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故事|湖南新邵农村孩子复读成风,都想靠这条路跳出农门
农村孩子,注定是为高考而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个阶层流动还固化的年代。1995年,湖南省新邵县潭溪镇曹家村,出了第一个重点本科大学生。为此,村里放了一场电影。电影开映前,这件大事的主角被请至广播里说话,当时,主角周逸峰说了几句“套话”:感谢村里为我放电影。小伙伴们请以我为榜样,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为父母争光!
“套话”一词是周逸峰的戏谑,忆及高考,他全程隐忍坚毅,一如当年的寒窗苦读,唯独说到这里时,平淡描述的语气里明显多了几分幽默。
43岁的周逸峰现在是湖南红网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编委、编辑中心主任。当年,21岁的他数经高考,终于跳出“农门”,成了湘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学生,由此将自己的人生轨迹逐渐和同村同龄孩子区分开来。
周逸峰复读过多次。那时,农村孩子复读成风,都只想靠这条路跳出“农门”,那时的高考,确实是一条独木桥,所以农村孩子选择复读,是需要耐力的。在新邵县城复读时,他在出租房里独自看着月亮伤感心酸流泪的记忆,他铭刻至今。后来在大学阶梯教室里,此场景被他写进了一首名为《月亮》的诗中:谁高居天庭却又不忘把恩惠赐给大地/ 旷世的一意孤行的月亮/人间多少颗头颅为你把脖子望酸/今夜我察看生命并翻出羽毛下的伤口/月亮,你俯身下来与我倾心交谈/白衣裳下沉默的灵魂卸下了一生的重量……
偏僻山村的孩子读书有多难,周逸峰考上大学的决心就有多强烈。高考前,他只看过一本课外书,是武侠小说《春雪瓶》,是早早独立的哥哥带他在邵阳市买的,这本书对周逸峰影响很大,以至于他现在仍然记得小说中,玉娇龙跳崖等多个情节。“这本书文采很好,我至今还想弄来读一读。”
周逸峰从小学习成绩好,平时放假在家,家里也没有喊他干什么农活,他总是很自觉地帮家里做事。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在山上放牛时,他常会拿着一本书,以至于被许多大人们当成了教育孩子的榜样。高考前,父亲特地赶到县城,给他送来了二三十块钱买营养品喝。最后,他终于考出了文科558分的成绩,超过一本录取分数线20多分。
放榜的时候,周逸峰一个人在新邵县教育局看到自己考上了,心中暗喜,他并没有“喜欲狂”。只是和复读的伙伴们沿着污浊的资江走了一遭又一遭。之前,他三次落榜。每次落榜,总在心底重生复读的信念,“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是他最清晰的目标。他说房子砌在别人的村子里,地盘有限,一定要自己考出去,房子留给两个哥哥住。他清晰记得与他复读的邻镇的同学,有复读了四五年之久的,甚至长达六七年之久还仍然没有考上大学的。当他后来在大学里读到更多的书本,读到曾国藩那个“屡败屡战”的嘲讽故事时,他找到了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力量。
1994年,全国37所重点院校试行并轨制收费,逐步建立起“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多数人自主择业”的机制。周逸峰入学湘潭大学的1995年,学费从之前的每年600元涨到了2500元。家里东拼西凑送他进了大学,两个哥哥也从此外出务工供他读书。就这样清汤寡水营养严重不良地过了四年。在大学里,他就想要是能早点走出校门,早点过着领薪水过日子的生活。他太需要钱了,早日摆脱依赖家里资助的日子。
1999年,周逸峰毕业。但一毕业也就失业,多年后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滋味他提前尝到了。原本想着留校到校宣传部,当时的部长刘演林看上了他,但校学工处挡着了,原因是大学四年有四门要补考,没有留校资格。班主任老师孟泽找到湘潭日报的同学,让他参加考试,好像是成绩不理想,未能进入这家报纸。后来他又到湘潭商业局办公室上了7天班,上司是个中年女性,而同事大都是有家室之人,他觉得无法融入,走了。
他来到了长沙,那天来长沙的车上,恰好遇到几个来长沙报到的同班同学,他们拿着报到证书,兴高采烈地。而他却没有,因为没有单位接收就没有报到证。
在老乡以及师兄的帮助下,他来到了当时的湖南省计生委主办的《湖南人口报》任采编,从此跨进媒体圈大门。当时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干部”身份的标签。
“哪有什么胜利可言,坚持意味着一切。”
说这句话的时候,周逸峰眼眶红了。为了报答两个兄长,家里分房子的时候他没要。如今,小孩9岁,已经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学习成绩在班上基本前几名。而当年曹家村跟他一起读书的十几个小伙伴,基本没有读到高中,现在大多在外摆摊务工。而他就读的那个乡镇中学,几乎常年考不上一个大学生。
网上的一个数据说,1977年,全国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最终只有27万考生被录取,录取比例不到5%。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录取率依然不高,一直到1998年,高考录取率都不到40%。高考对人生前途的影响显得仍然是那么大,很多考生只要有一点点条件,都会拼尽全力去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所以,当时的大学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天之骄子”。
大学之难考,难于上青天。也许,在周逸峰那代以偏僻农村孩子为代表的人看来,就是这样的。大学毕业18年来,他数次梦到自己还在备战高考,一惊醒来,汗流浃背。用同样在“高考”路上不顺的杜甫的话就是:垂死病中惊坐起,铁马冰河入梦来。
幸好是梦。他安慰自己。
采访结束的时候,他反复说,“我已确信我已把高考埋进了死角,它不会再“惊坐起”。
(原标题为《【恢复高考40年】1995年起,“天之骄子”始跌尘埃》)
页:
[1]