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通 大发展--从黔南州交通看贵州交通建设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
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近年来,黔南州狠抓交通建设,构建了一个集公路、铁路、水路、机场于一体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便捷的交通网络与黔南各种优势资源叠加,使得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荔波,交通优势与旅游产业共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争相前往;在龙里,交通优势与物流产业融合,让众多快递企业在这里扎根发展;在独山,交通优势激活农业资源,让特色种养成了村民致富的新法宝。曾经深藏在茫茫大山中、交通闭塞的黔南,依靠逐渐完善的交通网络,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而这,仅仅是贵州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发展交通的一个缩影。从西南腹地到开放前沿
2016年,黔南州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366亿元,比上年增长37%,成为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唯一突破300亿元的州(市)。同样,2016年贵州交通捷报频传: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投资总额位居全国第一;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433公里;拥有11个站点的沪昆高铁全线开通;乌江航道全线通航……贵州构建起对外开放的立体交通格局。
随着贵州获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对于破解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内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地区发展新路,加快形成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大格局,具有重要示范效应,影响深远。
借助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贵州产品翻越大山被送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手中。打开山门连接内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盘活,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次第开花,贵州经济迸发无限生机。
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为许多大企业、投资商到贵州投资兴业增添了信心,微软、西门子、阿里巴巴、富士康等一大批500强企业纷纷入驻贵州。贵州交通大发展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促使贵州对外开放色彩更加鲜艳,进一步释放贵州的近边、近海优势红利。随着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强力推进,贵州正不断发挥地处“一带一路”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深度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区域发展,一个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三大举措保障交通建设资金
说起贵州,不少人常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来形容。的确,过去交通不便是贵州贫穷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今,情况有了大改观。
现在,贵州已实现县县通高速的时代。2016年年底,乌江四级航道全面通了航。贵州开通了通往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高速铁路,沪通高铁实现全线贯通。同时,贵州共建成11个机场,实现每个市(州)都有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874万人次。预计2017年底,贵州将提前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为贵州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要致富,先修路。”然而对于贵州来说,修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自然条件外,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来说,资金筹措和到位,更是难上加难。对此,贵州省采取三大措施,千方百计解决交通建设资金问题。
措施一:模式更新。最初,贵州高速公路建设采取BOT+EPC的模式,这是最早的比较好的高速公路建设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路建设的发展,2015年以后,贵州省在全国率先研究和推动了高速公路建设“PPP”建设新模式,股权合作、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PPP”模式在贵州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已呈“百花齐放”局面。通过模式创新,全省共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高速公路项目38个,总里程2771公里,总投资3211亿元。
措施二:用明天的钱建今天的路。即政府购买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社会资本,由社会资本承担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筹集、建设管理、5年期的养护等服务工作,政府依据项目建设及养护的绩效评估情况,向社会资本支付服务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贵州全面加快了规划项目的建设,提前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目标。做到了用“社会企业的钱建贵州的路,用明天的钱建今天的路”。
措施三:建立发展基金。贵州省交通厅建立了400亿的交通发展基金,为地方政府建设高速公路、一级干道、旅游路和产业路提供了资金支持,大大缓解了地方政府建设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的融资难问题。
大交通促进贵州大发展
从建成一条路带动一大片地区的崛起繁荣,交通建设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举全省之力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破了交通瓶颈的束缚,贵州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跑越,“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也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
首先,大交通迎来大开放。随着一条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不断建成,一条条飞机航线的开通,有效将成渝、长株潭、黔中经济区等连在一起,贵州作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地理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通道,缩短了中西部陆路交通的时空距离,为西部省份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良好条件,极大地助推贵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大交通促进大产业。51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实现了同全省规划的5个1000亿元产业园区、10个200亿元产业园区、20个100亿元产业园区,以及70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有效连接。通航机场实现了9个市州全覆盖,“十三五”我省民航事业将构建“一枢纽十六支”机场新格局,贵州产业发展将借力交通环境大跨越展翅高飞。
第三,大交通带动大旅游。交通是旅游的命脉,随着立体化、全域化交通体系形成,特别是高铁开通,实现县县通高速,贵州真正进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旅游”、“高速公路旅游”效应凸显,如今贵州所有的5A级和主要的3A、4A级以上景区可实现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系统。高铁高速沿线旅游资源被激活,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一批新景区、新产品、新路线,贵州旅游景区品质明显提升。
第四,大交通牵动大物流。随着电商事业的风起云涌,小到村镇都有自己的电商。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让货物运输效率显著提升,物流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明显下降,为加快“黔货出山”和“网货下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第五,大交通激活大城镇。城市原本是以孤岛的形式存在,随着交通的四通八达,城市与城市连为一体,聚合作用加大。城市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差异化发展减少投资的过多投入,城镇化发展日益壮大。
曲靖日报记者 吴士昊 蔡利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