软籽石榴的,哪家一年不赚个十几万?”李正发认为,因为有了合适的产业,山前的村小组种石榴已经效益显现,山后的村小组缺水种大树青椒也开始了探索,“因地制宜”。
不过,软籽石榴的种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最早的返乡商人试种,到如今的漫山遍野,李正发们没少忙活。 之所以选择种软籽石榴,是因为村里原本就有老石榴树,土质气候非常适宜石榴种植。听说能人回村种新品种,村委会很快帮忙协调土地试种。2013年有软籽石榴试果,李正发和村干部觉得这个产业准行。不过,村干部费尽心思,大伙却不主动。
“村民不动,咱们村干部先种。”不多久,村干部自家地里都种起了石榴。 2015年,村里的软籽石榴挂果见效。村民看到收益,开始规模种植。起初,大户想流转土地,贫困户担心大户亏钱自己跟着亏,村里就协调大户先行支付租金,这才让石榴渐成产业;有些贫困户不想流转土地想要自己种,村里也尊重群众意愿,李正发们还帮忙协调贷款。
曾经的山前村,一亩地租金也就200元,如今已经很快上涨到了1000多元。软籽石榴进入盛果期后,亩产量两吨,这两年20多元一公斤。“有的家庭地多,单靠租金收入就过了贫困线。”李正发说,精准脱贫离不开项目安排精准,贫困户只要不懒,就近打工就能脱贫。
为了发展产业,贫困群众还可以申请小额贷款、政府贴息。仅2018年,会泽县就发放小额贷款3.5亿元,新增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4个,新增土地流转6.6万亩;特别是通过“云品入京入沪”,帮助农户拓宽了产品销路。
干部选派精准
一批机关干部驻村,帮助群众用好用足政策 “知道会泽山里穷,可是没想到这么穷。”尽管是土生土长的会泽人,可第一次前往几个村组家访后,杨华文还是很痛心,“走路走得想掉眼泪,路太难走,群众的生活太艰苦。”
四十出头的杨华文,原本担任会泽县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去年3月前往发基卡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
之所以选派杨华文,会泽县委组织部、扶贫办没少费思量。“发基卡村年轻人大多数在外打工,留在村里的村干部和党员大多年纪偏大,选派一位党支部书记到发基卡村,能够发挥发基卡村党支部的带动作用。”会泽县扶贫办副主任汤海珍说。
按照云南省《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会泽县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实现一村一队全覆盖,一大批优秀的机关干部被派到贫困村,帮助解决党组织软弱涣散、产业基础薄弱、矛盾纠纷突出等脱贫攻坚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杨华文就是其中之一。
“相对于本地村干部,派驻干部更熟悉政策、也更善于与政府部门沟通。”杨华文说,“现在政策都比较完善,但不少贫困户因为不了解政策,无法及时享受政策红利,我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群众用好用足政策。”
“从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角度看,易地搬迁、发展产业是关键,但作为驻村工作队长,既要考虑当下,也不能忽略长远发展。”杨华文说,发基卡村未来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缺水。每次省里的挂钩帮扶领导实地调研,“水”都成为杨华文的汇报重点。为了破解饮水难题,杨华文和村干部一道找山泉、又利用疾控中心的资源第一时间完成水质检测。杨华文说,山前的几个村小组虽然通水,但是用水依然不宽裕,山后小江边的村小组则极度缺水,就连耐旱的大树青椒,长势也一般。“山后村庄虽已搬迁,土地未来是进行产业开发还是恢复生态?需要好好算算账。”
“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到了村里,才知道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比如,到了农户家里少穿白色衣服,不然没法挖红薯、背石榴。”杨华文说,修枝套袋,自己现在也是半个专家。(记者 杨文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