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归②|湖北枝江电商“上线”:居民楼里野蛮生长出的大产业
【编者按】“城归”,简指从城市返回乡村的创业人员。
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到了450万人,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下乡创业创新。
“城归”群体越来越多,带来的是人口红利的升级。这是中国农村从治理到经济社会文化转型升级,跨越城乡鸿沟的重要路径。
8月22日起,推出《城归》系列报道,以期展现中国近年来乡村发展新图景。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64/51.jpg
杨林的厂房。
循着快递车,2016年还是时任湖北枝江代市长的刘丰雷走街串巷,发现“隐身”在居民楼里的竟然有那么多家电商企业。
“我们一开始并不想和政府打交道。”6月27日,枝江一家鞋业电商企业的负责人杨林对说。杨林的公司光客服就有300名,员工近2000名,这家企业年销售额已突破2亿。
根据枝江官方数据,截至目前,枝江市共吸引返乡电商创业人员8000余人,开设网店1.5万余家,网络零售额达到8.5亿元,电商交易额突破80亿元;创造大众电商创业活跃度、返乡电商创业活跃度、县域电商男鞋单品销量“3个全国第二”。今年4月,该项工作被国务院通报表扬。
6月27日,枝江市电商办主任覃传发告诉,电商产业已经成为枝江的支柱产业。
油漆工成电商公司骨干
在杨林几千平方米的公司里,他40岁的发小张丹熟练地操作着电脑,正和客户沟通。
张丹2003年外出打工,做过厨师。4年前,张丹还是广东东莞一家模具厂的油漆工。彼时,他和妻子在模具厂每月拿着两三千元的工资,“每年回乡探个亲钱就没了”。
而今,张丹在湖北宜昌市区买了房和车,每个星期和同在这家公司上班的妻子开十几分钟就可以回到镇上老房子,儿子还在那里读中学。张丹说,儿子不再当留守儿童,是他最幸福的事儿。
张丹的角色在2013年发生改变,杨林的公司当时正处于上升期。
“那时候在东莞工厂的楼顶上,我们就着一碟花生喝了一夜。”杨林说,2007年,他去看望过生日的张丹,看到发小过得并不如意,他却没有能力帮上什么,感觉很无助。
这一年,杨林也遭遇了人生挫折。年少贪玩的他中专没毕业,离开学校后,修过摩托车、放过羊还贩运过蔬菜,一场车祸迫使他卖掉了家里十多亩农田,第二年,他只得到武汉讨生活。
2008年,网吧正流行。杨林和两个朋友共用一个账号不分昼夜地轮流打游戏,赢来的游戏币在游戏交易平台上卖,“当时100块钱要收10块钱手续费,知道淘宝上免手续费后,我们就在淘宝上交易。”
杨林因此嗅到了电商的气息,因为合伙人中有一个鞋匠,他们决定在网上卖鞋。没有本钱,杨林以1500元钱卖掉了自己的QQ靓号,在汉正街拿货,卖一双拿一双。那时候因为顾客不了解网购程序,卖一双鞋经常需要一两个小时。
2009年,杨林和两个初中同学回到了湖北枝江,租下一个七八十平米的车库,轮流当客服,每天凌晨两三点睡觉。
淘宝第一个“双十一”,他们卖了80多双鞋。之后,每次“双十一”,这个网上鞋店的销量都呈几何倍数增长。
公司由最初的3人发展为12人的核心管理团队,客服300名,员工近2000名,2016年公司卖了360万双鞋,年销售额已突破2亿。
在办公场地里,坐着几百名客服,还有一个几十平方米大的鱼池。一旁的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鞋子摆放有序。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64/57.jpg
杨林展示所售男鞋。
杨林说,这处办公场地是政府帮忙协调的闲置厂房。不久后,他们将搬进政府打造的电商产业园。
那是一栋12层的楼房,目前正待装修。枝江市电商办办公室主任陶春元告诉,这栋楼每层面积约900平方米,装修预算900万元,将对入驻的电商实行3年免费政策,楼后58亩土地将建仓储和生活区。
快递公司从5家到19家
电商的快速发展,同时催生着快递业的蓬勃发展。枝江市电商办主任覃传发介绍,枝江的快递公司从5家已经发展到现在的19家。阿里巴巴、京东、裕农网、邮乐购四大平台入驻枝江,现已建成90个村淘服务站、215个京东推广中心、138个裕农网合作站和42个邮掌柜。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64/52.jpg
