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留住你,基层的年轻干部?
基层干部是最接近群众的公权力行使者,影响着基层治理的现状和未来。但是目前基层出现年轻干部逃离乡镇的趋势,一些年轻干部不愿留在基层、扎根基层,一心谋划着通过考试或借调,甚至辞职离开乡镇。基层为何留不住年轻干部?他们究竟有哪些“苦”和“难”?今天,跟着笔者一起听听来自基层的声音!
县委来电
时隔五年,厉志再一次站在了洛曲镇政府的大门前。
五年前,厉志结束了在洛曲的村官生涯,考上了某单位的事业编。他清楚记得,报道前一天,镇委副书记赵正专门设宴送行,自己在酒桌上哭了个稀里哗啦。机缘巧合,如今他又考上公务员回到了洛曲。而接他“回家”的,又是赵正。
在镇政府招待室,新人们一一自我介绍。轮到厉志,赵正摆摆手,笑着说:“小厉,你是‘二进宫’,就不用介绍了,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给新同志做表率啊!”
厉志被安排负责新闻宣传和文字材料工作,由于相对熟悉情况,几个星期下来,基本上“顺上趟”了。
一天临下班,手机突然响起。厉志心里一紧,莫不是又要加班?一看,原来是前同事小郭:“厉哥,晚上7点XX酒店,约起啊……”等到6点半,厉志看领导都走了,方才开车向酒店奔去。
一进包厢,屋里已然满人,环顾一周,发现多是从洛曲走出去的村官。几番推杯换盏,各自通报情况,厉志先吃了一惊。满屋十二个人,目前仍然“留守”乡镇的,只有两个——自己和小郭。其余诸人,要么遴选,要么借调,都到“上面”去了。
这天晚上,厉志睡得很晚。他想起大家得知他“二进宫”时异样的目光,想了很久,想不出个所以然。
一个月后的早晨,他像往常一样刷微信,突然看见小郭发了朋友圈,一张县政府大楼的照片,配了四个字:圆梦,早安。厉志感到一股从未有过的失落,瞬间袭来。他发着呆,突然手机震动,是一个陌生号码。
“厉志吗?我是县委办老郑,现在说话方不方便?”
“哦哦,郑主任,啥指示啊?”
“现在县委缺人,你干村官时帮助过工作,领导对你比较了解。想征求一下个人意见,你愿不愿意来县委办工作?”
“……这个,我能考虑一下吗?”
“可以,考虑好了给我电话。”
挂上电话,厉志听到心脏砰砰作响。难道机会来了?
他想起十年前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时,内心的煎熬;他想起八年前“意外”考上大学生村官,丢掉“啃老”的帽子时,内心的雀跃;他想起六年前在党旗下,郑重举起拳头时,眼角留下的泪水;他想起赵书记鼓励的目光,想起……
他定了定神,目光转向窗外:到处阳光明媚,一片生机盎然。他打开手机,找到通话记录,毫不犹豫地拨了回去……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组织部 李大远
基层干部的三个“无力感”
一是落实政策的“无力感”。现在一些政策在执行中与基层现实脱节,有些政策没有因地制宜,过于强调“统一性”,让基层干部在执行中失去了“灵活性”。政策的制定因为缺少充分的实地调研和前期试点和经验总结,导致产生与基层碰撞、与村民的“较量”。所以基层干部说“做事越多,犯错越多,牵涉到的越多,就越容易有意见。”
二是大有作为的“无力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桩桩件件任务全都要靠基层干部来完成,否则上面都会有制约措施,要么一票否决,要么有交办单,要么就纪律处分,个个都会念“紧箍咒”,乡镇干部要想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必须千方百计、绞尽脑汁、费尽气力。有限的职权,无限的责任。
三是身心获得的“无力感”。在提及身边的基层干部时,百姓总是不满意。检验一名基层干部好坏的机制办法和良好氛围还没形成,基层干部付出了很多,身边群众的白眼和抱怨让身心很受伤。
——清江浦盐河街道党工委 王晶晶 冯婷
基层干部的“一苦二难三低”
一苦是“基层工作条件艰苦”。一些偏远地方交通不畅,大多是泥泞狭窄山路,路一侧是万丈深渊,道路难走。开展扶贫工作走村入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的全年无周末,有的异地夫妻,基层干部心理苦。
二难是“晋升难”“调动难”。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完善,基层选人用人“近亲繁殖”“关系户”“空降”现象仍存在,从政治待遇来讲,从基层直接提拔至领导岗位的较少,在一程度上打击了基层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一些地区为留住人,限制新录用公职人员调动的工作年限及比例,使基层干部更是苦不堪言。
三低是“收入低”“士气低”“嘴角低”。尽管一些地方出台乡镇岗位补贴,然对于基层工作者也是杯水车薪,加之现在赡养父母、住房压力、养娃成本的生活压力大,使乡镇基层公务员“收入低”“士气低”“嘴角低”。
——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新华乡 吴秋月
基层干部流须正视“三个倒挂”现象
一是待遇地位倒挂。在工作环境及经济待遇方面,呈现越往基层越下行的趋势,工作部门单位直接影响人员实际收入。同时,权小责大,上一级部门单位处理事务可供运转的权限更大、资源更广、便利更多,比如在处理发展困难困境时,基层人员历经千辛万苦往往也难解决,上级部门可能一个电话很快就可以破解。
