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过苏州美食,怎么好意思自称吃货
范小青苏州,堪称美食之城。
苏州人讲究吃,这是不容置疑的。
即使自家烧菜自家吃,也是马虎不得的。红烧的,一定要浓油赤酱;生炒的,要碧绿生青;清蒸的,要用文火;一个普通的咸泡饭,也一定要用骨头汤煮,要加入鲜虾仁、鲜贝、咸肉、大青菜,最后还要加一点胡椒粉,还要趁热吃。
若要上个馆子,更是不会随意,不中意的地方,是绝不会将就着去的。
为了吃一碗可口的面,苏州人可没少浪费时间和汽油,远的地方开车去吃碗面的也大有人在,凡苏州做面稍有点名气的饭店,朱鸿兴、同德兴、陆长兴、陆振兴、绿杨、胥城大厦,苏州人都是如数家珍的。
http://p3.pstatp.com/large/319e00060eb81e29c868
苏州的红汤面
红汤面,白汤面,宽面,细面,硬面,烂面,夏天吃拌面,冬天羊汤面,许多老苏州,早晨的一碗面,比早晨的懒觉要紧得多。
至于专程远道去木渎石家饭店吃饭,到藏书喝羊汤,到昆山吃燠灶面,对别人来说,不胜其烦,对苏州人来说,那都是家常便饭,跑一点路算什么,吃得称心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人都讲究养生,保身,很少吃猪油了,但是苏州有好多人依然热爱猪油,用他们的话说,香呀,实在是香,馋涎欲滴。
只可惜现在用猪油做菜做点心的越来越少,商家商贩为了讨好顾客,也和他们一样戒了猪油。所以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印象最深的猪油大饼,几乎绝迹了,找不到了。
可是真正讲究吃的苏州人,照样有本事在苏州的小巷角落里找到带有历史气息的猪油大饼,然后,每天早晨,上班路上,舍近而求远,在车流高峰的时候,绕道去那个地方。据说有一个是双塔定慧寺巷附近,还有一个是苏苑街道一带,我没有去过,但是我却听许多苏州人说过许多遍,在那些个巷子里,你能看到,普通的老百姓,公司的白领,机关的领导,他们都在一起,排队,买猪油大饼。
在苏州,且跟着吃货走一走吧,肯定不虚此行的。
木渎石家饭店
说的是木渎老镇老街上的那个老石家饭店,是苏州人的最爱。经常会有苏州人三五成群,不嫌路远,结伴驱车,前往木渎石家饭店去。
一进木渎古镇,扑面而来的是一条老街,更是一股久违了的亲切的气息,是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的气韵。其实这种气韵许多年来一直在我们心里弥漫着,结集着,终于,今天,我站到了这里,和它零距离接触,和它全方位融合。我们怀着的乡里乡亲的感觉,终于舒展开来,我们沿街而行。
http://p3.pstatp.com/large/31980010326bb36cff1c
木渎古镇
老街是古老的,屋檐上那些精致的瓦片,脚底下那些沉静的麻石,无不与我们意气相投。随着老街的延伸,我们还可以继续往前走,我们可以在这里流连忘返,只是,现在,我们停下来了,没忘初心,我们是来吃的。
石家饭店,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了,在老街的中段,它既低调又热烈,在那里迎接我们。
木渎老镇老街上的老石家饭店,仍然保持着的质朴的淳真的乡土气息,一下子就熏醉了我们。
走进一楼的大厅,这里如同从前我们熟悉的大食堂,老式的方桌和普通的凳子不疏不密恰到好处。一些穿着普通的客人正在吃饭,一些普通的服务员在工作,多半是些中年妇女,她们面色平和,不急不忙地穿梭在桌子与桌子之间,给客人上一盘盘看起来十分普通的家常菜。
再往二楼上去,总以为这里会有所包装、有所变化了,可是上得楼来,才发现二楼也是大食堂式的大厅,与富丽堂皇沾不上边,与高大上也不搭界,甚至没有什么新的感觉,仍然是一些普通的客人在吃饭,一些普通的服务员在工作。
我们坐下来点菜,然后开始品尝。毫无疑问,在普普通通的店堂里,和普普通通的客人一起,由普普通通的服务员端上来的看起来很普通的菜,那滋味那卖相,可是一点也不普通。
都知道能够把海参鱼翅做得好吃固然不简单,要把青菜豆腐做得令人称道恐怕也是不容易的。石家饭店的大师傅,端上他的石家酱方,会让许多人一辈子难忘。记得那一天,我们到石家饭店吃饭的几个人,有人平时不吃肥肉,有人有胆囊炎或者肠胃不好,却都没能抵御得了酱方的诱惑,吃了个满嘴流油,心满意足。
也有味鲜美而不油腻的菜,清清爽爽,三虾豆腐,用刚刚手剥出壳的虾肉虾子虾脑,和豆腐一起烧,这豆腐可也不是一般的豆腐,那是灵岩山的僧人专门制作的,格外白净细嫩。
赶紧舀一勺,小心烫嘴,可是,烫也好,不烫也好,顾不上了,那真是打嘴不放的了。
好像那个季节,斑鱼还没有长大,如果到秋天来,还能来品尝到天下闻名的鲃肺汤。
http://p1.pstatp.com/large/3196000d384c9147ce4a
鲃肺汤 图片来自“哈医大杏林杏坛的博客"
于右任题过:“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原来在从前的时候,民国的时候,好多社会名流都来这里吃饭呢,更早的时候,据说连乾隆皇帝也来过。只是,无论谁来,石家饭店永远都是那么朴素,永远是那么讲究质量,这个品牌,是属于所有人的。
所以,苏州人专门跑出苏州城,跑到郊区的饭店吃饭,值吗?