农村淘宝枝江服务中心。
邓琼洁的快递公司设在仙女镇,2011年她曾在广州做快递,2013年回到了枝江。当时公司只有两个人,目前已经有9名员工,以前每天只有十多件快递,现在日均接收快递上千件,发件上百件,公司每隔六七个村还设有一个集中点。
除了做快递,邓琼洁还专门设计了能够运输鸡蛋的包装盒,从农户手中收购土鸡蛋卖到北上广,“每年要卖几千箱,很多人还慕名前来购买这种包装盒”。
邓洁琼的孩子就在快递公司对面学校上学,“每天都能见到孩子”。 快递进村后,村民网购也更便利。
在董市镇姚家港居委会一楼,专门设立了一个“村淘”窗口,窗口旁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淘宝上的热销产品。
这是个“村淘”明星服务站,服务站负责人王龙每天为村民代购,帮助不熟悉电脑、手机的村民网购商品。这个六七千人的村,每个月的交易额近20万元。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64/55.jpg
董市镇姚家岗村村民王龙在村淘明星服务站帮助村民网购。
“他的佣金高的时候能有一万元。”居委会书记姚定元点破了王龙的收入。姚定元说,村里还准备拿出扶持资金,让王龙指导更多的村民开网店。
陈会明是一家宜昌电商服装公司的公司监事。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爱好,能让这个栖身在枝江市一幢民房二楼的网销团队成为年销售千万元的公司。
陈会明从十几岁开始,就喜欢设计制作中式女装,她开过服装店,但销售范围仅限于枝江、宜昌。
陈会明的儿子曾经开办了一个快递点,经常看到有人通过快递网销产品。“为什么妈妈的衣服做得这么漂亮,不能上网销售呢?”陈会明的儿媳张梦晖说,2013年,她开始帮婆婆在网上销售定制服装,当年的销售额竟然达到几百万元。目前,公司已经组建了一个8人的网销团队,并从外地引进了多名在外打工的枝江缝纫师傅。
6月27日下午,昌盛包装有限公司新修的3万平方米厂房里,一张张印刷精美的包装盒从机器口中不断“吐”出。
“即使电商需要马上要货,我们也能在短时间内交付。”公司负责人廖斌指着这些包装盒告诉,这里很多产品包装盒都是电商定制的。电商的迅猛发展给了他投资建设新厂的信心,这些全自动生产线基本从德国进口。
从躲在楼顶到政府上门
“之前从没想过要和政府打交道。”杨林告诉:“以前枝江的电商都躲在小区,甚至楼顶。”
杨林说,2016年时任枝江代市长的刘丰雷跟着快递车上门找电商,政府工作人员也开始寻找电商,突然发现枝江竟有这么庞大的电商群体。
枝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做电商?覃传发说,枝江是荆楚文化巴文化交融之地。古时洪水常出没于此,外出谋生的枝江人能够快速接触新事物。文化传承之下的枝江人敢于冒险、富有创新精神。再加上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很多人发现商机后也投入到这一行业中。
陶春元说,发展电商已经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除此之外,枝江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市级电子商务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和电子商务孵化器建设、开展电商创业培训等。为全市返乡电商创业人员提供无抵押贷款诚信担保。为入园创业者提供了场地租赁、水电费用、办公设施……
杨林说,因为汇款周期他有时会面临资金紧张的情况,经过有关部门协调,现在银行能够给他提供一年期200万元贷款,“刘书记前段时间还来我这里,我还和他聊公司的发展”。
朱凤菊的万朵时代商贸有限公司开在董市镇平湖村。2008年,朱凤菊回到枝江开起了网店,主营儿童玩具和暖宝宝之类的生活用品。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64/54.jpg
万朵时代创始人朱凤菊办公地设在平湖村移民电商创业中心。
2010年,她的公司发展达到鼎盛,“魔法玉米”是一款她主打的儿童玩具,卖“魔法玉米”将近十年,朱凤菊回忆她最初花了三年时间反复和广东厂家谈判,才获得这款儿童玩具的稳定货源,“有一年4分钟卖出了两万件”。
在朱凤菊的公司里,十几个年轻人正在电脑上和客户沟通,这些都是来万朵时代学习的当地年轻人。