二是成长机会倒挂。在职务晋升上,虽实行了职务职级并行制度,但现实条件下,越往上职务起点就越高,基层一些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上升进步的空间仍相对不足,而越往上所做的工作更容易受到重视,也更容易得到赏识,提拔上升的时间成本要少很多。如能力提升培训,本该是培训需求最旺盛的基层,由于基层单位面广量大,与上级部门同样数量的人员相比,平均到每个人的培训学习机会就少,再加上事务庞杂、任务繁重,回来还得加班加点完成培训期间欠下的活,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责任担当倒挂。越是基层承担的任务越是繁重。以一个普通社区为例,年平均承担上级事务达100多项,而工作人员在7-8人,个别精通文字、业务娴熟的人员,还常被上级部门借调借用。一些发展的棘手问题往往都是基层干部在做,如违建、房屋征收等,承担着较大的工作责任,往往问责问基层,表彰在上层,待遇差、任务重的基层形成了“破窗效应”,导致更多的人将视线向上一级单位集中,形成了不良循环。
——中共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 黄文军
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有人说,基层尤其是乡镇或街道编制不足、人手不多、任务量大,干不完活只能“加班加点”。但归根到底,还是人员管理出了问题。针对编制、人手不足的问题,应加快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在编制增减、新人招录等环节,给基层一线单位、任务较重部门适当倾斜;针对定位不明、分工不清的问题,既要重新明确划定职责范围,打破条框界限整合调动干部力量,避免“累的累死、闲的闲死”,也要问需于民,把过时、低效、不需要的事项砍掉,在补短板之处集中攻关,突出问题导向,提高机构改革的群众满意度。
怕就怕一些领导干部,心存官僚主义、家长主义做派。有任务有风险,不是以上率下、亲力亲为,而是以权压人、吆五喝六,有困难就“下推外踢”,有成绩就“捷足先登”,用别人的“多干”为自己的“不为”买单。作风提速,靠得是领导带头的旗帜,关键是塑造效率的内核;传承好“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老传统,道理最真。
——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委组织部 刘文晓
后继乏人“不忍言”
由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大量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创业,干部老龄化依然严重。在发展年轻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时,存在找不到合适人选现象,造成村(社区)干部培养断档,不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换届选举时出现无人可选的窘况,只能凑合“在矮子里挑高个”,呈现“老百姓想选的人不愿留村,想混日子的继续当选”趋势。
——中共绵阳市安州区委组织部 刘铭
基层呼吁为大龄干部增开“末班车”
年龄超标,学历不达标,这就是基层大龄干部的尴尬。在这些因为年龄、学历等问题的“剩干部”中,有一部分表现特别优秀。大龄干部的尴尬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基层留人问题。年轻干部正是看到了大龄干部年龄“超标”的烦恼,而滋生了“干临时工”的观念,当起了“跑跑干部”。有的刚到基层就在谋划如何尽快去机关,只要有了“渠道”,绝不多在基层停留一刻;有的人在基层心在省城,一边在基层工作,一边四处求职,一旦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立即打包走人。
基层大龄干部是基层干部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工作经历丰富,工作精力充沛,在多年的“实战”中,能“连天线”、“接地气”,具备“给一束阳光就能照亮一片天空”的能力。
——四川省盐亭县八角镇人民政府 敬凌春
“护”为基层留住人才提供“穿云箭”
基层要做到知人善任,取长舍短,大胆启用人才,积极寻找适合他们工作的最佳位置。积极鼓励夫妻档进基层,以安家的形式可以让人才更愿意留在基层,更要加大医疗教育,让他们觉得基层和县城一个样。积极鼓励优秀人才返基层创业,为基层的建设出谋划策、建言献策。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三道沟镇人民政府 郝兴华
“温暖疗法”才能捂热基层干部的心
想要留住基层干部,上级部门首先不能把基层当成“围城”,设置服务年限、控制调出比例等手段终究“留身不留心”。物质条件上“加加温”,按时落实各项保障待遇、增加基层补贴,高薪引才,高薪留才;提拔重用上“加加温”,在提拔重用上下苦功夫,拓宽晋升渠道,让能干事会干事的基层干部实现自我价值;厚爱干部上“加加温”,工作上支持基层干部、心理上关心基层干部、增加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归属感,增加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考核机制上“加加温”,完善并细化基层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实实在在落到实处,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减负降压上“加加温”,把基层减负落到实处,明文禁止上级各部门:“随意加码”,节假日检查调研,检查“打招呼”,“过度留痕”,周末发文、开会,时常为基层干部按下“暂停键”,为基层干部“松松板”。
——屏边县玉屏镇 保苏桁
(有删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