值。
石家饭店早些年已经在木渎镇上开出了大而新的店,近些年,又在苏州城里开出了连锁店,最洋气最现代的金鸡湖李公堤那里,也有了石家饭店。只是,无论石家饭店开在什么地方,石家菜的苏州味道,是不会改变的。
阳澄湖大闸蟹
春天的时候,来了几位北方的朋友,坐在苏州的茶馆里喝茶,谈说苏州,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阳澄湖的大闸蟹,害得大家开始偷偷地咽唾沫了。他们是经常走南闯北的,苏州来过不止一两次了,只要在秋天来,都能吃到阳澄湖大闸蟹,吃过也不止一两次了,但是其中有一个人有一点疑问一直在他的脑海里,因为大家都说阳澄湖大闸蟹好,他却不敢说出来,为什么他感觉不怎么样呢?
直到去年秋天,他又来了,这一回不是在宾馆饭店里吃大闸蟹,他被领到阳澄湖里的莲花岛上,吃了大闸蟹。所以他说,我这才知道什么是阳澄湖大闸蟹。原来从前吃过的,都不是阳澄湖大闸蟹。
作为一个苏州人,阳澄湖我当然是知道的,近距离接触过,亲近过,坐着快艇在湖上转圈,水花在脸上飘飘点点。至于阳澄湖中的莲花岛,那也是颇有名气的,是我向往已久却一直未能去到的地方。有一次已经走在去往莲花岛的路上,走到一半,差不多快听到湖的声音了,却忽然因为另有事情,中途返回了;还有一次,也已经约好了朋友去莲花岛吃螃蟹,结果朋友却把饭局放在城里的饭店里了。一次一次与莲花岛擦肩而过,使莲花岛在我的心里越来越神秘,诱惑也越来越大,忍不住向一个去过莲花岛的朋友打听莲花岛,他说,莲花岛啊,除了你可以想象的湖光水影,农家风景,鲜鱼土菜,还有一道风景煞是壮观,家家有快艇,河面像街道,快艇来来往往,就像船开在街上,两边围起来养蟹的围栏,就像是城里的高楼大厦。这道奇特的风景线,愈发地牵动了我的向往,我想,到今年秋天,我的这个愿望应该实现了吧。想象着,秋风渐起天高气爽的那一天,呼朋唤友去阳澄湖上的莲花岛品尝阳澄湖大闸蟹。
http://p1.pstatp.com/large/3196000d384dbf5d4fd1
大闸蟹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尽管有些阴雨,但大家情绪高涨,也顾不得先看看莲花岛上是怎么绿荫覆盖,也来不及感受这世外桃源的气韵和气息,甚至没想到先看一看那些养蟹的渔民正在干什么,我们就急急地直奔主题了。
且看端上桌来的蟹,只只体大肥硕,红壳白肚,金爪黄毛,十肢矫健,如假包换。
不能客气了,不能再等了,再客气再等馋涎就要掉下来了,赶紧开吃吧。
那叫一个肥嫩鲜美,那叫一个膏腻黄香,从来都是能说会道的一帮文人,到哪里一张嘴都是不肯停息下来的,且又喜欢形容,又习惯夸张,可是,到了大闸蟹面前,嘴巴不够用了,词语也不够用了,实在是妙不可言,无语凝噎。
从前大家都认定,只要吃过了螃蟹,其他再好的菜肴都会索然无味,这真一点不假,真名副其实。
而我的嘴巴似乎更刁,因为从此以后,我几乎很少再吃别种的蟹。享用过莲花岛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以后,真的很难再对别的蟹移情别恋,这种对于正宗阳澄湖蟹的一蟹定终身的感情,虽然有些偏执,更有些狭隘,但却是作为一个苏州吃货的不变的坚守。
藏书羊肉
