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发表于 2018-1-5 11:26:46

宣威火腿、杨林肥酒……云南“中华老字号”你知道多少?


近日,宣威市政府发布信息称,通过对宣威火腿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宣威市益星食品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剥离和产权过户,完成后者的变更注册。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宣字牌”,又重返市场。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2006年4月,国家商务部发布《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启动了在全国范围3年认定1000家“中华老字号”的庞大工程,并以商务部名义授予牌匾和证书。

目前,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共有1128个。其中,云南省有26个,以食品、药品居多,此外还有银制品、眼镜、剪刀、书屋等特色品牌。

15个食品类老字号
云南26个“中华老字号”中,食品类就有15个,数量超过一半。这些品牌包括“宣字牌”宣威火腿、杨林肥酒、冠生园等。

宣威火腿是云南著名地方特产之一,与浙江金华火腿、江苏如皋火腿并称“中国三腿”。“宣字牌”原为宣威市国资控股公司――宣威火腿集团旗下品牌,曾经是宣威火腿的代表,却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停产多年。

2017年11月初,商务部发布通知,若“宣字牌”产品再不进入市场,将取消其“中华老字号”称号。今年11月,宣威火腿集团引入民营资本云南众合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让出控股权,保住了曲靖市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品牌。

这也意味着,云南目前的26个“中华老字号”,已经全部被民营资本掌控。
说到宣威火腿,不得不说另一个与其关系密切的品牌――德和罐头。1923年,孙中山品尝了浦在廷兄弟公司生产的火腿罐头,觉得其色鲜肉嫩,味香回甜,食而不腻,题赠 “ 饮和食德 ” 四字,以示鼓励,这才诞生了后来的“德和”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与云南白药控股有限公司混改、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之前,福建富豪陈发树及其新华都集团就拿下了德和罐头。早在2013年5月,陈发树和新华都就成为昆明德和罐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控股股东。2016年9月,德和罐头公司原有个人股东全部退出,全部股份被陈发树个人及新华都集团持有。

有肉不能没酒,杨林肥酒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唯一一个酒类产品的“中华老字号”品牌,现在的杨林肥酒有限公司由本土富豪焦家良的龙润集团所掌控。后者是一家集药业、酒业、茶业、医院、教育、地产、药品经营、文化传播、担保公司等多板块运作于一体的企业。

冠生园是云南家喻户晓的月饼品牌,但昆明冠生园并不算是云南土生土长的品牌。1925年,成立十周年的上海冠生园为了继续扩大规模,创始人冼冠生顺长江而上,先后在南京、武汉、重庆、昆明开设了分号,昆明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由此诞生。目前,昆明冠生园是民营企业,旗下已拥有“梅花牌”、“云之冠”、“昆冠”等多个注册商标。

与冠生园相似,同是做食品出身的“中华老字号”还有吉庆祥、桂美轩、月中桂,而且目前均为民营品牌。“吉庆祥”食品公司始创于1907年,其首创的“云腿月饼”广为人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已于2017年1月被云南本土另一民营月饼巨头潘祥记收购。

同样是做月饼,桂美轩却“大有来头”。其创始人明卿,据说先祖原姓桂,是清朝中期桂系皇族。1956年,创立二十年的桂美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昆明九家糕点作坊,共同组建了国营企业――昆明市桂美轩糕点厂。2005年,该糕点厂改制为昆明桂美轩食品有限公司。除月饼外,我们小时候常吃的重油蛋糕、芙蓉糕、面筋洒淇玛都是桂美轩的产品。
月中桂则来自昭通。甜而不腻、入口即化的绿豆糕,是人们对昭通月中桂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一印象。其前身是昭通市月中桂糕点厂,创办于1925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主要以生产绿豆糕、黑芝麻糕、各式月饼为主。

在我国,酱醋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论语・乡党》中,孔子曾云:“不得其酱,不食”。云南共有4家生产酱料、咸菜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其注册商标分别是:“昆湖牌”、“调鼎斋”、“万和”及“通海牌”。

其中,“昆湖牌”隶属于昆明绿辰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昆明酿造总厂,由原昆明市拓东酱菜厂和昆明永香斋酱菜厂重组建立,目前主要有酱油、食醋、酱类、酱咸菜四大类产品。
玉溪通海为“中华老字号”贡献了两家酱菜企业。云南通海宏斌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米辣”,在云南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该公司前身系通海杨广供销社所属的一个酱菜厂,始建于1984年。据《通海县志》记载,“调鼎斋”的创始人张从正自清嘉庆末年(公元1820年)开始酿制酱油,到现在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公司目前发展势头较好,已有三大系列产品,品种达60多个,在云南省八个地州市建立了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原料基地。