董市镇电子商务办公室主任周春兰告诉,朱凤菊就是镇里请回来的,请回来的时候双方签了合同,除了免房租、水电,电脑、网线都是镇里安排好的,就要求万朵时代能够帮忙培训对电商有兴趣的年轻人,如果能够把平湖村打造成“淘宝村”,还会有相应的奖励。
覃传发说,枝江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刘丰雷为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单列电商办,各镇也设置电商办,可见对电商的重视程度。
还有一年就要退休的周春兰说:“退休了,我也想试着干干电商。”
前路漫漫
“枝江大曲”曾是枝江的一张城市名片,枝江还想成为 “中国男鞋电商之都”,但枝江并不产鞋。
这个问题困扰着杨林。为了能让鞋更快送到客户手中,减少物流成本,他在外地设置了几个物流仓库。他还想创立自己的品牌,能够在枝江就找到代工工厂。
覃传发说,他们也曾带着杨林去几家大鞋企考察,希望能够让这些鞋企在枝江落户。
杨林的身上,现在有了各种身份。一批电商带头人现已成为宜昌、枝江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团市委副书记、市工商联副主席等职务。
虽然政府的主动上门服务多了,也经常组织培训,杨林对政府的服务还有更多期盼。公司吸引了很多在外打拼的枝江人回来,虽然他们能吃苦有干劲,但枝江并没有电商学校,给电商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
张梦晖说,他们负责网店运营的团队常驻武汉。因为枝江当地和电商发展配套的服务还跟不上,“我要把衣服运到广东,找专业的模特来拍,美工也要找外面的人来做”。
宜昌毕生纺织有限公司工厂里,正在给多家知名婴幼服装代工。“婴幼儿用品排名前十的公司我们做了8个”,公司总经理黄政说。
第一次商标注册失败,毕生走了些弯路。之后又找了武汉一家代理公司在网上销售自有品牌,高额的代理费付出后得到了70余万元的亏损。
2014年10月,毕生公司开始自己运营网店,3个月时间销售额达30万,2015年,销售额破500万,2016年达到1089万,但上半年销售额达到470万元后自有品牌服装卖断货了。
黄政说,现在他们正在着手扩大产能。
2011年,枝江大曲也曾经将网络销售外包给其他公司,因为酒类的物流成本较高,仓库设在武汉。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64/56.jpg
枝江酒业同样加入电商大潮。
枝江酒业市场部部长吴祖华说,2015年枝江酒业重新主导自己的电商运营,但这里的物流跟一线城市比没有优势。由于枝江酒是一个泛全国化的品牌,他们要通过武汉的中转库发往各地。目前,枝江酒业在各大电商、酒行业网销品台都设有网络直营店,“白酒行业做电商跟其他行业相比要差一些,去年网上销售额300多万,对于我们来说太少了”。
吴祖华说,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达到300余万元,“现在一个月一个单品在一个电商平台可售出1千箱以上”,“自从将电商主导权拿回来之后,我们的步伐还是比较快,3年来销售额呈几何倍数增长,现在正着手准备’双十一’”。
设在联云科技电子工业园的农村淘宝枝江馆里,摆满了枝江大曲、毕生服饰、苕酥等各种当地特色产品。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64/53.jpg
枝江市电商办主任陶主任展示特色产品。
馆长刘勇介绍,2016年6月18日,枝江市首批54个村级服务站同时开馆。一年时间里,上行农副产品的销售额在600余万元,卖出董市甜瓜2300件,下行为村民代购订单达13万余单,消费额达到2300余万元。
刘勇说,为了让农民把农副产品销售出去,他们会经常在当地做一些活动,但是前不久卖出的董市甜瓜,就遭遇了不少退货,因为快递暴力分拣、运输时间过长,使得农副产品“卖出去”仍有现实问题,“我们在包装、运输上不断在摸索,我们希望把特色地理产品卖出去,让瓜农有地方售瓜,打造成为明星产品,带动其他人创业销售。”
陶春元说:“这些问题我们也有掌握,也在正视。”
6月30日,在全国返乡创业试点电视电话会上,刘丰雷说,枝江将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2万人以上,让更多农民群众享受到“在线城镇化”带来的便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