秋天快过去了,冬天来了,苏州郊区藏书乡的农民就到苏州城里来开羊肉店了。他们在苏州的大街小巷租一间旧的房子,门面都是沿街的,店堂里放几张旧的方桌和一些长条板凳,靠门的地方也有一张桌子的,桌子上有一个碗橱,里边是烧熟的羊肉,羊杂碎,有红烧的,也有白烧的,还有羊腰子这样的东西。冻羊羔是比较贵的,天气不太冷的时候,它也能冻起来,冻成方方整整的一块,刀切下了去,也仍然是方方整整的。桌子上还有一块砧板,是用来切羊肉的,砧板很厚,上面有一层油腻,用刀刮一刮,可以刮下很多的,但是他们一般也不去刮它的。一只很大的木桶坐在炉子上,总是热气腾腾的,有的人买一份羊肉或者羊杂碎,要加两次汤,还有的人要加三次汤,所以羊肉汤一定会保证好的。旁边的碗里有一碗碧绿生青的大蒜,切碎的,吃羊汤的人可以自己动手抓大蒜的,也有的人不吃大蒜,但是一些吃大蒜的人总是说,喝羊汤不放大蒜怎么吃法?每一张方桌上都有辣椒和盐,也都是由吃羊肉汤的人自己放的。在大冷的天气里,人在外面走路,冻得缩缩抖,走进羊肉店,喝一碗羊汤,就暖和了,心情也会好起来,精神也焕发了,走出去的时候,就像换了一个人。
羊在乡下的羊圈里养着,到了时候,就把它们拉出来杀了。家里的人把刚刚杀死的羊装在蛇皮袋里,坐中巴车,把羊送上来,在店堂后面的灶屋里,他们把羊肉烧熟了,就拿出来卖。羊肉是新鲜的,不是冷冻肉,经常吃羊肉喝羊肉汤的人一吃就能吃出来的,所以到秋天的时候,羊肉店开出来,生意十分的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羊肉,甘,苦,大热,无毒,可以医治很多病的。从前在中药里边,用羊肉做主料的药方也是很多的。
http://p1.pstatp.com/large/3196000d384e3a3262ab
藏书羊肉
这样的生意可以维持几个月,等寒冷的冬天过去,开春了,不等到春暖花开,他们就要关门回家了。这个房子就由东家收回去,再租给别的人开其他的店,一般人家只能开到十月份,那时候,羊肉店又要来了。
每年到那个时节,某个农民就会到街面上租房子,他就从农民成了一个临时的老板,香喷喷的羊肉味道飘到街上,会有很多苏州人进来,喊道:羊汤,羊肉,羊杂碎。生意是很好的,天越冷,生意越好。
这位临时老板如果是年轻的,那么可以想见他的父辈爷爷辈早就在苏州城里做羊肉生意了,也许这个店面都是他父亲或爷爷都租过的,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为苏州的城市建设变化很大,冬天的羊肉店一定也是随着搬迁又搬迁的。只是无论它搬迁到什么地方,总是有人进来吃羊肉喝羊汤的。
羊肉店的店面不能算是新租的,但也不能算是常租的,它是季节性的。现在苏州羊肉的店已经开到其他地方去了,上海有,南京也有,但是在其他地方吃苏州羊肉,吃不出苏州的味道,这也不能算是奇怪的事情,毕竟水也不一样,火也不一样,环境也不一样,吃的人也不一样嘛。
羊肉店一般在晚上的生意要比白天更好,苏州人喜欢夜里甚至是很深的夜里出来吃羊汤。他们夜里在街上行走,看到羊肉店,会有回家的感觉,很温馨的。他们会停下脚步,或者从自行车上下来,或者从小汽车里钻出来,走进店堂去,一碗很便宜的热腾腾的鲜脱眉毛却一点儿也不膻的羊汤下肚,真是赛过神仙日子。
本期编辑 彭炜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