相比之下,同属于玉溪通海县的另外一家酱菜品牌历史更为悠久,并且直接以地域命名,即“通海牌”。云南省通海县酱菜厂成立于1956年,是通海县首批国有企业,于2001年改制为民营企业。

比昭通苹果历史更为悠久的还有昭通酱。其中,脱胎于昭通万和酱菜厂的昭通万和食品有限公司,已有百年历史,主要经营无公害蔬菜种植、食品的生产经营、农特产品的生产加工及进出口贸易等业务,其“万和”牌昭通酱、酱油、醋等系列产品远销香港、南韩、东南亚等地区。
“茶马古道”是云南的重要文化品牌,云南茶文化历史悠久,拥有普洱茶、滇红茶、南糯白毫茶、云南沱茶等知名品种,“中华老字号”自然也少不了云南的茶品牌。目前,全省共有“下关沱茶”、“大益”、“凤牌”等3个老字号茶品牌,分属于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勐海茶厂及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最后一个食品类的中华老字号“建新园”,始建于1906年,原名三合春,1952年公私合营改制后更名为建新园。“建新园”的商标持有者是昆明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建新园、福华园、滇味饭庄、永顺快餐、米厂心等众多云南老字号企业。
7个中医药老字号
如果说“中华老字号”是我国的商业经典和民族瑰宝,那么中医药类的老字号更是其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行业之一。在商务部认定的一千多个“中华老字号”品牌中,医药类品牌不足百个。云南省首批入选“中华老字号”的品牌有3个,分别是“福林堂”、“老拨云堂”和“腾药”,2015年又新增了“云南白药”、“云昆牌”、“王子荣”和“洪光保元堂”。

“福林堂”字号最早创于清咸丰丁巳年间(公元1857年),是云南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药店。现在的昆明福林堂药业有限公司,前身是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的昆明市药材公司。目前,云南工投集团参股该公司,而控股方为港资企业。
“老拨云堂”始创于雍正六年(1728年),具有近300年的历史,曾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中医“四大名堂”。据《云南通志》记载,老拨云堂首开云南制药之先河,曾在昆明开设药店五十余年,其产品“拨云锭”具有明目退翳,解毒散结,消肿止痛,对眼疾疗效显著,经茶马古道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曾为清皇室贡品。

“腾药”是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该公司成立于1956年,1997年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201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引入北京中证万融医药投资集团,占股53.67%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腾冲国资的占比已不足10%,为第二大股东。我们耳熟能详的人参再造丸、六味地黄丸、六灵丸、藿香正气水、感冒疏风片、清肺抑火片等都有“腾药制造”的身影。目前腾药拥有国药准字批文131个,87个品种,137个品规,均是中药、天然药物。其中国家二类新药“心脉隆注射液”由企业与大理学院联合研制。

“云南白药”是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该公司目前是我省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云昆牌”则属于另外一家医药上市公司――昆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我国五大中药老字号之一,常见的云昆牌舒肝颗粒、感冒清炎片、板蓝根清热颗粒都是昆明中药厂出品。

相对而言,“王子荣”和“洪光保元堂”两个品牌知名度较低,分属于云南无敌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保元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无敌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由1994年创建的原昆明无敌制药厂改制而来,目前第一大股东为河北智同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知名产品有外用无敌膏、无敌药酒、无敌丹胶囊等。保元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大理段氏南诏古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药企业,主要产品有胃康胶囊、肾安胶囊、胆胃康胶囊、藿香万应散等。

其余4个老字号
此外,云南通海民族银饰制品有限公司、昆明精益眼镜有限公司、云南禄丰剪刀厂、北门书屋4个企业各有一个“中华老字号”品牌。

通海民族银饰公司是云南省唯一一个“中华老字号”珠宝首饰企业,是一家集设计、加工、批发、销售为一体的首饰品牌企业。该公司始创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同样于1956年经公私合营改制组建通海民族银饰制品厂,其注册商标“孔雀”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持有注册商标“瑞明”的昆明精益眼镜有限公司,创建于1937年,是云南省历史最悠久眼镜零售企业,也是我省眼镜行业唯一一家国有改制企业。2004年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后,原国有资本一次性退出,变身为民营企业。

禄丰县剪刀厂,其生产的剪刀注册商标即为“禄丰”,是云南省著名的日用五金产品厂家。禄丰剪刀创始于光绪十年,解放前由学徒自己开店,自产自销,1957年,组建禄丰剪刀厂。

此外,最初为工商界人士李琢庵私宅的北门书屋也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抗战期间,中国民盟早期领导人李公朴曾迁居北门书屋,并与张光年等建立了“北门出版社”,成为民主同盟组织和进步学生、知识界人士的聚会场所。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害后,书屋被迫关闭。现存的北门书屋基本保持原貌,1983年被评选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北门书屋”经营情况不明,商标持有者为昆明北门书屋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宣威火腿、杨林肥酒……云南“中华老字号”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